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 正义含义的追溯 1
二 语境转换与理论建构 9
三 回顾与检视:学界研究现状 19
第一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的思想探索 27
第一节 自由理性观照下的正义追寻与困惑 27
一 自我意识的确立与自由 28
二 自我意识下的正义倾向 33
三 自由理性中的正义追求 37
第二节 市民社会解剖中的正义的探究 42
一 市民社会与人的存在 43
二 分配正义的基础:劳动异化的消除 45
三 对蒲鲁东平等观的初次批判 47
第三节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分配正义思想 49
一 创立唯物史观,形成分配正义研究新范式 49
二 生产方式的变迁决定正义观念的内涵 54
三 正义的价值尺度从属于历史尺度 58
四 消灭财产私人所有制——分配正义实现的路径 60
五 资本与劳动分离是不平等分配产生的根源 67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分配正义思想 71
一 资本主义经济对平等的偏离 71
二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分配正义 75
三 消灭雇佣劳动制度,实现自由与平等 79
四 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 82
第二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的原则序列 86
第一节 马克思分配正义的原则序列及关系 86
一 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 86
二 铲除按资分配 89
三 按劳分配 91
四 按需分配 92
五 分配正义原则之间的辩证关系 93
第二节 马克思分配正义原则的决定机制 102
一 分配正义原则须与物质生产发展相契合 102
二 分配正义原则是社会生产的产物,是历史性范畴 105
三 分配正义的评价取决于现实的利益关系 109
第三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的思想结构 115
第一节 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结构诸要素 115
一 分配正义与人的需要 115
二 分配正义与自由 120
三 分配正义与时间 124
四 分配正义与社会形态发展 137
第二节 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结构诸要素的生成逻辑 151
一 分配正义思想的建构方法 152
二 分配正义思想的哲学基础 161
三 分配正义思想的经济学基础 163
第四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在西方的新发展 172
第一节 诺齐克反社会主义平等分配的论证 173
第二节 柯亨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实质的揭示 177
一 自我所有概念的论证 178
二 自我所有权不构成世界外部资源的不平等的基础 180
第三节 柯亨对马克思主义“自我所有”观点的理解 183
一 马克思主义反驳自由意志主义的两个缺陷 184
二 马克思主义剥削观和劳动价值论以自我所有论为基础 188
第五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的现实关切 193
第一节 分配正义视域下中国社会现象 193
第二节 分配正义问题成因的深层透视 195
一 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与“实践”相背离 195
二 市场经济“形式的公平原则”也没有完全落实,客观上加剧了两极分化 198
第三节 分配正义问题化解的科学的理念和现实路径 201
一 扬弃“形式上的平等”,推进“事实上的公平” 201
二 经济结构的变革与优化是解决分配不公的根本 203
参考文献 206
致谢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