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子 1
第一节 宏观调控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
第二节 宏观调控与国家干预的关系 4
第二章 宏观调控的实践历程 6
第一节 尝试性的宏观调控(1979—1981年) 7
第二节 犹豫不决的宏观调控(1985—1986年) 9
第三节 硬着陆的宏观调控(1988—1989年) 12
第四节 软着陆的宏观调控(1993—1996年) 14
第五节 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1998—2002年) 24
第六节 未雨绸缪的宏观调控(2003—2004年) 32
第七节 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2008年以来) 37
第八节 总体认识和建议 43
第三章 宏观调控的经济理论基础 4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与宏观调控 46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理论与宏观调控 52
第三节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与宏观调控 57
第四节 陈云的综合平衡理论与宏观调控 64
第四章 宏观调控的法理基础 75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法哲学基础 75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实定法学基础 82
第三节 宏观调控的历史法学基础 92
第四节 宏观调控的技术法学基础 106
第五章 宏观调控的理念与范式 115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理念之争 115
第二节 中国宏观调控理念的形成 118
第三节 中国宏观调控范式的形成 125
第六章 宏观调控的两种基本范式——基于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案例 131
第一节 中美宏观调控的差异 132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范式之争及其本质的解读 147
第三节 中美政府宏观调控范式的理论概括 149
第七章 宏观调控的目标选择 153
第一节 中外调控目标选择的差异性 154
第二节 对若干宏观调控重要目标的再认识 159
第三节 对宏观调控目标与手段的机制化建设认识 167
第八章 宏观调控的战略理念 172
第一节 全球视角的发展观与发展战略 172
第二节 发展理论的转型与变通发展战略 181
第三节 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发展战略实践 197
第四节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战略 210
第五节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迫切性 222
第九章 宏观调控中的规划调控 239
第一节 新时期规划的性质 239
第二节 规划体系的创新 241
第三节 规划内容的创新 247
第四节 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与整合 251
第五节 国家规划的社会参与制度 254
第六节 区域规划的创新 257
第七节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创新 265
第十章 宏观调控中的财政调控 273
第一节 传统的财政政策及其转型 273
第二节 面向供给管理的财政政策 281
第三节 政策工具的选择:以减税促进就业的验证 297
第四节 促进民生的财政政策 307
第五节 代际公平视角下的财政政策 318
第六节 我国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研究 333
第十一章 宏观调控中的金融调控 351
第一节 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环境变化因素分析 352
第二节 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分析 380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与债券价格的相关性分析 393
第四节 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相关性分析 404
第五节 2009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及其时滞分析 416
第六节 总结 435
附录 宏观经济数据 444
第十二章 宏观调控中的产业调控 453
第一节 传统产业调控形成机理和弊端 454
第二节 产业调控转型的理论依据:循环经济 478
第三节 基于循环经济的中国产业政策转型路径分析 516
第四节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政策体系 528
第十三章 宏观调控中的区域调控 535
第一节 区域调控的含义 535
第二节 中国区域调控政策演变 545
第三节 区域调控与绩效 566
第四节 我国宏观调控区域划分的科学性探讨 569
第五节 宏观调控的区域利益协调 591
第六节 区域调控政策与市场机理协同 603
附录 划分经济区域所用21个指标的离散系数 625
第十四章 宏观调控中的央地政府关系 628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主客体关系及其作用 628
第二节 宏观调控实施过程中的央地政府关系特征 633
第三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宏观调控权的配置与划分 635
第四节 央地关系制度创新的必要性与原则 638
第五节 央地关系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640
第六节 构建央地政府调控协同的长效机制 657
第十五章 宏观调控对企业的影响 672
第一节 宏观调控与企业的关系 673
第二节 宏观调控对企业的影响:2008—2010年的案例 674
第三节 三个典型案例剖析 695
第四节 对有关“国进民退”之争的解读 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