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 5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5
第二节 文学革命的发动 6
第三节 激进与保守的论争 14
第二章 鲁迅 17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 17
第二节 《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19
第三节 《野草》与《朝花夕拾》 25
第四节 鲁迅的杂文 27
第三章 文学研究会 30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概述 30
第二节 问题小说与乡土文学 33
第三节 诗歌和散文 40
第四节 翻译和研究 43
第四章 创造社 46
第一节 创造社概述 46
第二节 郭沫若的创作 48
第三节 郁达夫的小说 55
第四节 创造社其他作家 59
第五章 新月社 63
第一节 新月社与新月诗派 63
第二节 闻一多的诗 66
第三节 徐志摩的诗 69
第六章 其他社团流派 72
第一节 五四文学社团概述 72
第二节 语丝社及周作人的散文 74
第三节 湖畔派与冯至的诗歌 76
第四节 李金发与象征诗派 80
第五节 话剧运动和田汉、丁西林 83
第七章 30年代左翼文学 88
第一节 左翼文学思潮 88
第二节 殷夫及中国诗歌会 93
第三节 左翼小说 95
第四节 萧红与东北作家群 103
第八章 茅盾 108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 108
第二节 《蚀》与农村三部曲 110
第三节 《子夜》 113
第九章 巴金 118
第一节 思想与创作历程 118
第二节 《家》与“生活激流”小说 120
第三节 《寒夜》与“小人小事”系列 124
第十章 老舍 127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 127
第二节 《离婚》、《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 130
第三节 《龙须沟》与《茶馆》 135
第十一章 曹禺 141
第一节 创作的历程 141
第二节 《雷雨》 143
第三节 《日出》、《原野》和《北京人》 146
第十二章 沈从文与“京派” 151
第一节 沈从文创作概况 151
第二节 《边城》与《长河》 154
第三节 《从文自传》与《湘行散记》 158
第四节 “京派”其他作家的创作 161
第十三章 现代派诗歌和小说 167
第一节 30年代的现代派 167
第二节 戴望舒的诗 168
第三节 卞之琳的诗 171
第四节 何其芳的诗 174
第五节 新感觉派小说 176
第十四章 小品文与“鲁迅风”杂文 182
第一节 林语堂与“论语派”小品文 182
第二节 “鲁迅风”杂文 186
第十五章 艾青 192
第一节 早期的诗(1928—1936) 192
第二节 优产期的诗(1936—1940) 193
第三节 政治抒情诗(1940—1964) 195
第四节 归来的歌(1977—1984) 195
第五节 诗歌的艺术 196
第十六章 大后方文学 199
第一节 抗战文学运动 199
第二节 “七月派”的创作 204
第三节 西南联大诗人群和穆旦的诗 208
第四节 徐訏、无名氏新浪漫小说 214
第五节 张恨水的通俗小说 216
第十七章 沦陷区文学 219
第一节 沦陷区文学概述 219
第二节 钱钟书与《围城》 226
第三节 张爱玲与《金锁记》 230
第十八章 根据地文学 235
第一节 根据地文艺运动 235
第二节 赵树理 237
第三节 丁玲、周立波和孙犁 241
第四节 长篇叙事诗 245
第五节 歌剧《白毛女》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