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范畴 1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述评 4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本书架构 7
第二章 唐代诗禅互涉的观念基础 15
第一节 诗与禅的相似性 16
一、主体性 16
二、妙悟 20
三、直观 25
四、超越语言 30
第二节 诗与禅的相异性 36
一、心灵所体现的内涵不同 36
二、对语言的根本态度不同 43
本章小结 49
第三章 唐代诗禅互涉的社会文化基础 51
第一节 唐代「诗文化」、「禅文化」普遍传播及二者阶层性文化互涉的原因 52
第二节 诗人习禅的文化风尚 63
一、诗人接触禅僧的个人因素 63
二、诗人接触禅僧的根本立场 67
三、诗人接触禅门的实际经验 70
第三节 禅僧作诗的文化转向 79
一、禅僧写作诗偈的初衷 79
二、诗僧形成的原因 81
三、禅僧作诗以结交诗人 84
本章小结 89
第四章 唐代诗人主体观照方式的转变:主客交融之「境」 91
第一节 诗人主体观照方式的改变:诗第三特质的开显——境 92
一、「境」的意涵 92
二、诗的第三特质——境 96
第二节 唐代田园山水诗的进境 111
一、六朝谢灵运一系山水诗侧重客观景物的描绘 114
二、六朝陶渊明一系田园诗侧重主体心灵的观照 115
三、唐代田园山水诗达到主客交融的境界 117
第三节 习禅影响诗人作诗方法的转变 122
一、平素修养 122
二、临笔运思 132
本章小结 135
第五章 唐代禅门语言表达方式的转变:偈颂诗化 137
第一节 禅宗语言表达方式的转变:诗偈「言外见意」 138
一、禅宗诗偈「言外见意」的观念基础 138
二、「言外见意」的表达方式在禅宗诗偈中运用的类型 149
三、诗言外见意的「表达方式」提升禅宗诗偈的「表意功能」 158
第二节 宗门崇尚语言对修行方法的影响 167
第三节 禅僧「文人化」的社会阶层变动对宗门发展的影响 176
本章小结 183
第六章 结论 185
主要参考文献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