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创作的性质 10
第一节 欧洲美学史上关于创作性质的两种观点 10
一、唯心主义美学家的实践观点 11
二、唯物主义美学家的模仿、再现、反映的观点 16
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存在”的观点 23
第二节“人的存在”与创作的性质 27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的理论 28
二、为什么说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属于旧唯物主义? 32
三、文艺创作是一种实践活动 36
第三节 文艺创作是有目的的活动 41
一、目的性活动的构成要素 42
二、创作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 46
第二章 创作活动的对象——生活 51
第一节 市民生活与政治生活 51
一、马克思关于“市民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观点 52
二、市民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关系 56
第二节 市民生活、政治生活的性质 60
一、市民生活之一——爱情生活 60
二、市民生活之二——婚姻生活 64
三、市民生活之三——家庭生活 68
四、市民生活之四——劳动生活 72
五、政治生活 78
第三节 人的本质、人性 82
一、人的本质(一) 82
二、人的本质(二) 87
三、人性(一) 93
四、人性(二) 97
五、评当代折衷主义人性论 102
六、“性善论”和“性恶论” 107
第四节 美的本质 110
一、生活中美的事物 111
二、美的生成 115
三、美是一种社会性质 119
第五节 人的美 124
一、人的形体美 124
二、性格美 129
三、性格的美、丑、崇高、滑稽 133
第六节 事件美与性格美的关系 138
一、性格与事件 138
二、悲剧与崇高 142
三、喜剧与滑稽(一) 148
四、喜剧与滑稽(二) 152
五、正剧与美、丑 156
第七节 自然美 161
一、自然美是对生活美的映现 161
二、自然美的社会性 166
三、评述关于自然美的几个观点 171
第八节 生活的真、善、美 177
一、善、恶是社会属性 177
二、善、恶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181
三、真、假是社会属性 186
四、真、善、美的关系 190
五、真、善、美是三种价值属性 194
六、评述几种关于“真”的观点 198
七、评“实践活动是真善美统一”的观点 203
八、评“劳动产品是真善美统一”的观点 208
第三章 创作目的 213
第一节 目的的“三位一体性” 214
一、欧洲哲学史上从“外在目的论”到“内在目的论” 214
二、人生命活动的第三种目的——“自身目的” 219
第二节 创作目的的“三位一体性” 224
一、创作的三个目的 224
二、创作的“内在目的”与美的规律 228
三、创作的“外在目的”与三种功利关系 233
四、创作的“自身目的”与三种精神关系 237
第三节 阶级社会作家艺术家的三个目的 241
一、阶级社会作家艺术家三个目的的状况 241
二、“三个目的”在创作上的意义 246
第四节 评西方现代派关于“创作目的”的观点 249
一、评“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 250
二、评“为创作而创作”的观点 254
第四章 创作活动的手段——形象思维 260
第一节 形象思维 260
一、思维的一般性 261
二、形象思维的工具——形象(一) 265
三、形象思维的工具——形象(二) 270
四、日常生活中形象思维的运用 274
第二节 文艺创作中的形象思维 278
一、借助联想进行判断的形象思维 278
二、借助想象进行判断的形象思维 282
三、表现艺术形象中的形象思维 287
第三节 评述几种“形象思维论” 292
一、评“否定论” 292
二、评文艺理论教材中的“综合论” 296
第五章 创作方法 301
第一节 决定创作方法的社会因素 301
一、方法的一般性质 301
二、创作方法与现实性、可能性 306
三、现实事物、可能事物的美学结构 309
第二节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315
一、构造生活图景的方法 315
二、创造人物、情节的方法 320
三、表现艺术形象的方法 326
四、描绘艺术形象的技法 33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两结合”创作方法 339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两结合”的合理因素 339
二、创作方法没有阶级性 344
三、世界观不能决定创作方法 348
第四节 西方现代派与创作方法、表现方法 352
一、西方现代派与创作方法 352
二、西方现代派与表现方法 359
第五节 评当前大学教材中关于创作方法的观点 364
一、评《文学理论教程》对创作方法的看法 364
二、评《文学理论新读本》对现实主义的看法 370
第六章 创作活动的结果——文艺作品 377
第一节 文艺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377
一、关于文艺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哲学思考 378
二、主题与题材 382
三、人物与情节 387
四、人物、情节与生活图景 391
五、艺术形象与艺术形式、物质材料 396
第二节 文艺作品的结构与方法 400
一、文艺作品的结构 401
二、物化形态的方法 406
三、创作中的“塑造”与“表现” 412
第三节 评结构主义叙事学 416
一、巴尔特“结构主义叙事学”简介 416
二、《文学理论新读本》、《文学理论教程》的叙事学简介 421
