《证据法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光中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1820631
  • 页数:4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陈光中教授统领众弟子编写的一本有关中国证据法学适用于本科生的教材。该教材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1.观点权威。陈教授的观点已经深深影响着实务部门。2.编写认真负责。作者为编写该教材,多次统一审稿。3.内容前面。4.典型生动。与其他同类教材不同的是,该教材为了教学的需要,特别加了相应的案例,并做点评。

第一编 总论 3

第一章 证据法学概述 3

第一节 证据法的性质、渊源和立法模式 3

一、证据法的性质 3

二、证据法的渊源 4

三、证据法的立法模式 7

第二节 证据法学的学科定位及研究对象 9

一、证据法学的学科定位 9

二、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10

第三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 12

一、坚持理论思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12

二、坚持比较借鉴国外与立足我国国情相结合 13

三、坚持证据法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 14

四、坚持普通思维与法律思维相结合 15

【案例】湖北佘祥林“杀妻”案——证据法的重要性 16

第二章 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18

第一节 世界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18

一、世界主要国家证据立法概况 18

二、欧洲大陆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25

三、联合国司法准则中有关证据的规定 31

第二节 我国证据法的历史沿革 33

一、古代中国的证据法 33

二、近现代中国的证据法 42

三、当代中国的证据法 47

【案例1】“十五贯”冤案——中国古代审案重查明事实真相 50

【案例2】美国辛普森“杀妻”案——对抗制下的证据法 52

第三章 证据法学的历史发展 54

第一节 外国证据法学的历史发展 54

一、欧洲大陆国家证据法学 54

二、英美国家证据法学 60

第二节 中国证据法学的历史沿革 65

一、中国古代证据理论与学说 65

二、清末证据法学研究 71

三、民国时期证据法研究 72

四、新中国证据法学研究 74

【案例1】岳飞冤案——“莫须有”之罪 79

【案例2】中世纪英国和丹麦搜捕和审判巫师案——宗教迷雾中的证据法 80

第四章 证据法的基础理论 82

第一节 认识论 82

一、哲学上的认识论 82

二、诉讼认识论 84

三、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 86

第二节 价值论 93

一、公正 93

二、人权 96

三、秩序 99

四、效率 103

【案例1】李娟诉张昆明债务纠纷案——体现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 105

【案例2】陕西邱兴华杀人案——程序正当性的缺陷 106

第五章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108

第一节 概述 108

第二节 证据裁判原则 110

一、证据裁判原则的产生 110

二、证据裁判原则在我国的确立 111

三、证据裁判原则的内涵 112

第三节 程序法定原则 114

一、程序法定原则的缘起与发展 114

二、程序法定原则的要求 116

第四节 无罪推定原则 118

一、无罪推定概述 118

二、无罪推定的证据法意义 121

三、无罪推定原则与我国证据法 123

第五节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125

一、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概述 125

二、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理论基础 127

三、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与我国证据法 129

【案例1】浙江吴大全“杀人”案——程序法定原则 130

【案例2】河南赵作海“杀人”案——有罪推定酿恶果 132

【案例3】英国李尔本案——反对强迫自证其罪 133

第二编 证据论 137

第六章 证据概述 137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 137

第二节 证据的属性 139

一、英美法系——证据的关联性与可采性 140

二、大陆法系——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142

三、我国的证据属性 143

第三节 证据的意义 149

一、证据是诉讼活动的基本条件 149

二、证据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础 150

三、证据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手段 150

四、证据是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生动材料 150

【案例1】杨某强奸案——证据的意义:巧用电子证据认定真凶 151

【案例2】方正集团、红楼研究所诉高术天力公司侵权案——证据的可采性:“陷阱取证” 151

第七章 证据的种类 153

第一节 概述 153

第二节 物证 155

一、物证的含义和范围 155

二、物证的特征 155

三、物证的分类 157

四、物证的意义 158

第三节 书证 159

一、书证的含义和范围 159

二、书证的特点 159

三、书证的分类 160

四、书证的意义 161

第四节 证人证言 162

一、证人证言的含义 162

二、证人证言的特点 162

三、证人资格 163

四、证人的作证义务 164

五、拒绝作证的特权 165

六、证人的权利及安全保障 166

七、证人证言的意义 167

第五节 被害人陈述 168

一、被害人陈述的含义 168

二、被害人陈述的特点 168

三、被害人陈述的意义 169

第六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170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的含义和种类 170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的特点 170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的意义 171

