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 1
大事记 10
第一编 行政区域 56
第一章 建置 56
第二章 区域 57
第一节 境域 57
第二节 区划 58
第三章 县城 69
第四章 乡村 72
第一节 乡镇 72
第二节 村庄 79
第二编 自然环境 88
第一章 地质 88
第一节 地层岩性 88
第二节 构造形态 89
第二章 地貌 89
第一节 类型分布 89
第二节 低山 90
第三节 河流 93
第三章 气候 96
第一节 气候特征 96
第二节 气象要素 96
第三节 气候分区 102
第四节 物候 103
第四章 土壤植被 103
第一节 土壤 103
第二节 植被 107
第五章 自然资源 107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07
第二节 水资源 108
第三节 生物资源 109
第四节 矿藏资源 110
第六章 自然灾害 111
第一节 旱灾 111
第二节 涝灾 112
第三节 风灾 112
第四节 雹灾 114
第五节 低温连阴雨 114
第六节 霜冻 115
第七节 虫灾 115
第八节 地震 119
第七章 环境保护 120
第一节 污染源 120
第二节 环境监测 121
第三节 污染治理 122
第三编 人口 125
第一章 人口变化 125
第一节 历代人口 125
第二节 自然增减 128
第三节 社会增减 130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30
第一节 自然构成 130
第二节 社会构成 133
第三节 民族构成 137
第四节 家庭构成 138
第三章 计划生育 138
第一节 行政管理 138
第二节 计划生育政策 139
第三节 计划生育措施 140
第四节 计划生育效果 141
第四章 姓氏 143
第一节 姓氏传入 143
第二节 现有姓氏 143
第四编 中国共产党 14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宁阳县地方组织 147
第一节 中共宁阳县委 148
第二节 基层组织 151
第三节 党员 152
第二章 党的历次代表大会 152
第三章 县委重大决策 154
第一节 政治决策 154
第二节 经济决策 156
第三节 军事决策 157
第四节 文化决策 158
第四章 党员教育 159
第一节 日常教育 159
第二节 党校教育 159
第五章 整党整风 160
第六章 统一战线 161
第一节 统一战线工作 161
第二节 落实统战政策 161
第七章 纪律检查 162
第一节 机构 162
第二节 纪检工作 162
第三节 甄别 163
第五编 党派团体 165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宁阳县地方组织 165
第一节 国民党县党部 165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66
第二章 社会团体 166
第一节 职工团体 166
第二节 农民团体 168
第三节 妇女团体 169
第四节 工商团体 172
第五节 青少年团体 173
第六节 其他团体 176
第六编 政权·政协 178
第一章 权力机构 178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78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180
第三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185
第四节 人大常委会 185
第二章 行政机构 188
第一节 清末县署 188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 188
第三节 人民政府 191
第四节 基层政权 196
第五节 施政方式 197
第三章 议政机构 201
第一节 参议会 201
第二节 政协委员会 201
第七编 军事 206
第一章 军事机构 206
第二章 驻军 208
第一节 清军 208
第二节 国民政府军队 208
第三节 人民军队 209
第三章 地方武装 209
第一节 民间武装 209
第二节 人民武装 210
第三节 国民党地方武装 211
第四节 地主武装 211
第五节 土匪武装 212
第四章 兵役 214
第一节 募兵 214
第二节 志愿兵 214
第三节 义务兵 215
第五章 民兵 216
第一节 民兵组织 216
第二节 军事训练 216
第三节 参战 217
第四节 劳武结合 217
第六章 人民防空 218
