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职业教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青云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54207420
  • 页数:5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农艺工、农业实验工、茶园工等九个职业工种的职业及等级标准。第二部分共分十章,内容涉及农业基础知识、农业实验技术、农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技术、种子繁育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茶叶生产技术、蚕业生产技术等。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内容系统丰富、新颖,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语言通俗易懂,贴近实际,方便阅读。既可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培训教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教材、农业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用书,又可供农业技术人员、农药营销人员、广大农民阅读参考。

第一章 农业基础知识 1

第一节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1

一、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1

二、植物的营养器官 4

三、植物的生殖器官 6

四、植物的新陈代谢 7

五、植物生长的水分条件 9

六、植物的矿质营养 10

第二节 遗传及作物育种 12

一、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12

二、植物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2

三、遗传的基本规律 16

四、植物品种的概念与育种目标 22

五、种质资源 23

六、引种 25

七、选择育种 26

八、杂交育种 28

九、杂种优势的利用 31

十、杂交种种子的生产 33

十一、杂交制种技术 34

十二、良种繁育 34

第三节 肥料基本知识 38

一、土壤的基本组成 38

二、土壤的基本性质 40

三、土壤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42

四、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43

五、配方施肥及应用 45

六、化学肥料的性质与施用 46

七、有机肥料的类型与施用 50

八、常用化学肥料的识别与质量鉴别 51

九、肥料的贮存 56

第四节 农业气象基础知识 56

一、太阳辐射 56

二、土壤和空气温度 59

三、湿度和降水 61

四、农业气候资源 64

第二章 农业实验技术 65

第一节 实验室基础知识 65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与干燥 65

二、酒精灯的使用 65

三、衡器的使用 65

四、容器的使用 66

五、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66

六、酸度计的使用 66

七、试剂的配制、存放及取用 67

八、实验室常用药品的有关知识 67

九、溶液的配制 68

十、培养基的配制 68

十一、化学肥料的定性鉴定方法 69

十二、定量分析的实验误差 70

十三、实验室安全知识及事故处理 71

第二节 农业试验基本原理和方法 72

一、农业试验的种类 72

二、农业试验的基本要求 72

三、试验误差及其控制途径 73

四、田间试验设计 73

五、常用田间试验设计 75

六、田间试验的实施与总结 76

七、田间试验的观察记载和测定 80

第三节 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81

一、两样本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 81

二、多样本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83

第四节 调查设计 83

一、调查的研究目的 84

二、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84

三、调查的项目 84

四、调查方法 84

五、调查的组织工作 85

第五节 试验总结 85

一、试验总结的主要内容 85

二、田间试验总结写作特点和要求 86

第三章 农作物生产技术 87

第一节 总述 87

一、作物的概念 87

二、作物分类 87

三、作物的产量 88

四、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88

五、作物布局的意义与原则 89

六、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社会经济因素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90