第七节 当事人陈述 172

一、当事人陈述的概念与特征 172

二、当事人陈述的效力 173

三、当事人陈述的分类 174

四、当事人的自认 175

五、当事人陈述的审查与判断 180

第八节 鉴定结论 181

一、鉴定结论的含义 181

二、鉴定结论的特点 182

三、鉴定结论的种类 183

四、我国的司法鉴定体制 187

五、鉴定人的权利义务和对鉴定工作的基本要求 189

六、鉴定结论的意义 189

第九节 勘验、检查笔录 190

一、勘验、检查笔录的含义 190

二、勘验、检查笔录的种类 191

三、勘验、检查笔录的特点 191

四、勘验、检查笔录的意义 192

第十节 现场笔录 193

一、现场笔录的含义 193

二、现场笔录的特征 194

三、现场笔录在行政活动中的应用情形 195

四、现场笔录与勘验笔录之关系 196

第十一节 视听资料 197

一、视听资料的含义 197

二、视听资料的种类 198

三、视听资料的特点 199

四、视听资料的意义 201

【案例1】周守学故意伤害案——司法鉴定的特征 202

【案例2】山西李逢春“强奸”案——DNA鉴定结论存在重大差误 202

【案例3】黑龙江张金波“强奸”案——被害人虚假陈述 204

【案例4】蔡增雄不服海关行政处罚上诉案——现场笔录在行政诉讼中的重要性 205

【案例5】王某诉税务机关行政处罚决定违法案——现场笔录的证明力 206

第八章 证据的分类 207

第一节 证据分类概述 207

第二节 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209

一、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概说 209

二、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特点 210

三、运用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规则 211

第三节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212

一、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概说 212

二、区分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意义 213

三、运用传来证据定案的规则 214

第四节 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214

一、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概说 214

二、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的运用 215

三、区分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的意义 216

第五节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216

一、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概说 216

二、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特点 217

三、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218

第六节 本证与反证 219

一、本证与反证划分的标准与概念 219

二、反证与反驳性证据的区别 220

三、区分本证与反证的意义 221

【案例1】河南黄新“杀人”案——间接证据的运用 222

【案例2】云南孙万刚“强奸杀人”案——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223

【案例3】李某与银行借款合同纠纷案——间接证据的证明力 224

第九章 证据规则 226

第一节 证据规则概述 226

一、证据规则的概念和演进 226

二、证据规则的体系 227

三、我国证据规则的形成 227

四、证据规则的意义 228

第二节 关联性规则 229

一、关联性规则概述 229

二、关联性规则 230

三、我国的关联性规则 233

第三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234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 234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与发展 235

