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篇 行政区域 39
第一章 位置境域 39
第一节 位置 39
第二节 境域 39
第二章 建置 39
第一节 建置沿革 39
第二节 撤县设市 41
第三章 区划 41
第一节 区划变更 41
第二节 现行区划 43
第四章 县城 43
第一节 旧县城 43
第二节 新县城 43
第二篇 自然环境 47
第一章 地质 47
第一节 地层 47
第二节 构造 48
第三节 岩浆岩 48
第二章 地貌 49
第一节 山地 49
第二节 丘陵 50
第三节 平原 51
第三章 气候 物候 51
第一节 气候特征 51
第二节 气候要素 52
第三节 物候 54
第四章 水文 55
第一节 地表水 55
第二节 地下水 56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57
第一节 土壤 57
第二节 植被 58
第六章 自然资源 59
第一节 土地资源 59
第二节 水资源 59
第三节 矿产资源 60
第四节 生物资源 62
第五节 药材资源 62
第七章 自然灾害 63
第一节 旱灾 63
第二节 涝灾 63
第三节 风灾 65
第四节 雷灾 65
第五节 雹灾 65
第六节 低温 66
第三篇 人口 69
第一章 人口状况 69
第一节 人口数量 69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70
第三节 人口变动 71
第四节 人口构成 72
第二章 民族 姓氏 74
第一节 民族 74
第二节 姓氏 75
第三章 婚姻 家庭 76
第一节 婚姻 76
第二节 家庭 76
第四章 计划生育 77
第一节 体制 77
第二节 管理 78
第三节 服务 79
第四篇 泉水 85
第一章 泉水成因 85
第一节 地质构造 85
第二节 泉水变化 86
第二章 泉水分布 86
第一节 百脉泉泉群 86
第二节 其他泉点 88
第三章 泉水保护 94
第一节 地质保泉 94
第二节 关井保泉 94
第三节 调水保泉 94
第四节 节蓄保泉 94
第五节 其他保泉措施 95
第六节 保泉效果 95
第四章 泉水文化 95
第一节 泉水诗文 95
第二节 泉水文化活动 98
第五篇 城乡建设 101
第一章 城市规划 101
第一节 总体规划 101
第二节 专项规划 102
第三节 详细规划 102
第二章 城市建设 104
第一节 道路 104
第二节 供电 照明 105
第三节 供水 排水 107
第四节 供气 供热 108
第五节 公共交通 110
第六节 园林绿化 110
第七节 环境卫生 113
第八节 百脉泉广场 115
第三章 房地产 117
第一节 住房制度改革 117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 118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118
第四章 村镇建设 119
第一节 规划 119
第二节 建设 120
第三节 管理 121
第五章 建筑业 121
第一节 建筑队伍 121
第二节 建筑设计 122
第三节 质量监督 122
第六篇 环境保护 125
第一章 环境质量 125
第一节 大气 125
第二节 水 126
第三节 噪声 127
第四节 固体废弃物 128
第五节 放射源 128
第二章 环境监测 128
第一节 监测设备 128
第二节 监测项目 129
第三节 监测服务 129
第三章 污染防治 130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 130
第二节 水污染防治 130
第三节 小型企业治理 131
第四节 噪声和固体废弃物防治 131
第四章 环保管理 132
第一节 目标管理 132
第二节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132
第三节 治理设施管理 133
专记 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 133
第七篇 经济体制改革 139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39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9
第二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40
第三节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41
第四节 农村税费改革 142
第二章 工业经济体制改革 142
第一节 推行承包经济责任制 142
第二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43
第三节 培育发展企业集团 144
第三章 流通经济体制改革 145
第一节 商业体制改革 145
第二节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146
第三节 供销体制改革 147
第四节 物资流通体制改革 147
第四章 宏观调控经济体制改革 149
第一节 计划体制改革 149
第二节 财政体制改革 150
第三节 税收体制改革 152
第四节 物价体制改革 153
第八篇 山东明水经济开发区 157
第一章 投资环境 157
第一节 规划 157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 158
第三节 环境保护 159
第四节 人力资源 159
第二章 招商引资 160
第一节 招商方式 160
第二节 优惠政策 160
第三节 招商服务 160