第一节 防空机构 218
第二节 防空队伍与设施 218
第七章 军事活动 219
第一节 保卫抗日地下交通线 219
第二节 “泰宁边区自治会”抗日斗争 219
第二节 剿匪 220
第四节 战事 221
第八编 公安司法 231
第一章 公安 23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31
第二节 社会治安 232
第三节 肃反 237
第四节 户口管理 238
第五节 消防 238
第六节 监所 240
第二章 检察 240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40
第二节 刑事检察 240
第三节 经济检察 241
第四节 法纪检察 242
第五节 监所检察 242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242
第三章 审判 243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43
第二节 刑事审判 244
第三节 经济审判 244
第四节 民事审判 244
第五节 人民陪审制度 245
第四章 司法行政 245
第一节 机构 245
第二节 律师 246
第三节 公证 246
第四节 民事调解 246
第五节 法制建设 247
第九编 民政 249
第一章 机构沿革 249
第二章 拥军支前 249
第一节 拥军活动 249
第二节 支前工作 250
第三章 优抚 251
第一节 优待 251
第二节 抚恤 254
第三节 革命烈士褒扬 256
第四章 安置 258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258
第二节 军队退离休干部安置 259
第三节 外地灾民安置 260
第五章 救灾 260
第一节 灾民救济 260
第二节 外地灾民收容遣返 261
第六章 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 263
第一节 贫困户救济 263
第二节 退职职工救济 265
第三节 扶贫 265
第四节 社会福利 266
第七章 婚丧管理 267
第一节 婚姻登记 267
第二节 殡葬改革 268
第八章 信访 268
第一节 县委、县府信访 268
第二节 政法信访 269
第三节 民政信访 270
第十编 劳动人事 273
第一章 机构 273
第一节 劳动管理机构 273
第二节 人事管理机构 274
第二章 职工队伍 274
第一节 工人队伍 274
第二节 干部队伍 276
第三章 劳动就业 277
第一节 用工制度 277
第二节 就业状况 278
第四章 干部管理 281
第一节 编制 281
第二节 来源培养 284
第三节 调配任免 286
第四节 整编 286
第五节 奖惩 286
第六节 复议纠错 287
第七节 退休、离休、退职 288
第五章 工资 288
第一节 工资制度演变 288
第二节 工资改革与调整 289
第三节 奖金与津贴 291
第四节 人均工资收入 291
第五节 生活补贴 293
第六章 劳动保护 293
第一节 劳动安全 293
第二节 劳动保险 295
第十一编 计划统计 297
第一章 机构沿革 297
第一节 计划机构 297
第二节 统计机构 297
第二章 国民经济计划 297
第一节 计划制订 297
第二节 经济计划 299
第三章 国民经济统计 303
第一节 统计方法 303
第二节 统计结果 304
第四章 计划与统计管理 314
第一节 计划管理 314
第二节 统计管理 317
第十二编 农业 320
第一章 机构 320
第一节 行政机构 320
第二节 专业机构 320
第二章 农业所有制 321
第一节 私有制 321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 323
第三节 全民所有制 326
第三章 耕地 327
第一节 耕地面积 327
第二节 农田建设 327
第四章 作物 328
第一节 作物布局 328
第二节 粮食作物 329
第三节 经济作物 330
第五章 种子 334
第一节 农家种选育 334
第二节 种子引进更新 334
第三节 良种繁育 336
第六章 肥料 337
第一节 农家肥料 337
第二节 化学肥料 337
第七章 耕作制度 338
第一节 熟制 338
第二节 间作 339
第三节 套种 339
第四节 合理密植 339
第八章 田间管理 340
第一节 查苗补苗 340
第二节 中耕 340
第三节 追肥 341
第四节 浇水 342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 342