七、制定作物布局的步骤 90

八、复种的意义及复种的条件和技术 91

九、间作与套作 93

十、轮作的发展与轮作换茬的作用 95

十一、连作及其运用 96

十二、农业技术推广法对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 96

第二节 小麦 97

一、小麦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构成 97

二、小麦播种技术 98

三、麦田管理技术 99

四、小麦倒伏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101

五、收获与贮藏 102

第三节 玉米 103

一、玉米的品种类型及形态特征 103

二、早播 104

三、合理密植 104

四、合理配方施肥 105

五、合理灌排 105

六、精心播种、指标管理 106

七、田间管理 106

八、玉米空秆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106

九、收获与贮藏 106

第四节 棉花 107

一、棉花简介 107

二、种植制度 109

三、播种 109

四、田间管理 110

五、麦棉两熟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112

六、棉花育苗移栽技术 114

七、棉花地膜覆盖技术 115

八、棉花化学调控技术 116

九、收获与贮藏 117

第五节 水稻 117

一、水稻简介 118

二、水稻的“三性” 118

三、水稻育秧 118

四、插秧 119

五、大田管理 120

六、收获与贮藏 121

第六节 甘薯 121

一、甘薯根、茎、叶的特征特性 122

二、甘薯的生长时期 123

三、甘薯的繁殖特点 124

四、育苗方法 124

五、整地 125

六、施肥 126

七、栽秧 126

八、田间管理 126

九、收获与贮藏 127

第七节 大豆 127

一、大豆器官的形态特征 127

二、大豆的结荚习性 128

三、大豆的生育时期 128

四、夏大豆播种 128

五、夏大豆的合理密植 128

六、夏大豆施肥 128

七、夏大豆的田间管理 129

八、收获与贮藏 131

第八节 花生 131

一、花生的器官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 131

二、花生生育时期及其特点 133

三、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34

四、麦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135

五、夏直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136

六、花生控制黄曲霉素污染技术 137

七、收获与贮藏 137

第四章 植物保护技术 138

第一节 昆虫学基础知识 138

一、什么是昆虫 138

二、昆虫的外部形态 138

三、昆虫的生物学 140

四、常见农业昆虫及螨类重要目概述 142

五、环境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144

第二节 植物病害基础 145

一、植物病害的概念 145

二、植物病原物 146

第三节 农药基础知识 148

一、农药的分类 148

二、农药的剂型 149

三、农药的使用方法 149

四、农药的合理使用 149

五、农药中毒 150

六、农药药械使用基本知识 150

第四节 农作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 151

一、病虫害的田间调查目的 151

二、昆虫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51

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152

第五节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原理及方法 152

一、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 152

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152

第六节 农作物害虫及其防治 153

一、小麦害虫 153

二、水稻害虫 156

三、杂粮害虫 160

四、棉花害虫 161

五、油料作物害虫 163

六、地下害虫 164

第七节 农作物病害及其防治 166

一、小麦病害 166

二、水稻病害 171

三、杂粮病害 174

四、棉花病害 177

五、油料作物病害 180

第五章 种子繁育技术 182

第一节 良种繁育概述 182

一、种子、品种和良种的概念 182

二、良种繁育的意义和任务 183

三、我国种子生产体系的发展历程 184

四、我国良种繁育程序 185

第二节 品种的防杂保纯和种子生产 186

一、品种混杂退化 186

二、混杂退化的防止措施 187

三、种子生产程序 188

四、种子生产主要技术 189

五、加速良种繁育的方法 190

第三节 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 190

一、常规种子生产 190

二、杂交种子生产 197

第四节 种子标准化和种子检验 205

一、种子标准化 205

二、种子检验 206

第五节 种子加工、包装和贮藏 209

一、种子加工 209

二、种子包装 210

三、种子贮藏 213

第六章 蔬菜生产技术 216

第一节 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216

一、蔬菜的种类与分类 216

二、蔬菜的生长发育 217

三、蔬菜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及其调控措施 218

第二节 蔬菜栽培的技术基础 224

一、蔬菜种子 224

二、蔬菜育苗技术 226

三、蔬菜栽培方式与栽培制度 230

四、植株调整技术 231

五、滴灌技术在蔬菜栽培中的应用 233

六、化学调控技术在蔬菜栽培上的应用 233

第三节 日光温室的结构、覆盖材料及茬次安排 234

一、日光温室结构及覆盖材料 234

二、日光温室的茬次安排 236

三、日光温室环境及其调控 241

四、灾害性天气下设施的预防技术 242

第四节 主要蔬菜的露地栽培技术 243

一、番茄 243

二、黄瓜 246

三、菜豆 249

第五节 主要蔬菜设施高效栽培技术 254

一、日光温室番茄全年一大茬栽培技术 254

