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陈传席 1
导论 1
第一章 维摩诘图像的创造及其图像来源分析 8
第一节 中土艺术家在创造一种新的宗教图像时可能借鉴的图像资源 9
第二节 维摩诘变相的几个图像来源 11
第三节 “顾创维摩像”与“竹林七贤”画像的图像渊源 14
结语 21
第二章 中国早期维摩诘变相的创造与展开 27
第一节 文献记载中维摩诘变相的创造 28
第二节 甘肃永靖炳灵寺第169窟维摩诘变相 32
第三节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维摩诘变相 34
第四节 北朝造像碑中所见维摩诘变相 46
余论 58
第三章 云冈龙门维摩变与北魏的佛教和社会 59
第一节 云冈维摩变与平城佛教 59
第二节 龙门维摩变与北魏佛教 67
结语 73
第四章 法华造像背景中的维摩诘经变 77
第一节 隋前维摩造像与法华造像的双弘并举 78
第二节 隋代维摩造像与法华造像的双弘并举及其义学背景 90
余论 98
第五章 初唐维摩诘经变对表现净土世界场景的浓厚兴趣及其原因 100
第一节 初唐维摩诘经变对表现净土世界场景的浓厚兴趣 100
第二节 初唐维摩变对有形净土的浓厚兴趣和维摩诘经“唯心净土”思想之间的矛盾 105
第三节 初唐维摩变中净土世界场景兴盛的原因 106
第六章 唐代维摩变中“帝王问疾图”的出现及其中隐含的历史信息 119
第一节 隋唐以前王法与佛法之关系 122
第二节 唐初的政教政策与“帝王问疾图”之关系 125
第三节 “法付国王”说与“帝王问疾图”之关系 128
余论 130
第七章 维摩诘经变演变史上几幅经典作品的个案分析 133
第一节 炳灵寺第169窟维摩诘变相与关中义学之关系 133
第二节 东魏武定元年(543)邑义五百人造像碑及其体现的义学结构 141
第三节 初唐第335窟(698—699年)维摩变的图像结构与空间处理 149
第四节 宋人《维摩演教图》卷及其体现的文人画旨趣 158
参考文献 164
后记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