第三章 引进项目 161
第一节 引进成果 161
第二节 重点项目 161
第四章 组团建设 163
第一节 圣井组团 163
第二节 龙山枣园组团 163
第三节 化工组团 164
第四节 学院组团 164
第九篇 农业 168
第一章 农业综合开发 168
第一节 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 168
第二节 农业灌溉项目 169
第三节 土地治理项目 170
第四节 农业科技示范园 171
第五节 农业龙头企业 171
第六节 绿色农业 172
第二章 种植业 172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72
第二节 经济作物 174
第三节 种植结构调整 176
第四节 品种改良 177
第五节 科学栽培 178
第六节 病虫害防治 179
第七节 种植业管理 181
第三章 蔬菜 182
第一节 品种引进 182
第二节 大棚种植 183
第三节 生产基地 183
第四节 市场流通 184
第四章 渔业 186
第一节 水产养殖 186
第二节 渔政管理 188
第五章 林果业 188
第一节 植树造林 188
第二节 林果生产 193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197
第四节 林业管理 198
第六章 畜牧业 200
第一节 养殖 200
第二节 饲草种植 202
第三节 品种改良 203
第四节 疫病防治 203
第五节 龙头企业 204
第七章 农业管理 204
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水平 206
第二节 农机培训 207
第三节 农机推广 208
第四节 农机制造经营 208
第五节 农机修配 209
第六节 农机服务 209
第七节 农机安全监理 209
第八章 名优特产 209
第一节 章丘大葱 209
第二节 明水香稻 213
第三节 龙山小米 214
第四节 明水白莲藕 214
第五节 薄壳核桃 214
第十篇 水利 217
第一章 河道湖泊治理 217
第一节 河道治理 217
第二节 湖泊治理 218
第二章 水源工程 219
第一节 水库工程 219
第二节 饮水工程 222
第三节 机井建设 222
第四节 拦河闸坝 223
第三章 灌溉工程 223
第一节 引水灌溉 223
第二节 提水灌溉 225
第三节 节水灌溉 225
第四章 水土保持 226
第一节 小流域治理 226
第二节 水土保持工程 226
第五章 防汛抗旱 227
第一节 防洪排涝 227
第二节 抗旱救灾 228
第六章 黄河河务 229
第一节 河道 229
第二节 工程 229
第三节 防汛 防凌 232
第四节 调水调沙 232
第十一篇 工业 235
第一章 工业体制 235
第一节 国有 235
第二节 集体 236
第三节 民营 237
第二章 工业门类 238
第一节 煤炭 238
第二节 电业 239
第三节 机械制造 242
第四节 医药化工 245
第五节 造纸 印刷 245
第六节 食品 酿造 246
第七节 纺织服装 247
第八节 建材 247
第九节 冶金 248
第三章 乡镇企业 250
第一节 发展概况 250
第二节 行业门类 251
第四章 济南市属以上驻章丘企业 252
第一节 山东明水大化集团 252
第二节 济南普天通信设备厂 253
第三节 山东省交通水泥厂 254
第四节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埠村煤矿 254
第五节 山东明水汽车配件厂 254
第六节 济南钢铁集团耐火材料厂 255
第十二篇 交通 邮电 259
第一章 道路 259
第一节 公路 259
第二节 铁路 261
第三节 桥涵 262
第二章 运输 262
第一节 公路运输 262
第二节 铁路运输 263
第三章 交通管理 264
第一节 路政管理 264
第二节 运政管理 265
第三节 规费征收 266
第四节 交通稽查 266
第四章 邮政 266
第一节 邮政网络 266
第二节 邮政业务 267
第三节 邮政设施 268
第五章 电信 269
第一节 电报 269
第二节 电话 269
第三节 数据通信 271
第四节 互联网 271
第五节 无线寻呼 272
第六节 移动通信 272
第十三篇 商业 贸易 275
第一章 商业发展概述 275
第一节 国营商业 275
第二节 集体商业 276
第三节 个体商业 277
第二章 网点 市场 278
第一节 发展概况 278
第二节 商业网点 279
第三节 集贸市场 280
第四节 农贸市场 283
第五节 专业市场 284
第三章 商品经营 285
第一节 物资 285
第二节 粮油 287
第三节 石油 291
第四节 烟草 292
第五节 盐业 294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 295
第一节 发展概况 295
第二节 地方名吃 295
第五章 对外贸易 297
第一节 外贸体制 297
第二节 出口贸易 297
第十四篇 财税 金融 保险 301
第一章 财政 301
第一节 财政收入 301
第二节 财政支出 302
第三节 财政管理 303
第二章 税务 306
第一节 国家税务 307
第二节 地方税务 308
第三章 金融 311
第一节 金融业务 311
第二节 金融管理 313
第四章 保险 318
第一节 财产保险 318
第二节 人寿保险 319
第十五篇 经济管理 323
第一章 经济发展概述 323
第一节 发展速度 323
第二节 经济结构 324
第二章 计划管理 326
第一节 计划编制 326
第二节 计划实施 328
第三章 统计管理 329
第一节 专业统计 329
第二节 统计普查 329
第四章 国有资产管理 331
