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导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理论选择、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3
(一)理论选择 3
(二)基本概念 6
(三)研究方法 11
三、研究意义:走向档案社会学 16
(一)档案社会学的提出与研究 16
(二)从社会学视野看档案现象 18
(三)关于对档案学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思考 22
第一章 范式理论及其在社会科学学科中的运用 25
一、范式与范式理论 25
(一)库恩“范式”概念的意涵 26
(二)范式转换理论 31
(三)对库恩范式理论的评价 33
二、范式理论的社会学意义 37
(一)范式理论的产生受到社会学的深刻影响 38
(二)范式理论包含的社会学思想与方法论意义 39
(三)范式理论标志着科学哲学向社会学的转向 42
(四)范式理论有力推动着科学社会学的发展 44
三、范式理论在社会科学学科中的运用 49
(一)社会科学应用范式理论困难的化解 49
(二)范式理论在各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应用 56
第二章 档案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范式的建构 64
一、档案学: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64
(一)“档案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提出 64
(二)欧美档案学的产生和发展 66
(三)我国档案学的形成和发展 68
二、档案学的学科属性:一门具有应用性的社会科学 72
(一)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72
(二)档案工作受社会发展规律所制约 73
(三)档案学分支学科绝大多数具有社会科学性质 73
(四)档案学的社会科学性质并不否认自然科学的渗透 74
三、档案学研究双重实践性:认知实践与社会实践 76
(一)档案学研究的认知实践性质 76
(二)档案学研究的社会实践性质 77
(三)档案学研究的学术研究功能 78
四、研究现状:中外档案学界关于档案学理论范式的研究 81
(一)国外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的现状 81
(二)我国档案界对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的状况 83
五、档案属性:档案学理论范式建构的“基准” 85
(一)档案属性:认识与社会交互作用下档案意识的体现 86
(二)档案属性的把握决定着档案学理论的取向和学科形象 89
(三)以档案属性为基准建构档案学理论范式 95
第三章 传统范式之一:档案史料整理理论范型 99
一、档案史料整理理论范型的形成 100
(一)“四大档案史料新发现” 100
(二)对四大新发现档案史料的整理与公布 102
(三)档案史料整理研究范型学术共同体的形成 103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档案史料整理理论范型的发展 107
(一)新中国建立后档案事业的发展 107
(二)档案事业的发展对档案学的影响 111
(三)档案史料整理研究范型共同体的壮大 117
三、档案史料整理理论范型的学术取向与学术特色 122
(一)从“史料”的角度突出档案对史学研究的价值 122
(二)注重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的区分 124
(三)提出了一系列档案史料整理的思想和方法 127
(四)突出了对档案史料内容的研究 132
(五)倡导档案工作者以司马迁为榜样,学习和研究历史 134
四、档案史料整理理论范型与档案学科发展 136
(一)推动档案学作为历史学的一门辅助科学科目建立起来 137
(二)档案史料整理理论范型与档案学学科专业人才培养 139
第四章 传统范式之二:档案文件管理理论范型 143
一、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与档案文件管理理论范型的形成 144
(一)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与文书档案连锁法 144
(二)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与档案学研究的兴起 145
(三)档案文件管理理论范型共同体的形成 146
二、文件外延的扩大与档案文件管理理论范型的发展 149
(一)机关档案工作的建立和档案工作制度的推行 149
(二)文件范围认识的扩展 151
(三)档案文件管理理论范型共同体的扩大 152
三、档案文件管理理论范型的学术取向与学术特色 155
(一)以研究文件作为档案学的逻辑起点 155
(二)强调档案的行政参考价值、凭证价值 158
(三)注重档案与资料之间的区别 160
(四)建立以档案实体管理为基础的档案管理方法 163
(五)以全宗理论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基础 166
四、档案文件管理理论范型对档案学科建设的影响 170
(一)有力推动了档案学向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 170
(二)文件管理理论与档案文件管理理论范型的走向 172
第五章 主流范式: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范型 179
一、档案信息观的兴起与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范型的形成 179
(一)档案信息观的兴起 179
(二)近二十年档案信息管理研究的进展 184
(三)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范型共同体的构成 189
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范型的学术取向与学术特色 191
(一)强调档案的信息属性 191
(二)对档案的信息资源价值取向的强调 194
(三)在管理模式上强调信息的集成化管理 197
(四)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新诠释和建构 199
三、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范型下学科专业的转变 203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与学科性质的转变 204
(二)高校档案学专业设置的改革 207
(三)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212
第六章 前沿范式:知识管理理论范型与社会记忆理论范型 216
一、档案知识管理理论范型 216
(一)知识经济的呈现与知识管理研究的热潮 217
(二)档案学界对档案知识管理的研究 219
(三)档案知识管理研究的范式转换意义及其学术特色 223
(四)档案知识管理研究与档案学科的走向 230
二、档案社会记忆理论范型 232
(一)档案学研究:“走进记忆之门” 233
(二)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 236
(三)权力、选择与历史真实 239
(四)社会记忆观引发档案学研究新范式的萌生 242
第七章 档案学理论范式的特点 252
一、范式的多元并存性 253
(一)档案学理论范式的多元并存 253
(二)档案学理论范式之间的互补性 257
(三)关于档案学理论范式转变的思考 259
二、范式的实践性 262
(一)范式中的思维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意识的体现 262
(二)学科理论范式对现实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 266
三、范型间的通约性 268
(一)库恩的“不可通约性”及其评判 268
(二)理论范式转变的科学进步性 272
(三)理论范式之间的整合与交流 274
四、学术共同体成员范型归属的相对性 277
(一)库恩的科学共同体成员与理论选择 277
(二)档案学学术共同体概况 279
(三)档案学术共同体成员范型归属的相对性 280
第八章 档案学理论范式产生及其转变的社会动因 286
一、档案学理论范式形成的历史传统 287
(一)孔子对“六经”的整理编纂思想 289
(二)刘知几的史料整理编纂思想 290
(三)司马光的史料整理编纂思想 291
(四)章学诚的史料整理编纂思想 292
二、国外档案学理论的影响 295
(一)我国档案学发展中对国外档案学理论的引鉴 295
(二)国外档案学理论发展中体现出的范式转换倾向 299
三、信息技术的推动 303
(一)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的影响 304
(二)信息技术应用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 308
(三)全球互动,推动档案学范式转换 310
四、档案管理实践的转变 312
(一)实践群体是档案学术共同体的重要构成部分 313
(二)档案政策对档案学范式发展的推进 314
(三)理论范式的形成有着特定的社会实践背景 319
五、职业地位提升的期望 324
(一)职业危机与理论不适 324
(二)职业地位提高的期望与努力 329
第九章 结论及思考 335
一、研究内容的回顾 335
二、主要认识与结论 337
三、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340
附录一:论学术自觉与档案学学术研究功能的实现 344
附录二:档案学范式研究的认识论意义及其题域 348
附录三:档案管理范式的转型与社会变迁 355
附录四:关于档案学学术分期的思考 367
参考文献 377
后记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