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序论 3
第一章 选题背景 3
第二章 生态移民的相关研究 6
第一节 生态移民的概念界定和内涵分析 6
第二节 生态移民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10
第三节 生态移民的政策措施与对策建议 12
第四节 生态移民的方式研究 15
第五节 生态移民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18
第六节 相关研究小结 23
第三章 调查区域与研究方法 25
第一节 调查区域与研究议题 25
第二节 研究方法 27
第二部分 生态移民中的自愿与非自愿性——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孪井滩农业开发区实地研究 33
第一章 理论框架——生态移民性质定位 33
第一节 在自愿——非自愿框架中考察生态移民 33
第二节 理论应用:如何将非自愿移民与自愿移民相结合 38
第二章 阿拉善盟生态状况与生态移民 40
第一节 阿拉善盟生态状况 40
第二节 阿拉善盟生态移民 44
第三章 孪井滩生态移民及自愿与非自愿性 48
第一节 孪井滩概况 48
第二节 孪井滩自愿与非自愿移民 51
第三节 孪井滩生态移民影响因素分析 92
第四节 总结 96
第三部分 生态移民过程中的政府、市场与家户——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新宝力嘎移民村实地研究 101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01
第一节 生态移民政策 101
第二节 失败的“实验”与移民村的“落成” 108
第二章 生态移民过程中的政府、市场与家户 114
第一节 奶牛业的确立:政府、市场与个体的关系网络 114
第二节 移民过程:动员与博弈 121
第三章 地方政府在“生态治理”中的“双重”角色 128
第四部分 生态移民及其家庭策略——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移民新村实地研究 135
第一章 额济纳旗的生态问题 135
第一节 额济纳旗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状况 135
第二节 黑河中游地区的农业开发与黑河分水 141
第二章 黑河工程框架下的额济纳旗生态移民 145
第一节 黑河工程与额济纳绿洲保护 145
第二节 额济纳生态移民 150
第三章 额济纳生态移民的家庭策略 157
第一节 移民家庭生活方面的安排 157
第二节 移民家庭生计方面的安排 159
第四章 总结 167
第五部分 生态移民中的社区构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移民村实地研究 173
第一章 鄂托克旗生态移民的条件与功能 173
第一节 生态移民的条件 173
第二节 生态移民的工程与规划 179
第三节 生态移民的功能 186
第二章 棋盘井镇生态移民中的社区构建 193
第一节 社区的环境条件 194
第二节 社区的构成图景 198
第三节 社区的功能 216
第三章 棋盘井镇生态移民中的个案表述与分析 220
第一节 搬迁的背景与过程 220
第二节 经济与社会生活的重建与适应 228
第三节 社区成员的心态与社区构建中的智慧 234
第四章 总结 241
第一节 研究主题的总结 241
第二节 研究主题的启示 245
第六部分 生态移民中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变迁——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敖力克移民村实地研究 251
第一章 敖力克移民村与移民搬迁 251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251
第二节 人口、经济与生态建设 253
第三节 移民搬迁 255
第二章 经济生活 258
第一节 生产方式的转变 258
第二节 劳动力转移 266
第三节 生活方式的转变 272
第四节 社区分化 281
第三章 社会生活 289
第一节 家庭结构与功能 289
第二节 婚姻形式与子女教育 294
第三节 社会交往与风俗习惯 302
第四章 总结 314
第一节 短视与僵化 314
第二节 变迁与适应 317
第三节 发展模式探索 321
第七部分 生态移民项目的评估——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都呼木生态移民示范园区实地研究 327
第一章 生态移民项目的评估与指标体系 327
第一节 评估说明 327
第二节 评估内容和指标设定 330
第二章 苏尼特右旗生态移民项目 335
第一节 生态移民的背景 335
第二节 生态移民项目 339
第三章 苏尼特右旗移民项目的示范性评估 343
第一节 项目的受益人 343
第二节 都呼木生态移民项目评估 344
第四章 总结 359
第一节 评估的总结 359
第二节评估的经验 361
第八部分 生态移民研究总体结论 367
第一章 生态移民研究结论 367
第一节 生态移民政策的性质 367
第二节 生态移民的实践过程 370
第三节 生态移民的后果与影响 376
第二章 生态移民研究与时代课题 379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文化变迁 379
第二节 现代化背景下国家与少数民族地方社区的互动关系 382
参考文献 384
后记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