第九章 农业机具 345
第一节 农机具改革 345
第二节 农机管理 347
第十三编 林业 350
第一章 机构 350
第一节 行政机构 350
第二节 专业机构 351
第二章 场圃 351
第一节 国营林场 351
第二节 苗圃 352
第三章 植树造林 352
第一节 树种与分布 352
第二节 育苗 357
第三节 植树造林 357
第四章 农田林网 360
第五章 果树栽培 360
第一节 果树种类 360
第二节 果树栽培 361
第六章 桑树培植 362
第一节 桑树品种 362
第二节 桑树培植 363
第七章 林木管理 364
第一节 林木管护 364
第二节 栽植管理 364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364
第八章 林业收益 366
第一节 用材蓄积 366
第二节 农田防护 367
第三节 果桑产量 367
第四节 其他收入 368
第十四编 水利 371
第一章 机构沿革 371
第一节 行政机构 371
第二节 专业机构 372
第二章 水文 373
第一节 水文特征 373
第二节 地表水 373
第三节 地下水观测 373
第三章 水利工程 374
第一节 河道涝洼治理 374
第二节 引汶工程 381
第三节 蓄水工程 382
第四章 农田水利 387
第一节 农田灌溉 387
第二节 水土保持 390
第三节 抗旱防汛 392
第五章 水利管理 395
第一节 施工管理 395
第二节 工程管理 395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 396
第四节 财务管理 396
第五节 水利经费 397
第十五编 饲养业 399
第一章 机构 399
第一节 行政机构 399
第二节 专业机构 400
第二章 畜牧业 400
第一节 畜禽种类 400
第二节 饲养 403
第三节 疫病防治 407
第三章 渔业 408
第一节 水域 408
第二节 品种 410
第三节 渔场 410
第四节 养殖 411
第五节 捕捞 413
第六节 鱼病防治 414
第四章 蚕业 414
第一节 品种 414
第二节 饲养 415
第三节 蚕病防治 417
第五章 其他 417
第十六编 工业 421
第一章 机构沿革 421
第二章 工业所有制 421
第一节 私营手工业 421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工业 424
第三节 全民所有制工业 424
第三章 工业门类 425
第一节 轻纺工业 425
第二节 机械工业 435
第三节 电力工业 439
第四节 化学工业 443
第四章 企业管理 447
第一节 质量管理 447
第二节 财务管理 447
第三节 经济责任制 448
第五章 名牌产品 449
第十七编 煤炭 452
第一章 机构 452
第二章 煤田 452
第一节 勘探 452
第二节 地质结构 453
第三节 水文煤层 453
第三章 煤矿 454
第一节 县属煤矿 454
第二节 乡镇煤矿 454
第三节 驻宁煤矿 456
第四章 开采 457
第一节 掘进 457
第二节 回采 457
第三节 运输 458
第五章 安全 458
第一节 安全组织 458
第二节 安全措施 459
第六章 经营管理 462
第一节 计划管理 462
第二节 财务管理 462
第三节 物资管理 463
第四节 劳动管理 464
第七章 职工 464
第一节 队伍 464
第二节 矿工生活 465
第十八编 乡镇企业 469
第一章 机构 469
第一节 行政机构 469
第二节 专业机构 470
第二章 企业门类 470
第一节 工业企业 470
第二节 农业企业 475
第三节 交通运输企业 476
第四节 建筑企业 476
第五节 商业服务业 477
第三章 经营管理 481
第一节 企业管理 481
第二节 资金管理 482
第三节 供销管理 482
第四章 职工 483
第一节 职工队伍 483
第二节 职工培训 483
第三节 职工待遇 484
第五章 社会效益 484
第十九编 交通 487
第一章 机构沿革 487
第一节 行政机构 487
第二节 专业机构 487
第二章 道路 489
第一节 驿道、官道 489
第二节 公路 489
第三节 铁路 495
第四节 桥涵 496
第三章 运输 499
第一节 运输工具 499
第二节 运输业务 502
第四章 安全监理 507
第一节 交通安全管理 507
第二节 车辆和驾驶员管理 507
第三节 受理公路交通事故 508
第二十编 邮电 510
第一章 机构 510
第二章 邮政 512
第一节 驿递 512
第二节 邮递 512
第三节 邮政设施 514
第四节 邮政业务 514
第三章 电信 519
第一节 电报 519
