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印度教的社会制度 3
第一章 印度与印度教的一般地位 3
第二章 印度教的布教方式 11
第三章 印度教的教义与仪式 26
第四章 吠陀经典在印度教里的地位 34
第五章 婆罗门的地位与种姓的本质 42
第六章 种姓的社会阶序概观 58
第七章 氏族的地位与种姓 64
第八章 种姓的主要集团 72
一、婆罗门 75
二、刹帝利 82
三、吠舍 102
四、首陀罗 121
第九章 种姓的种类与种姓的分裂 132
第十章 种姓的纪律 140
第十一章 种姓与传统主义 144
第十二章 种姓秩序的宗教救赎意义 152
第十三章 种姓在印度的历史发展条件 159
第二篇 印度知识分子之正统的与异端的救赎学说第一章 婆罗门宗教意识之反狂迷的、仪式主义的性格 173
第二章 法的概念与自然法概念之阙如 183
第三章 印度的知识、禁欲与神秘主义 189
第四章 沙门与婆罗门的禁欲 203
第五章 婆罗门文献与印度学问 209
第六章 救赎技术(瑜伽)与宗教哲学的发展 216
第七章 正统的救赎理论 220
第八章 《薄伽梵歌》的救赎论与职业伦理 243
第九章 上层职业僧侣的异端救世论 259
一、耆那教 259
二、原始佛教 277
第三篇 亚洲的教派宗教与救赎宗教第一章 原始佛教转化的一般因素 317
第二章 阿育王 320
第三章 大乘佛教 336
第四章 布教 358
一、锡兰与中南半岛 358
二、中国 368
三、韩国 375
四、日本 376
五、亚洲内陆:喇嘛教 390
第五章 印度正统的复兴 402
一、一般性格 402
二、湿婆教与灵根崇拜 413
三、毗湿奴教与信爱虔敬 423
四、教派与导师 441
第六章 亚洲宗教的一般性格 455
附录 475
附录一 参考文献 475
附录二 门户开放的种姓 479
附录三 印度史纲 482
译名对照表 486
索引 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