二、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栽培技术 256

三、日光温室冬春茬茄子栽培 258

四、大棚辣椒秋延后高效栽培技术 259

五、大棚西瓜多层覆盖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261

第六节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 263

一、蔬菜无公害生产的意义 263

二、无公害蔬菜的分级 264

三、无公害蔬菜栽培的主要措施 265

第七节 蔬菜无土栽培技术 266

一、无土栽培的基本设施及结构 266

二、营养液配制与管理 266

三、无土栽培的形式 267

四、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269

第七章 果树生产技术 270

第一节 果树栽培的技术基础 270

一、果树分类 270

二、果树生长发育基本知识 270

三、育苗 273

四、建园 281

五、土肥水管理 281

六、花果管理 285

七、整形修剪 286

第二节 苹果栽培 289

一、主要种类和品种 289

二、生物学特性 289

三、育苗技术特点 290

四、建园特点 291

五、土肥水管理 291

六、整形修剪 291

七、果实采收、分级与包装 292

八、主要病虫害 292

第三节 梨栽培 292

一、主要种类和优良品种 292

二、生物学特性 293

三、育苗与建园特点 294

四、栽培技术要点 298

第四节 葡萄栽培 299

一、主要种类和品种 299

二、生物学特征 300

三、育苗和建园特点 301

四、土肥水管理 302

五、架式和整形修剪 302

第五节 桃树栽培 303

一、主要种类和品种 303

二、生物学特征 304

三、育苗和建园特点 305

四、土肥水管理特点 308

五、整形修剪 309

六、花果管理 310

七、采收 310

第六节 草莓栽培 310

一、主要种类和优良品种 310

二、生物学特征 311

三、育苗与建园 312

四、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313

第七节 杏栽培 314

一、常用砧木 314

二、苗木的培育与管理 315

三、高标准建园 317

四、加强土肥水管理 318

五、合理整形修剪 318

六、花果管理 319

第八章 食用菌生产技术 320

第一节 食用菌基础知识 320

一、概述 320

二、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321

三、食用菌的生长发育 322

第二节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 325

一、菌种的概念及类型 325

二、制种的条件及设备 325

三、培养基的制作 326

四、母种制作 330

五、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 332

六、菌种质量鉴定 333

七、菌种的保藏、复壮与使用 333

第三节 食用菌栽培技术 335

一、香菇栽培技术 335

二、平菇栽培技术 338

三、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341

四、毛木耳栽培技术 344

五、金针菇栽培技术 346

六、白灵菇栽培技术 347

七、杏鲍菇栽培技术 349

第四节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352

一、侵染性病害(杂菌)与防治 352

二、生理病害与防治 353

三、食用菌虫害与防治 353

四、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353

第五节 食用菌贮藏与加工 354

一、鲜菇贮藏 354

二、菇类的干制 354

三、菇类的盐渍 354

第九章 蚕业生产技术 356

第一节 蚕的生物学特性 356

一、蚕的生活史与形态构造 356

二、蚕的滞育和化性 357

三、蚕的生长发育 357

四、蚕与环境 357

第二节 柞蚕生产技术 359

一、柞树培植 359

二、柞蚕种繁育技术 362

三、柞蚕饲养技术 366

四、柞蚕主要蚕病及防治 374

五、柞蚕主要敌害及防治 375

六、柞蚕种质量检验标准 376

第三节 桑蚕生产技术 378

一、主要桑树优良品种性状及栽培要点 378

二、桑树栽植管理 378

三、桑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380

四、桑蚕饲养技术 385

五、桑蚕主要蚕病及防治 394

六、桑蚕制种 396

七、桑蚕种质量检验标准(一代杂交种) 400

第十章 茶叶生产技术 402

第一节 茶叶基础知识 402

一、河南省茶叶栽培历史 402

二、河南省茶叶发展概况 402

三、茶树的特征特性 405

第二节 茶叶生产技术 408

一、茶树良种与繁育技术 408

二、茶园建设技术 413

三、茶园管理技术 417

四、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423

五、茶叶采摘技术 425

六、茶叶制作技术 426

第三节 无公害茶叶及茶叶标准园建设 429

一、无公害茶产品的概念及分类 429

二、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异同 430

三、茶叶标准园 431

四、无公害茶园基地选择 432

五、无公害茶园的规划和种植 433

六、无公害茶园的田间管理 437

七、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441

八、无公害茶叶的采摘 443

九、无公害茶田间质量追踪体系建立 447

十、无公害茶产品对加工条件的要求 448

十一、无公害茶的包装 450

十二、无公害茶的质量检验 453

十三、无公害茶的感官品质评定和无公害茶的理化卫生检验 453

十四、无公害茶的贮藏和运输 454

十五、无公害茶的营销 456

十六、无公害茶的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459

附录一 农艺工国家职业标准 462

附录二 农业实验工职业标准 471

附录三 农作物植保员国家职业标准 476

附录四 农作物种子繁育员国家职业标准 484

附录五 蔬菜园艺工国家职业标准 492

附录六 果树园艺工国家职业标准 501

附录七 菌类园艺工国家职业标准 514

附录八 蚕业工技术等级标准 522

附录九 茶园艺工国家职业标准 525

主要参考文献 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