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
一、基本理论 2
(一)基本特征 2
(二)本质属性 3
(三)理论渊源 5
(四)地位和作用 5
二、基本内容 7
三、基本要求 8
法理学 10
法的本体 10
一、法的本质与特征 10
二、法的作用 15
三、法的价值 17
(一)法价值原理 17
(二)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 21
(三)价值冲突 23
四、法律规范 24
(一)法律规则 24
(二)法律原则 29
(三)法律语言 33
五、法的渊源 34
(一)法的正式渊源 34
(二)法的非正式渊源 37
六、法的效力 40
(一)法的对人效力 40
(二)法的生效与失效 41
(三)法的溯及力 41
七、法律关系 43
(一)法律关系一般 43
(二)法律关系主体 47
(三)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 48
(四)法律关系客体 50
八、法律责任 51
法的运行 57
九、法的执行 57
十、司法活动 59
(一)司法的概述 59
(二)司法的原则 60
(三)法律证成 62
十一、法律解释 66
(一)法律解释一般理论 66
(二)法律解释方法 68
(三)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 73
十二、法律推理 78
(一)法律推理原理 78
(二)法律推理方法 81
十三、法的演进 86
(一)法的产生 86
(二)法律体系与法系 87
(三)法的继承与法的移植 91
法与社会 93
十四、法与社会一般 93
十五、法与道德、宗教 99
(一)法与道德 99
(二)法与宗教 105
十六、法治与人权 107
(一)法治 107
(二)人权 109
十七、法律格言 111
中外法制史 114
中国法制史 114
一、先秦法制 114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法制 118
三、唐宋法制 123
(一)唐宋立法 123
(二)唐刑法 127
(三)唐宋民法 128
(四)唐宋司法 130
四、明清法制 131
五、清末法制 134
(一)立法 134
(二)司法 138
六、民国法制 141
外国法制史 143
七、罗马法 143
(一)罗马法的渊源 143
(二)罗马法的内容 146
(三)罗马法的复兴 147
八、英美法 150
(一)英国法的渊源 150
(二)英国司法制度 151
(三)美国法 153
九、大陆法 155
(一)德国法 155
(二)法国法 159
宪法学 162
宪法基本理论 162
一、宪法特征 162
二、世界宪法发展历史 163
三、中国宪法发展历史 165
(一)中国宪法发展中的宪法性文件 165
(二)现行宪法修正案 167
四、宪法分类 173
五、宪政与宪法作用 173
六、宪法渊源与宪法典结构 175
国家基本制度 177
七、经济制度 177
八、人大代表选举制度 179
(一)选举机构 179
(二)各级人大代表名额 180
(三)选民登记与代表候选人提出 182
(四)选举程序 183
(五)对人大代表的罢免 185
(六)人大代表资格及人身特别保护权 186
九、地方行政区域审批 187
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89
十一、特别行政区制度 193
(一)特区居民权利 193
(二)特别行政区立法 193
(三)特别行政区对外事务管理权 195
(四)特别行政区司法 195
十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98
公民基本权利 200
十三、国籍 200
十四、政治权利和自由 202
(一)选举权利 202
(二)政治自由 203
十五、监督权 205
十六、人身基本权 206
十七、财产基本权 208
十八、经济社会文化基本权 209
国家机构 211
十九、国家机构概述 213
二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13
(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 213
(二)全国人大会议制度 216
(三)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217
(四)提案 218
二十一、国家主席、副主席 220
二十二、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222
(一)组织结构 222
(二)会议制度 224
(三)一般职权 226
(四)监督职权 227
二十三、各级人民政府 231
(一)国务院 231
(二)地方政府 232
二十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234
宪法保障与立法 236
二十五、宪法制定、实施及其保障 236
(一)宪法制定 236
(二)宪法修改 236
(三)宪法监督 237
二十六、国家立法权与法律 239
(一)国家立法权 239
(二)法律 240
二十七、行政法规和规章 241
二十八、地方权力机关立法 246
(一)制定机关 246
(二)报请批准 247
二十九、法的冲突适用规则 248
三十、立法监督 254
(一)监督处理权限 254
(二)监督处理程序 257
行政法 262
行政组织与公务员 262
一、行政法原则与行政组织 262
(一)行政法原则 262
(二)国务院行政机构 264
(三)地方行政机构 265
(四)编制管理 268
二、行政机关公务员 269
(一)交流与回避 269
(二)辞职与辞退 270
(三)聘任制公务员 272
(四)处分 273
(五)申诉 277
行政行为 279
三、具体行政行为效力 279
四、行政许可 281
(一)行政许可设定与具体规定 281
(二)行政许可的审查、决定及决定期限 282
(三)行政许可的听证 284
(四)行政许可的延续 288
(五)行政许可的撤销 289
(六)行政许可的注销 292
五、行政处罚 294
(一)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294
(二)行政处罚的管辖与适用 296
(三)行政处罚的决定与执行 300
(四)治安管理处罚的决定 303
(五)行政拘留的暂缓执行 305
六、行政强制 308
(一)行政强制概述 308
(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10
七、政府信息公开 314
行政复议 319
八、行政复议 319
(一)行政复议范围 319
(二)复议申请及撤回 320
(三)复议管辖 322
(四)行政复议中的附带审查 325
(五)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 328
(六)行政复议中止与终止 329
(七)行政复议决定 330
(八)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 332
行政诉讼提起 335
九、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335
(一)刑事司法行为不可诉 335
(二)不影响权利义务的行为不可诉,但实际影响权利义务的行为可诉 338
(三)行政调解不可诉,但行政裁决可诉 345
(四)行政诉讼审理对象 346
十、行政诉讼管辖法院 347
(一)级别管辖 347
(二)地域管辖 349
(三)提级管辖与指定管辖 354
十一、诉讼当事人 355
(一)原告资格的确定 355
(二)被告的确定 363
十二、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衔接关系 369
(一)自然资源权属案件 369
(二)税收案件 376
(三)复议选择案件 378
十三、起诉 379
(一)起诉期限 379
(二)受理不作为 381
(三)受理后提出新的诉讼请求 382
十四、撤诉 383
(一)对撤诉后作出的新行为可诉 383
(二)被告改变原行为的处理 384
(三)按撤诉处理 386
行政诉讼审理与裁判 388
十五、行政诉讼与民诉、刑诉的关系 388
十六、行政诉讼证据 392
(一)举证责任与举证期限 392
(二)提出证据的要求 396
(三)调取证据 400
(四)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 402
(五)证据的审核认定 403
十七、行政诉讼裁判 408
(一)维持判决与驳回判决 409
(二)撤销判决 410
(三)情况判决 413
(四)确认判决 414
(五)行政诉讼二审裁判 416
十八、行政诉讼裁判的执行 419
(一)先予执行 419
(二)生效行政裁判的执行 420
国家赔偿 422
十九、行政赔偿 422
(一)行政赔偿范围 422
(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425
(三)行政赔偿程序 427
二十、司法赔偿 429
(一)刑事赔偿范围 429
(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范围 434
(三)刑事赔偿义务机关 436
二十一、国家赔偿方式与计算标准 440
(一)人身损害赔偿 440
(二)财产损害赔偿 441
(三)精神损害赔偿 445
理论法学与行政法主观题解析 447
一、2010年 447
二、2009年 451
三、2008年 454
四、2007年 459
五、2006年 462
六、2005年 466
七、2003年 469
八、2002年 473
附 真题年份索引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