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前记 3
继承和发扬我国文学的优秀传统——《中国文学史》的结束语 6
也论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21
我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创作方法——并与李希凡同志商榷 32
新中国长篇小说发展的几个问题 50
新中国文学的一个轮廓——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约而作 73
评《甲午海战》兼论历史剧 83
文学艺术中的英雄和理想问题 97
文学的真实与作家的职责 115
关于人性、人情及其他——文学问题通信 127
唱出时代的最强音 142
如火的青春——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45
评话剧《万水千山》的重新演出 151
重评《创业史》的艺术特色 158
一曲人民教师的动人赞歌——评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 166
前进道路上的收获——读《解放军文艺》半年来的短篇小说 173
报告文学的新开拓——读《哥德巴赫猜想》 181
也谈《于无声处》的成就 189
彩笔豪情谱英雄——评魏巍的长篇小说《东方》 195
中华民族的壮歌——读李凖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 202
“四五”人民革命运动的忠实记录——喜读长篇报告文学《命运》 214
作家有权提出生活中的问题——谈谌容的《人到中年》 222
一束奇异的花——读《布礼》等小说后给王蒙的一封信 225
时代前进的脉搏在跳动——评中篇小说《土壤》 232
更广阔地反映农村的生活——谈几部反映农村题材的新影片 238
也谈诗的“朦胧”及其他 244
社会主义农村的新画图——评高晓声的《水东流》 248
新时期文学的又一可喜收获——简评一九七九年中篇小说的崛起 255
略论一九八○年长篇小说 265
有益的探讨,丰硕的收获——《新诗的现状与展望》代前言 278
关于新时期文学的评价问题 287
新时期文学论评新时期文学的历史特色 317
正确评价近年来的文学创作 334
就当代文学问题答《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问 341
一九八一年的中国文学 348
新时期文学繁荣的原因及其启示 375
人民道德精神力量的礼赞——评张一弓的《张铁匠的罗曼史》 386
一串献给英雄和新人的花环 394
点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火焰——漫评《昆仑》几部中篇小说的新人形象 398
关于张贤亮的《绿化树》评价的思考 414
别具格调的“改革”篇——读《猎神,走出山谷》 421
崩塌吧,灰色的王国 426
我爱美的谷穗——读绿原《西德拾穗录》 430
英雄人民和人民英雄的壮丽颂歌——再评长篇小说《东方》 435
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454
评《人啊,人!》的思想和艺术倾向——兼论“自我表现”与反映时代 467
关于问题小说 481
短篇小说三议 488
从生活出发揭示人物的心灵美 493
谈改革与文艺 496
论文艺创作表现人性的问题 503
在战斗中前进——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 518
文学短评艰难的奋进——读《X地带》的通信 531
事实胜于雄辩——读《宝钢,世纪之谜》 535
丹心照汗青——喜读《李大钊》 537
在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上 540
辛勤耕耘的印迹——读《采石集》并怀念徐采石 543
现实土壤的执著耕耘——评毕四海的三部中篇小说 547
一部涵盖二十世纪风云的小说——读程贤章的长篇小说《围龙》 553
台湾文学与中国文学不可分割——读《台湾文学的母体依恋》 556
迤逦山峦的尖峰——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评选印象 558
生命工程的浩歌——读焦祖尧的《黄河落天走山西》 566
独抒性灵——评蔡飞跃的游记散文 569
一座崇高的丰碑——读刘白羽的长篇小说《风风雨雨太平洋》 572
《澄江情》——时代的镜子,共和国历史的缩影 575
贴近现实生活的可贵成果——评《一方水土丛书》 579
澳门历史沧桑的艺术写照——评长篇小说《濠镜是家》 583
评张俊彪的长篇小说《幻化》 586
《好风好雨》好光景 589
妙笔绘风云——评长篇小说《台湾风云》 592
走向视野的宽阔——读王宏甲的报告文学《智慧风暴》 596
革命的战士,卓越的作家——祝贺《魏巍文集》出版 598
当世乡镇众生风云录——读长篇小说《虹霓》 601
新时期河南小说创作的特色 605
诗美的执著寻求者 609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读哲夫的系列生态报告 613
更有力地表现生活激流的脉搏——谈《生命甘泉的追寻者》 615
构思恢弘 风格独特——读苏方学的《原子弹四部曲》 617
可喜和成功的尝试——评竹林的《今日出门昨夜归》 620
祝贺《铸魂丛书》出版 623
枝繁叶茂,百年辉煌——贺《20世纪中国文艺图文志》出版 626
添知识,见精神——读王凌同志的《闽海文化小札》 630
文艺方法论创新之作——评冯毓云《文艺学与方法论》 632
文艺学的新开拓——评乔山的《文艺伦理学初探》 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