第二节 电话 519
第三节 设备维修 523
第四章 管理 524
第一节 业务管理 524
第二节 质量管理 524
第三节 财务管理 525
第二十一编 城乡建设 528
第一章 机构 528
第二章 县城建设 529
第一节 街道桥梁 529
第二节 公共建筑 530
第三节 民房建筑 531
第四节 水电 532
第五节 公共卫生 533
第六节 绿化 533
第三章 乡村建设 534
第一节 乡(镇)驻地建设 534
第二节 农村建设 535
第四章 建筑工程 537
第一节 工程设计 537
第二节 施工管理 537
第三节 施工设备 538
第四节 优质工程 539
第五章 建筑队伍 539
第一节 县建筑队伍 539
第二节 乡镇建筑队伍 540
第三节 村级建筑队伍 540
第六章 房地产管理 541
第一节 房产管理 541
第二节 土地征用与管理 541
第二十二编 商业 544
第一章 管理机构 544
第二章 商业所有制 546
第一节 私营商业 546
第二节 集体商业 547
第三节 国营商业 548
第三章 商业网点 550
第四章 商品购销 550
第一节 商品采购 550
第二节 商品销售 551
第三节 生产资料供应 555
第四节 农副产品收购 556
第五章 饮食服务 558
第一节 饮食 558
第二节 服务 559
第六章 物资供应 560
第一节 物资经营 560
第二节 物资管理 563
第七章 对外贸易 563
第一节 商品收购 563
第二节 出口商品 565
第三节 进口商品 566
第八章 商品储运 567
第一节 商品仓储 567
第二节 商品运输 568
第九章 集市贸易 568
第十章 经营管理 570
第一节 财务管理 570
第二节 经济责任制 570
第三节 计划管理 571
第四节 民主管理 571
第十一章 地方名吃 572
第二十三编 粮食 574
第一章 机构 574
第一节 行政机构 574
第二节 专业机构 575
第二章 粮油征购 576
第一节 征购方式 576
第二节 粮油议购 582
第三章 粮油销售 583
第一节 城镇供应 583
第二节 农村统销 584
第三节 粮油议销 585
第四章 粮油储运 587
第一节 储藏 587
第二节 调运 589
第二十四编 工商物价管理 592
第一章 机构沿革 592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机构 592
第二节 物价管理机构 592
第三节 计量管理机构 593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593
第一节 集市贸易管理 593
第二节 企业登记 599
第三节 商标、广告、合同管理 601
第三章 物价管理 603
第一节 物价演变 603
第二节 物价管理 608
第三节 物价检查 610
第四章 计量管理 611
第二十五编 财税 614
第一章 机构沿革 614
第二章 财政 615
第一节 财政体制 615
第二节 财政收支 616
第三节 预算管理 623
第四节 财务管理 623
第五节 财政检查监督 626
第三章 税务 627
第一节 税制 627
第二节 税收 629
第三节 税额减免 634
第二十六编 金融 637
第一章 金融机构 637
第一节 钱庄、票号 637
第二节 银行 638
第三节 保险公司 639
第二章 货币流通 639
第一节 通用货币 639
第二节 地方货币 643
第三章 存款 644
第一节 存款余额 644
第二节 个人储蓄 646
第四章 贷款 647
第一节 工商贷款 647
第二节 农业贷款 649
第五章 民间信用 651
第一节 典当 651
第二节 互助储金会 652
第六章 基建投资与管理 652
第一节 基建投资 652
第二节 管理和监督 653
第七章 现金管理与结算 653
第一节 现金管理 653
第二节 结算管理 654
第八章 公债、国库券 654
第九章 金银收兑 655
第十章 保险业务 655
第二十七编 文化 657
第一章 文化机构 657
第一节 行政机构 657
第二节 专业机构 658
第二章 设施 660
第一节 影、剧院 660
第二节 图书馆(室) 661
第三节 职工俱乐部 662
第四节 工人文化宫 662
第三章 文学艺术 662
第一节 群众艺术 662
第二节 戏剧、曲艺 665
第三节 著述和文艺创作 667
第四节 歌谣与传说 669
第五节 电影放映 674
第四章 广播电视 675
第一节 有线广播 675
第二节 电视 676
第五章 通讯、报刊 676
第一节 通讯报道 676
第二节 报刊 678
第六章 档案、图书 679
第一节 档案 679
第二节 图书 681
第七章 地方史志 683
第一节 地方志 683
