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研究缘起与价值 1
(一)研究缘起 1
(二)研究价值 5
二、相关研究综述 19
(一)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变通权 20
(二)民族自治地方的刑法变通 22
(三)少数民族习惯法 24
(四)少数民族地区的纠纷解决机制 26
(五)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关系 26
三、研究路径 32
(一)研究视角 32
(二)思路选择 39
四、研究方法 43
(一)调查 43
(二)文献资料分析 45
(三)规范分析 46
五、突破与不足 47
(一)主要创新 47
(二)主要不足 48
第一章 经验与启示:我国刑事法律在民族地区实施的变迁 50
一、新中国成立前刑事法律在民族地区的实施 50
(一)先秦时期 51
(二)秦汉时期 57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60
(四)隋唐宋元明清时期 64
(五)中华民国时期 73
二、新中国成立后刑事法律在民族地区的实施 76
(一)1949—1979年 76
(二)1979—1997年 78
(三)1997年至今 80
三、小结 91
第二章 理念与原则:我国刑事法律在民族地区实施的圭臬 94
一、民族平等的理念和原则 95
(一)内涵 95
(二)根据 102
二、法制统一的理念和原则 107
三、立法变通的原则 111
四、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原则 113
(一)根据 113
(二)现状 118
五、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119
六、正确贯彻“两少一宽”刑事政策的原则 121
七、小结 123
第三章 权威与规范:我国刑事法律在民族地区实施的影响因素 124
一、精英话语对刑事法律实施的影响 126
(一)观念中的刑事法律 126
(二)解决刑事纠纷的权威体系 131
(三)解决刑事纠纷的法律规范 134
二、大众话语对刑事法律实施的影响 140
(一)观念中的刑事法律 140
(二)解决刑事纠纷的权威体系——以M寨傣族社区为例 145
(三)解决刑事纠纷的习惯规范——以M寨傣族社区为例 154
三、小结 165
第四章 冲突与共济:我国刑事法律与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 170
一、静态考察 172
(一)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内涵 173
(二)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主要内容 176
(三)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特征 197
二、动态考察 198
(一)刑事法律扮演解决刑事纠纷的主角 199
(二)刑事习惯法扮演解决刑事纠纷的主角 203
(三)刑事法律与刑事习惯法在解决刑事纠纷时同台竞技 207
三、小结 213
第五章 恪守与变通:我国刑事法律在民族地区实施的明智选择 226
一、法律变通与刑事法律变通 227
二、刑事立法变通的根据 231
(一)法律根据 231
(二)客观依据 233
(三)理论依据 235
三、刑事立法变通应遵循的理念与原则 238
(一)应恪守法律至上理念 239
(二)应坚持有选择吸纳原则 241
(三)应贯彻增强可操作性原则 243
四、刑事立法变通的主要内容 244
(一)对刑事实体法的变通 245
(二)对刑事程序法的变通 252
五、刑事法律实施的变通 263
六、小结 267
第六章 司法与政策:我国刑事法律在民族地区实施中的“两少一宽” 269
一、“两少一宽”民族刑事政策的涵义及其嬗变 270
(一)基本涵义 270
(二)历史沿革 277
二、“两少一宽”民族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 278
(一)基本要求 278
(二)误读的澄清 283
三、“两少一宽”民族刑事政策适用时的界碑 285
(一)不得违背罪刑法定原则 286
(二)不得违背逮捕等强制措施适用的条件 289
(三)不能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相混淆 290
四、“两少一宽”民族刑事政策得以贯彻的有效途径 296
(一)法律化 296
(二)加强宣传倡导 301
五、小结 302
结语 304
附录:村规民约与相关法律规范(节选) 308
一、村规民约 308
二、相关法律文件(节选) 312
参考文献 355
后记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