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开放大国的崛起 1
大变革时代和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3
新兴经济巨人的巨大需求 5
不可复制的欧美模式 6
蓄势待发的新科技革命 8
新起点,新思想,新模式,新工业 9
永不落幕的开放政策 10
第一章 无处不在的全球资源危机 12
1.人口危机 13
爆炸式增长的全球人口 13
人类活动改变了一切 15
亚洲和非洲的未来 16
银发浪潮 17
2.粮食!粮食!粮食! 19
十亿人在挨饿 19
2050 20
粮食战争——一场富人剥夺穷人生存权的资本游戏 20
无法用市场经济原则解决的粮食安全问题 21
海外屯田潮 22
3.矿产资源危机 23
矿产资源供应难以持续 23
随时爆发的定时炸弹——石油危机 24
巨大的浪费,低下的能效 24
4.濒危的淡水资源 25
消失的湖泊 25
过度开采的地下水 26
找水苦旅 26
蓝藻噩梦 27
水污染治理:投入千亿,见效甚微 27
5.资源危机之恶果——气候危机 28
海平面上升 28
干渴的非洲 30
“亚洲水塔”的消融 32
“盖亚”之怒——地球自我修复能力正在丧失 34
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协议》 34
第二章 全球资源争夺战 37
1.资源之争引发的战争与冲突 38
两次世界大战 38
“火药桶”中东 39
中国南海上虎视眈眈的战舰 41
中日东海纠纷 42
中印藏南之争的背后 44
2.资源引发的大国地缘政治角力 46
热闹的里海 46
碰撞的中俄中亚战略 49
“美国后院”起火了吗? 51
美国拉拢中国的“难兄难弟” 54
3.世界各国之间的资源博弈 57
美国的资源储备战略 58
俄罗斯的资源外交 59
日本的资源储备战略 60
韩国的资源战略 62
中亚五国的水资源纠纷 63
4.资源争夺战的制高点——定价权 64
欧佩克和油气沙皇 64
资本大鳄们的欢歌 65
完善大宗商品市场,巩固国家经济安全 66
5.突围——中国的资源安全战略 67
拓展资源获取渠道 67
加强资源战略储备 68
发展节约型经济 71
妥善保护资源 72
发展新资源 74
6.国家实力在资源安全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75
军事实力 75
文化等软实力 78
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 81
第三章 在失衡世界中前行的中国 84
1.大国元年 85
失衡的世界,受宠的中国 85
中国特色 87
不协调的经济大国和政治弱国地位 89
安全而又可持续的崛起 91
2.历史拐点 93
美中G2 94
外向型经济的尽头 97
新经济的兴起 100
改革深水区 102
3.追赶战略 105
发展是最好的保护 105
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 107
无处不在的壁垒 110
自力更生,创新突围 111
4.和平崛起 113
稳定和安全是发展的基石 113
打造中国国际传播力,争取国际话语权 115
拓展民间交流,缓解国与国之间的舆论敌对情绪 117
中国文化的全球化 119
第四章 中国发展中的资源压力 123
1.巨大的中国需求 124
庞大的基本生活保障 124
工业化中期的要素依赖症 126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资源供应压力 127
不断壮大的中产阶层对中国资源需求的推进作用 129
2.中国的资源困境 130
从力拓案看中国的资源困境 130
过剩的产能和不足的资源 132
不可持续的粗放式发展之路 134
资源瓶颈影响长远的经济安全 135
3.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路漫漫,资源消耗比重难下降 137
利益链末端 137
大国惰性——中国产业升级的阻力 138
断裂的技术工人阶层,稀缺的创业者 140
知识产品难以转化成先进生产力 142
4.节约型社会建设困难重重 143
区域发展失衡,资源保护压力巨大 143
急功近利的地方政府 144
立法不足,执法不严 146
国民基本国情教育的先天不足 147
价格杠杆遭遇舆论围攻和金融危机阻击 149
第五章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资源问题 152
1.水资源困境 153
珠三角的水质污染 153
从丰水走向枯水的北京城 156
雄心VS自然规律——我们究竟要不要更多的曹妃甸? 158
南水北调 160
2.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 161
不断减少的耕地 161
暴涨的工业用地 162
居民住宅用地供应 164
囤地者 165
3.交通问题 167
现代交通和资源供应 167
汽车时代的资源保障和环境保护 168
大力发展铁路,建立低能耗的交通运转模式 170
4.严重污染的环境 172
城市垃圾 172
废水 173
废气 175
5.“惠民生”? 177
脆弱的资源保障系统 177
敏感的资源价格杠杆 179
谁是飞涨的房价背后的推手? 180
6.城市生态安全 183
舟曲泥石流 183
发生巨大灾害的“土壤” 184
城市生态安全 186
第六章 积极开展中国资源外交和国际合作 189
1.中国的资源外交和国际合作 190
中美资源合作的启动和前景 190
中俄资源合作的坎坎坷坷 192
中国与中东各国的资源合作 194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资源合作 195
中国与东亚各国的资源对话 197
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资源合作 199
中国在拉丁美洲开展的资源外交 200
中国与非洲的资源合作 201
2.中国资源运输路线安全问题 203
资源管道建设 203
资源的海上运输安全 205
3.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资源战略 206
金融危机给中国资源企业创造了收购良机 206
海外收购,应技术先行 208
美元换资源,缘何纠纷不断? 210