第二节 党史资料 684
第三节 文史资料 684
第四节 地名资料 684
第二十八编 教育 687
第一章 教育行政 68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687
第二节 管理体制 688
第三节 教育宗旨与方针实施 689
第四节 教育经费 691
第五节 校舍设备 694
第二章 私塾、书院 695
第一节 私塾 695
第二节 书院 696
第三章 普通教育 696
第一节 幼儿教育 696
第二节 小学教育 698
第三节 中学教育 705
第四章 职业教育 710
第一节 师范教育 710
第二节 农业职业学校 712
第三节 农业中学 713
第四节 工业职业学校 713
第五章 成人教育 713
第一节 农民教育 714
第二节 干部职工教育 715
第三节 “五·七”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 716
第六章 教学方法 717
第七章 教师 718
第一节 教师队伍 718
第二节 教师培养 723
第三节 教师待遇 724
第二十九编 科技 728
第一章 机构 72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28
第二节 专业机构 729
第三节 科技团体 729
第四节 学会组织 729
第五节 基层科学实验、科普组织 732
第二章 科技队伍 732
第一节 专业科技队伍 732
第二节 工人、农民技术员 734
第三章 科技情报 734
第四章 科普活动 736
第五章 农村节能 736
第一节 沼气应用 736
第二节 太阳能应用 737
第三节 节柴灶 737
第六章 气象测报 737
第七章 地震观测 738
第八章 科技成果 738
第三十编 医药卫生 746
第一章 机构 746
第一节 行政机构 746
第二节 专业机构 747
第三节 医疗机构 747
第二章 预防 753
第一节 防治 753
第二节 妇幼保健 758
第三节 爱国卫生 759
第三章 医疗 760
第一节 医疗队伍 760
第二节 医术 762
第三节 医疗设备 767
第四节 医疗制度 768
第四章 医药 769
第一节 药品 769
第二节 药政 770
第三十一编 体育 772
第一章 机构 772
第一节 行政机构 772
第二节 专业机构 772
第二章 体育活动 772
第一节 学生体育 773
第二节 职工体育 774
第三节 农民体育 774
第四节 老年体育 775
第三章 业余训练 775
第一节 体校训练 775
第二节 课余训练 776
第四章 体育比赛 776
第一节 田径比赛 776
第二节 球类比赛 781
第三节 武术比赛 782
第四节 射击比赛 782
第五节 其他比赛 784
第五章 体育设施 787
第一节 场地 787
第二节 体育器材 787
第六章 体育队伍 788
第一节 体育教师 788
第二节 体育教练员 788
第三节 等级裁判员 788
第四节 等级运动员 789
第五节 人才输送 789
第三十二编 文物 791
第一章 文物古迹 791
第一节 古遗址 791
第二节 古墓葬 803
第三节 古建筑 806
第四节 古石刻 808
第二章 革命纪念地 811
第一节 革命旧址 811
第二节 沈西皋地道网 812
第三章 馆藏文物 812
第四章 文物管理 815
第三十三编 民情风俗 818
第一章 人民生活 818
第一节 农民生活 818
第二节 职工生活 819
第二章 家庭 820
第一节 家庭结构 820
第二节 家庭习规 821
第三节 世袭继承 821
第三章 习俗 821
第一节 衣食住行 821
第二节 岁时习俗 823
第三节 称谓 825
第四节 婚丧祭庆 826
第五节 陋习 828
第四章 社会风尚 830
第一节 传统美德 830
第二节 社会新风 831
第五章 宗教 832
第一节 道教 832
第二节 佛教 832
第三节 伊斯兰教 832
第四节 基督教 833
第五节 天主教 833
第六节 耶稣教 833
第六章 方言、谚语 834
第一节 方音 834
第二节 方言 837
第三节 谚语 838
第四节 歇后语 842
第三十四编 人物 845
第一章 传记、传略 845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868
第三章 先进人物表 879
附录 894
一、旧志简介及序选 894
二、旧志碑记诗文选 898
三、革命斗争史料选 907
四、现代文献辑选 919
五、新修《宁阳县志》始末及诗文选 930
跋 936
后记 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