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导论 1
第一章 研究议题 1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呈现 1
(一)研究的缘起 1
(二)问题呈现 3
第二节 研究意义 7
(一)理论价值 7
(二)实践意义 8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9
(一)学术职业 9
(二)研究型大学 11
(三)性别政治 11
(四)性/性别/社会性别/社会性别制度 13
(五)男性气质/女性气质 18
第四节 文献综述 19
(一)国外文献 19
(二)国内文献 25
(三)简要评述 27
第二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30
第二节 研究设计 33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33
(二)资料收集 36
(三)资料分析 38
第三节 研究反思 39
(一)对研究效度与推广度的反思 39
(二)研究者的成长与思考 41
第二部分 大学中的人与故事 42
第三章 女教师的记忆与叙说 42
第一节 初涉“象牙塔” 43
(一)女教师选择大学教职的原因及解释 44
(二)“教职”还是“母职” 46
第二节 身份确立 49
(一)“教师”还是“学者” 50
(二)教学与研究——具有性别标识的工作 53
第三节 学术共同体 57
(一)学术“种姓”与土星环 58
(二)局里的局外人 61
第四节 学术职业阶梯 63
(一)艰辛攀爬与无奈出局 64
(二)科学公正与性别尴尬 69
第四章 大学场域的性别文化 72
第一节 理论视角 73
(一)布迪厄的场域与资本理论 73
(二)文化心理学 75
(三)女性主义教育学 76
第二节 大学组织文化的性别隐喻 78
(一)性别化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 78
(二)科层管理和男子气概的理性与效率 84
第三节 大学学科文化的性别标识 88
(一)女性学科与学科内的性别标识现象 89
(二)男性学科与学科内的性别标识现象 91
(三)解读学科的性别文化 93
第四节 大学空间文化的性别符码 100
(一)建筑历史与意识形态 100
(二)空间规训 103
第三部分 对“学术职业”的性别追问 107
第五章 学术职业的性别寓言 107
第一节 学术职业的起源与性别 108
第二节 标准“学术人”形象的建构 112
(一)女人/女性气质与理性的悖论 113
(二)女人/女性气质与科学/科学气质的悖论 115
第三节 女学者——女性角色的错位与延伸 117
(一)角色冲突 117
(二)时间片段 122
(三)钢索上的舞蹈 124
第六章 代际、叙事与能动性 126
第一节 作为“劳动”的学术职业 127
(一)背景说明 127
(二)叙说者的故事及解读 128
第二节 作为“理想”的学术职业 133
(一)背景说明 133
(二)叙说者的故事及解读 133
第三节 作为“选择”的学术职业 138
(一)背景说明 138
(二)叙说者的故事及解读 139
第七章 学术职业的性别突围 148
第一节 国家责任与策略 149
(一)国家责任 149
(二)国家/地区策略 153
第二节 组织责任与策略 158
(一)组织责任 158
(二)组织策略 160
第三节 个人策略 164
(一)对素质话语的反思 165
(二)女教师的个人策略 166
附录一 研究报告说明函 168
附录二 访谈提纲(仅供访谈参考) 169
附录三 观察指南(以课题组会议为例) 171
参考文献 172
后记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