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宏观视野下的女性研究 1
一 女性主义的“脚步” 1
二 本土的女性研究 3
三 与本研究有关的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7
四 维吾尔族女性研究的困境 11
第二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思路 12
一 选题缘起 12
二 研究思路 14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15
一 研究方法 15
二 田野工作 21
三 相关主要概念 22
第二章 走进喀什 25
第一节 我的田野点 25
一 喀什噶尔 25
二 “黄金走廊”——疏勒 28
三 基层(即三级与四级)田野点 30
四 对于田野点选择的说明 32
第二节 初次“聆听”:维吾尔族妇女基本生活状况调查分析 34
一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女性人口整体状况 34
二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妇女的基本生活状况 36
小结 44
第三章 自由·娱乐·互助:民间经济组织“恰依”中的维吾尔族妇女 47
第一节 维吾尔族妇女“恰依”的活动程序与规模类型 48
一 “恰依”的活动程序 48
二 妇女“恰依”的规模与类型 56
第二节 “恰依”的起源 63
一 “恰依”的发源地 63
二 “恰依”的出现时间 66
第三节 维吾尔族妇女“恰依”的盛行原因与性质分析 68
一 “恰依”盛行的原因 68
二 妇女“恰依”的性质分析 71
第四节 维吾尔族妇女“恰依”的宏观功能分析 79
小结 82
第四章 新组织·“旧角色”:各类协会中的维吾尔族妇女 84
第一节 绣中乾坤 85
一 “迪丽凯西”民族刺绣协会 85
二 为何是刺绣 91
三 困境中 98
四 刺绣协会与裁缝铺的比较 102
第二节 菜园里的“半边天” 106
一 农业科技化·协会·性别 106
二 分工 110
三 女人在协会的不同发展时期 113
第三节 女人与杏子 120
一 村幼儿园与杏子协会 120
二 “和谐”的分工 124
三 “无为”中的萧条 128
小结 132
第五章 远行:跨省际劳务输出的维吾尔族女工 135
第一节 外输务工的前奏序曲 136
一 背景之幕 136
二 “奏响序曲” 138
三 “歌者之声” 143
四 “观众席上” 146
第二节 “外面的世界”:角色转变 154
一 政府:从组织者到协调者 154
二 女工:从学校、家庭到工厂 156
第三节 归来 172
一 变化 172
二 收获 175
三 迷茫 179
小结 182
第六章 社会人类学视野下三类经济组织与维吾尔族妇女之分析 184
第一节 维吾尔族妇女在三类经济组织中的角色分析 185
第二节 三类经济组织中成员间的互动与联系 188
第三节 女性视角下三类经济组织的社会效益分析 193
第四节 关于组织文化 197
一 三类经济组织的组织文化内容及其发展阶段 197
二 三类组织文化的渊源 199
第五节 三类经济组织的类型与社会群体归位分析 200
一 社会学意义的组织分类 200
二 按照布劳和斯科特的分类方案 202
三 三类经济组织在社会群体中的归位 203
第六节 三类经济组织与其他妇女组织整体性差异之比较 207
小结 212
余论 发展中的启示 213
一 三类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女性赋权 213
二 三类经济组织中维吾尔族妇女发展的实际路径 216
三 结语:启示 219
附录Ⅰ:实际调查问卷 221
附录Ⅱ:疏勒镇蔬菜专业技术协会章程 222
参考文献 227
后记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