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文踪、文坛先驱 2
早期香港新文学与文化资源&陈智德 2
一九二七年——鲁迅与香港&谭志明 12
南来文人的中国情意结——叶灵凤&鲁嘉恩 17
到底是落花生——谈许地山的人生、创作与香港因缘&冯佩儿 25
五、六○年代:现代与写实 38
徐訏与香港:一个留下的过客&葛浩德 38
华丽的苍凉——张爱玲&沈海燕 47
左右对立以外:曹聚仁&曾卓然 55
香港故事,不知从何说起——从三本小说读香港意识之起点&李卓贤 62
五四文学理念的实践——侣伦的《穷巷》&黄静 69
写实的文学——有关「炉峰」的二三事&曾卓然 75
〈鲤鱼门的雾〉、〈香港仔的月亮〉——一个城市的「乡土」变迁&陈曦静 80
五、六○年代:文艺园地 88
一代人的文化周刊——《中国学生周报》&吴兆刚 88
此「潮」不同彼「潮」——重读现代主义刊物《文艺新潮》&曾卓然 95
「三毫子」的花花都市——五、六○年代的三毫子小说&黄静 101
杂谈报纸连载小说二三事&陈颖恒 106
《星岛晚报》连载小说——以欧阳天和刘以鬯为例&沈海燕 115
五、六○年代:文艺与世俗、传统与改编 126
浅谈刘以鬯的《私恋》与电影改编&陈颖恒 126
高雄《经纪日记》——一个经纪的生死爱欲&张嘉俊 133
通俗与严肃:天空小说的题材处理&吴兆刚 140
天空小说与其他艺术媒介的互相影向&吴兆刚 146
中国文学、粤剧与香港普及文化&陈素怡 151
香港新派武侠小说(一)——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崛起与金庸小说中的武功描写&林贺超 156
香港新派武侠小说(二)——金庸小说中的侠客主角&林贺超 163
香港新派武侠小说(三)——香港武侠电影电视热与金庸小说的影视改编&古广奇 170
七、八○年代:本土意识的形成 178
翻董桥的文字樟木箱&伍家伟 178
一九五○至一九七○年代香港都市小说&黄静 185
她从爱情中成长——亦舒&郭玉平 200
本土化的沉思—— 205
七○年代的香港文学&郭柳娜、陈智德 212
舒巷城作品中香港七○年代的都市形象&陈曦静 212
从《十人诗选》看七、八○年代诗歌面貌&郑政恒 233
一个说故事的人和他的城市——也斯的《剪纸》&陈曦静 244
西西笔下的「我城」&李凯琳 254
李碧华的故事新编&林贺超、张颂贤 260
九○年代至今:传承与开拓 274
电影与文学互动的两个侧例:董启章的〈香港制造〉和也斯的〈爱美丽在屯门〉&林贺超 274
香港年轻作家——以王贻兴、谢晓虹、韩丽珠为例&伍家伟 280
香港的公共空间——码头和诗&郑政恒 287
香港的文化空间——两座「大会堂」&谭志明 294
香港的文化空间——旺角行人专用区&张嘉俊 299
文学资料:编选与整理 308
三种声音及其变奏——浅谈两本香港新诗选本中的作品&郑政恒 308
香港文学 谁的记忆&伍家伟、许旭筠 315
参考书目 320
作者简介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