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第一编 心理与社会 3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结构理论评析 3
中国人的社会取向自我 10
心理与行为的社会基础——认知与文化的视角 22
第二编 反思本土文化建构 37
想象中的社区 37
神话的文化解释及其争论 44
我怀疑,因为我存在——评黄著《知识与行动》 57
本土心理学的启蒙观:开展本土研究的一些教训 66
超越本土化——反思中国本土文化建构 83
第三编 从问题中国到理解中国 111
历史中的社区与社区中的历史——读《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 111
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围绕“晏阳初模式”的知识社会学反思 127
从“问题中国”到“理解中国”——作为西方他者的中国乡村研究及其创造性转化 143
第四编 否定的逻辑 163
中心的消解:一个华北乡村庙会中的平权与等级 163
否定的逻辑——华北村落庙会中平权与等级的社会认知基础 182
第五编 文化的表达 201
文化不是4745 201
消费的文化解释 207
有关上古巫文化的一个注解——读费孝通教授《中国古代玉器和传统文化》有感 213
在文化对立与文化自觉之间 225
侈靡、奢华与支配——围绕13世纪蒙古游牧帝国服饰偏好与政治风俗的札记 233
第六编 本土异域间 265
人类学的时间与他者建构 265
马林诺斯基与费孝通:从异域迈向本土 271
远去与归来——一种跨越乡土社会的田野民族志方法论 305
超越社会学既有传统——对费孝通晚年社会学方法论思考的再思考 319
世界性·四海一家·天下大同 345
后记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