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民主革命的酝酿与发生 8
一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8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8
(二)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18
二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 26
(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和主要矛盾 26
(二)近代中国革命的酝酿与发生 36
第二章 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45
一 中国资产阶级性质政党的历史作用 45
(一)资产阶级性质政党的产生 45
(二)资产阶级政党的演变 49
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领导地位的确立 52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经济和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和客观要求 52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61
三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69
(一)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曲折发展 69
(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历史经验 79
第三章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83
一 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探索 84
(一)革命实践与革命理论 84
(二)中国先进分子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艰难历程 86
二 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毛泽东思想的确立 93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先进分子的选择 93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科学指导地位的确立 99
三 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光辉旗帜 108
(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 108
(二)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16
第四章 中国革命中的农民土地问题 122
一 近代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和主力军问题 122
(一)近代中国的农村状况 122
(二)近代中国农村的各阶级分析 127
二 近代以来各派政治势力关于农民土地问题的主张 130
(一)以农民为主体的太平天国的土地纲领 130
(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土地主张 133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的土地政策 136
三 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土地问题的理论和实践 140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土地问题的论述 141
(二)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土地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142
(三)中国共产党土地问题主张与实践 145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152
第五章 中国革命中武装夺取政权的发展道路 156
一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156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暴力革命和武装斗争 156
(二)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极端重要性 158
(三)近代中国农民和资产阶级武装斗争的得失 160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武装斗争和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认识 162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武装斗争的认识 162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武装斗争主攻方向的认识转变 169
三 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 174
(一)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发展道路 174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战略目标的实现 179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发展道路的特点和伟大意义 186
第六章 中国革命中的统一战线 191
一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191
(一)建立统一战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则 191
(二)统一战线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 197
二 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及其意义 209
(一)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理论的主要内容 209
(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伟大意义 220
第七章 中国革命中的国家政权问题 224
一 国家政权问题是革命的根本问题 224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政权的学说 224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政权问题的认识历程 226
二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历史命运 232
(一)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民主政治设计及其遭遇 232
(二)国民党统治区民主宪政运动的开展及其性质与结局 239
三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242
(一)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权建设 242
(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与特点 248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254
第八章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259
一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 259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准备 259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64
二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 268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 268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73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 277
三 中国革命的胜利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82
(一)实现现代化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夙愿 282
(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