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学的本体存在 1
第一节 文学性 1
一、走向文本内部的文学性 1
二、走出文学的文学性 12
三、作为文学本质的文学性 21
第二节 审美性 29
一、审美性范畴的形而上学渊源 29
二、审美性范畴的准现代含义 36
三、审美性范畴的分化与极端化 46
四、审美性范畴的现代含义 52
五、审美性范畴在中国近三十年文学理论中的变迁 59
第三节 形式 70
一、绝对形式:探求世界的本源 72
二、神性与理性的双重变奏:形式赋形于世界 78
三、先验形式:认识世界的感知前提 84
四、理性的放逐:形式的自足与内爆 92
第二章 文学的社会存在 98
第一节 意识形态 98
一、“观念学”与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及其第一次转向 99
二、“虚假意识”与意识形态理论的经典形态 102
三、意识形态概念的泛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的现代境况 106
四、“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意识形态概念的中国歧途 125
五、艺术社会学及文学与意识形态之关系 130
第二节 艺术生产 135
一、“艺术生产”论的提出及发展 135
二、“物质性”的艺术生产 140
三、“离心结构”与科学批评 154
四、“文本”与“意识形态” 162
五、“艺术生产”论在中国的发展 168
第三章 文本的世界 173
第一节 互文性 173
一、观念的逆反与挑战 173
二、互文性的理论渊源 176
三、互文性概念的确立 181
四、互文性理论的发展向度 197
第二节 话语 199
一、“话语”概念的历史演变 201
二、“话语”理论的比较 209
三、理论旅行的意义与问题 228
第四章 意义的产生 234
第一节 文学符号 234
一、符号理论的历史脉络 234
二、文字符号 242
三、文学符号的意义 247
四、文学符号与意识形态 253
第二节 理解和解释 258
一、从古希腊走来的“使者” 259
二、理解和解释作为一般的方法 268
三、理解和解释:作为世界的展现方式 278
四、理解、解释的有效性与意识形态性 292
后记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