三、《文学理论新读本》、《文学理论教程》叙述学中的错误 427
四、结构主义叙事学对艺术形象结构的错误认识 431
五、结构主义叙事学对文学语言结构的错误认识 435
六、对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总体评价 440
第四节 作品在与生活的关系中所显示出来的性质 445
一、文艺作品的意识形态性 445
二、文艺作品的本体性 450
三、文艺作品的典型性 455
四、文艺作品的真实性 460
第七章 艺术形式 466
第一节 艺术形式与社会生活 466
一、艺术形式源于生活(一) 467
二、艺术形式源于生活(二) 471
第二节 造型艺术 476
一、建筑 477
二、雕塑 481
三、绘画 486
四、中国绘画 491
五、中国书法 497
第三节 表演艺术 502
一、舞蹈 503
二、音乐 508
第四节 语言艺术 514
一、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说”(一) 514
二、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说”(二) 519
三、汉语诗歌的音乐美 522
四、汉语诗的音步、节奏、押韵 527
五、小说 532
第五节 综合艺术 536
一、戏剧 536
二、电影、电视剧 542
第八章 作家、艺术家 547
第一节 作家、艺术家的主体性 547
一、评《文学理论教程》的“主体论” 548
二、评《文学理论新读本》的“主体论” 552
三、作家、艺术家的主体性 557
第二节 作家、艺术家的素质 563
一、作家、艺术家的直觉 564
二、作家、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568
三、作家、艺术家的审美态度 573
四、作家、艺术家的美学修养 580
五、作家、艺术家的世界观 585
第九章 文学艺术鉴赏 590
第一节 鉴赏活动的构成要素 590
一、鉴赏对象的性质 591
二、鉴赏的目的 596
三、鉴赏的手段 602
四、鉴赏的方法(一) 607
五、鉴赏的方法(二) 612
六、鉴赏的结果——寓教于乐 617
第二节 鉴赏活动的一般性质 622
一、鉴赏活动的现实性 622
二、鉴赏活动不是认识活动 627
三、鉴赏活动的实践性 631
四、美感的共通性 637
第三节 鉴赏与功利的关系 642
一、鉴赏活动与三种利益 643
二、鉴赏活动与功利活动的区别 646
三、审美感情不同于功利感情 651
四、功利是鉴赏的条件 655
第四节 鉴赏主体的心理环境 659
一、生活经验与鉴赏(一) 660
二、生活经验与鉴赏(二) 664
三、科学意识、功利意识、审美意识与鉴赏 668
第五节 作家、艺术家与观众读者 672
一、创作主体与鉴赏主体的共同素质 673
二、作家、艺术家与读者观众的合作关系 677
三、作家、艺术家的创造与读者观众的再创造 681
四、创作个性与鉴赏个性 686
第六节 评“接受美学” 690
一、评“联合创作说” 691
二、评“召唤结构” 695
三、评“隐形读者”与“期待视野” 700
第十章 文艺评论 706
第一节 文艺批评活动的构成要素 706
一、文艺批评对象的性质 707
二、文艺批评的目的 712
三、文艺批评的方法(一) 717
四、文艺批评的方法(二) 722
五、批评的结果 727
第二节 文艺批评标准 732
一、文艺批评的认识性、实践性 732
二、文艺批评标准(一) 739
三、文艺批评标准(二) 743
四、评《文学理论教程》的“两个标准” 748
五、评《文学理论新读本》的“文化研究”(一) 752
六、评《文学理论新读本》的“文化研究”(二) 756
第三节 文艺史研究 761
一、评所谓“文学接受史” 762
二、评我国文学史、艺术史编写的指导思想 767
三、历代文艺作品是展现各个时代美的画卷 771
四、揭示文学艺术的自身规律 775
五、揭示文学艺术发展变化的社会规律 780
六、对作品、作家艺术家、流派的评价 784
第四节 文艺理论研究 790
一、观察文艺现象的五种方法 790
二、旧唯物主义与文学理论研究 795
三、唯心主义与文学理论研究 799
四、二元论与文学理论研究 805
五、“新唯物主义”与文艺学研究 810
第十一章 文学艺术与社会 815
第一节 艺术起源问题 815
一、评“模仿说”、“宗教说” 816
二、评“游戏说” 820
三、评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说” 824
四、艺术起源于劳动 829
第二节 文艺与道德 834
一、道德的一般性质 83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 840
三、文艺与道德的关系 845
第三节 文艺与哲学 850
一、作家、艺术家的人生观与作品的主题 850
二、哲学与文艺作品的思想性 855
三、哲学与文艺作品的艺术性 859
第四节 文艺与宗教 864
一、宗教消亡尚需时日 864
二、宗教是一种文化 869
三、阶级社会文艺与宗教的关系 875
第五节 文艺与经济 879
一、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生产的理论(一) 879
二、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生产的理论(二) 885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艺术生产(一) 890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艺术生产(二) 894
第六节 文艺与政治 898
一、阶级社会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898
二、社会主义时期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903
三、“双百方针”与文艺繁荣 908
四、中国文学艺术必须走向世界 913
后记 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