三、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243

第四节 传闻证据规则 250

一、传闻证据概述 250

二、传闻证据规则 251

三、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 252

四、传闻证据规则的发展变化 254

五、我国的相关立法和司法现状 255

第五节 最佳证据规则 259

一、最佳证据规则概述 259

二、最佳证据规则的国外立法状况 260

三、我国最佳证据规则的相关立法 262

第六节 意见证据规则 265

一、意见证据规则概述 265

二、意见证据规则的例外 266

三、国外关于意见证据规则的规定 268

四、我国的意见证据规则 269

第七节 口供补强规则 270

一、口供补强规则概述 270

二、口供补强规则与自白规则 272

三、我国的口供补强规则 273

【案例1】美国马普诉俄亥俄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273

【案例2】美国唐·邓肯谋杀案——意见证据规则 275

【案例3】辽宁李化伟“杀妻”案——口供补强规则 275

第三编 证明论 281

第十章 证明概述 281

第一节 证明的概念 281

第二节 证明的构成 286

一、证明对象 286

二、证明责任 287

三、证明标准 288

四、证明的手段和方法 289

五、证明过程 289

第三节 证明的分类 290

一、刑事诉讼证明、民事诉讼证明与行政诉讼证明 290

二、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 292

三、狭义证明与释明、疏明 293

【案例1】彭宇撞人案——民事证明的多角度解读 293

【案例2】湖北李端庆“强奸”案——不当的证明手段和方法导致错案 294

第十一章 证明对象 296

第一节 证明对象概述 296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 296

二、证明对象的特征 296

第二节 刑事诉讼证明对象 298

一、实体法事实 298

二、程序法事实 300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305

一、民事诉讼中证明对象的范围 305

二、证明对象的具体化 307

三、免于证明的事实 309

第四节 行政诉讼证明对象 311

一、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案件的证明对象 312

二、不作为违法案件的证明对象 313

三、行政赔偿诉讼案件的证明对象 314

四、行政诉讼程序事实 315

【案例1】美国博拉德沃斯“强奸杀人”案——证明不充分造成错案 315

【案例2】张某杀人案——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范围 317

【案例3】凯立公司诉证监会案——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案件的证明对象 318

【案例4】赵秉涌等诉公安机关不作为案——不作为案件的证明对象 319

第十二章 证明责任 321

第一节 证明责任概述 321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和意义 321

二、证明责任的源流演变 322

三、我国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324

第二节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 326

一、举证责任 326

二、证明职责 329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 330

一、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 330

二、证明责任的倒置 336

三、当事人的举证与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 342

第四节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 343

一、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343

二、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与行政程序举证责任分配的关系 346

【案例1】“上海土地爷”殷国元案——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 347

【案例2】罗满秀不服公安局治安处罚案——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 349

【案例3】徐高诉旅游局不履行法定职责案——原告提供特定证据材料 349

【案例4】尹琛琰诉110行政不作为案——原告对损害事实的举证责任 350

第十三章 证明标准 352

第一节 证明标准概述 352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和意义 352

二、证明标准的设定 353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355

一、立案的证明标准 355

二、逮捕的证明标准 356

三、侦查终结的证明标准 356

四、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 357

五、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 357

六、疑案的处理 362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364

一、两大法系国家关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规定 364

二、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365

第四节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368

一、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368

二、完善我国行政诉讼证明标准规定的探讨 369

【案例1】云南杜培武“杀人”案——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372

【案例2】顾月妹诉上海工艺美术商厦案——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374

【案例3】贤成大厦诉工商行政管理局案——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375

第十四章 刑事诉讼证明过程 377

第一节 刑事证据的收集 377

一、收集证据的概念和主体 377

二、收集证据的原则和要求 379

三、刑事证据收集的一般方法 381

四、刑事证据收集的几种特殊方法 387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保全 391

一、刑事证据保全概述 391

二、我国刑事证据保全的现状及完善 392

第三节 各种刑事证据的审查判断 393

一、审查判断证据的概念 393

二、各种刑事证据的审查判断 394

第四节 全案证据的综合审查判断 404

一、坚持主观确信与客观真实相统一 404

二、坚持证据的数量与质量相结合 405

三、符合逻辑和经验规则 406

【案例1】四川何珍瑞“杀人”案——违反原则收集证据造成无头案 407

【案例2】甘肃彭清“贩毒”案——缉毒警察滥用诱惑侦查 409

【案例3】湖北潘楷等“投毒”案——测谎仪作为定案根据造成错案 410

第十五章 民事、行政诉讼证明过程 412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明过程 412

一、证据的收集 412

二、举证时限 415

三、证据交换 421

四、质证 423

五、认证 425

第二节 行政诉讼证明过程 428

一、收集证据 428

二、证据调取与证据调查 429

三、举证时限 432

四、质证 433

五、认证 436

【案例1】泰隆公司诉国土资源局行政许可案——行政诉讼的举证时限 444

【案例2】翔钢公司不服工商局行政处罚案——鉴定结论的审查 445

第十六章 推定与司法认知 446

第一节 推定 446

一、推定的概念与特征 446

二、推定在诉讼中的意义 448

三、推定的分类 449

四、刑事诉讼中的推定 453

五、民事诉讼中的推定 454

第二节 司法认知 455

一、司法认知的含义 455

二、司法认知的特征 456

三、司法认知的功能 456

四、司法认知的范围 457

五、司法认知的程序 458

六、司法认知的效力 459

【案例1】重庆文强案——刑事诉讼中的推定 459

【案例2】王某诉朱某人身伤害民事赔偿案——司法认知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