4.中国稀土问题 211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稀土的战略定位 211
乱况重生的中国稀土企业 213
国家重整稀土产业计划 214
第七章 充分利用和保护中国土地资源 217
1.耕地的隐性流失 218
土地的弃耕现象研究 218
水土流失 220
沙漠化 223
耕地重金属污染 225
2.拯救土地 228
土地整治 228
土地补偿 230
土地的生态保护 231
3.土地资本化 233
未来中国,土地资本化不可避免 233
农村土地流转 235
林权改革 237
4.调整社会结构,转移农村人口,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40
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 240
农民工现象 242
集约化、规模化农业的实现 245
5.切实保护土地 248
新中国的五次土地改革 248
完善土地法律法规 251
完善体制,提高素质 252
节约、集约土地 256
第八章 科学发展中国铁路资源 263
1.令人堪忧的铁路现状 264
铁路资源比较少 264
分布极不均匀 265
运营管理不足 267
铁路技术有待改进 268
2.向发达国家铁路看齐 270
从“联邦普遍义务”中解脱的德国铁路 270
在科技创新中发展的法国铁路 271
注重环保的日本铁路 273
人性化的美国铁路 274
3.中国铁路发展的出路 275
合理规划路网结构 275
增强技术自主创新 277
实行客货分线运输 278
加快铁路的投融资改革 280
提升铁路服务质量 281
4.发展高铁 283
“最近,你被高铁了吗?” 283
虚心学习国外高铁发展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285
科学发展高铁 286
打造新的高铁经济 287
第九章 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中国矿产资源 290
1.矿业 291
中国矿产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291
矿业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保障作用 292
矿产勘探有待进一步加强 293
科技兴矿 296
矿业的国际合作 298
2.矿山 301
矿山的环境保护 301
从山西亿元村的没落看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304
推动矿山的转型发展 307
3.矿工 309
触目惊心的矿难 309
失业大军 312
矿工生活水平亟待提高 313
矿业人才后继乏人 316
4.矿城 317
矿竭城衰——阜新:一场欢喜一场空 317
攀枝花——矿未竭,人先忧 320
矿城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采空塌陷 322
5.矿省 325
“煤铁之乡”山西的经验和教训 325
新疆的崛起 328
第十章 大力发展新资源和可再生资源 333
1.第四次产业革命——资源革命 333
资源革命蓄势待发 333
绿色GDP 335
抢占资源革命高地,打造全新优势产业 336
2.太阳能 338
太阳能前景 338
世界太阳能发展概况 339
中国太阳能发展概况 341
3.风能 342
风能前景 342
世界风能发展概况 344
中国风能发展概况 345
4.水能 347
水能的利与弊 347
世界各国水能发展概况 348
中国水能发展概况 350
5.生物质能 353
生物质能的开发前景 353
世界各国的生物质能开发现状 354
中国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现状 356
6.地热能 358
地热能前景 358
世界各国地热能开发现状 359
中国地热能开发现状 360
7.核能 362
核能的是是非非 362
世界各国核能开发现状 364
中国核能开发现状 366
8.海洋能 367
海洋能前景 367
世界各国海洋能开发现状 368
中国海洋能开发现状 370
第十一章 公民社会与资源管理新问题 373
1.公民社会的崛起 374
信息时代,网络改变一切 374
高级化社会的来临 375
反腐问题和腐败“重灾区” 376
应习惯接受民主监督 378
2.逐渐壮大的NGO 379
不可忽视的NGO 379
NGO在资源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380
学会与NGO相处,向NGO吸收智慧 382
3.资源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刻不容缓 383
从国民基本国情教育开始 383
加强培养企业社会责任感 384
资源保护,要从点滴做起 386
4.政府和民众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良性互动机制 387
“谢绝跨省追捕” 387
增强信息透明度 389
建立互动平台 390
第十二章 党和国家对资源安全战略的重视 393
1.国家资源安全战略行动 393
可持续发展战略 393
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 395
建立节约型社会 397
中国资源储备战略 398
十八亿耕地保护红线 400
治水、治沙、治地 401
2.创新工业模式,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03
产业升级 403
清洁生产 405
循环经济 406
节能减排 408
生态补偿 409
3.加强体制改革,确保资源领域安全发展 411
提高政府机关执行力 411
严厉打击腐败和走私 412
推进大部制改革 413
建立垂直监控体系 415
4.政策工具 416
支持高新科技发展 416
逐步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417
加强立法 418
建立政绩考核新标准 420
参考文献 422
后记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