第一节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331
第二节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331
第三节 清产核资 331
第五章 土地管理 332
第一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332
第二节 地籍管理 323
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 334
第四节 地价评估 335
第五节 耕地保护 335
第六节 土地执法监察 336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 337
第一节 市场管理 337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337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339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340
第五节 经济检查 342
第六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343
第七章 物价管理 344
第一节 价格管理 344
第二节 收费管理 345
第三节 价格监督检查 345
第四节 价格监测 347
第五节 价格认证 347
第八章 审计 347
第一节 国家审计 347
第二节 内部审计 349
第三节 社会审计 350
第九章 质量技术监督 350
第一节 计量管理 350
第二节 质量监督 351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352
第四节 执法检查 353
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354
第十章 农村经济管理 354
第一节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 354
第二节 农村合作基金会管理 355
第十一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356
第一节 安全教育 356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 356
第三节 专项整治 357
第四节 安全生产事故查处 357
第十六篇 政党 群团 36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章丘市(县)委员会 361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361
第二节 重大决策 362
第三节 组织工作 368
第四节 宣传工作 377
第五节 统一战线 381
第六节 党校教育与党史研究 382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章丘市(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383
第一节 党风廉政建设 383
第二节 党风党纪教育 385
第三节 信访举报 386
第四节 案件查处 387
第五节 执法监察 387
第三章 民主党派与群众团体 388
第一节 民主党派 388
第二节 工会 388
第三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390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 391
第五节 工商业联合会 394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 394
第七节 残疾人联合会 396
第十七篇 政权 政协 401
第一章 章丘市(县)人民代表大会 401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401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03
第三节 乡(镇)人大工作 407
第二章 章丘市(县)人民政府 408
第一节 施政方式 408
第二节 施政辑要 409
第三章 政协章丘市(县)委员会 413
第一节 政协全委会议 413
第二节 民主监督 413
第三节 参政议政 414
第四节 文史资料征编 414
第五节 联谊交往 414
第六节 基层政协工作 414
第十八篇 政务 417
第一章 民政 417
第一节 基层政权建设 417
第二节 优待抚恤 418
第三节 拥军优属 419
第四节 安置 420
第五节 救灾救济 421
第六节 社会福利 423
第七节 专项社会事务管理 424
第二章 人事 425
第一节 人事制度改革 425
第二节 机构编制管理 427
第三节 公务员管理 427
第四节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428
第五节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429
第六节 人才工作 429
第七节 工资福利 431
第三章 劳动 432
第一节 用工制度改革 433
第二节 劳动培训 433
第三节 就业安置 434
第四节 工资管理 434
第五节 劳务输出 436
第六节 劳动监察 436
第七节 劳动争议仲裁 437
第八节 职业介绍 437
第四章 社会保障 437
第一节 养老保险 437
第二节 医疗保险 439
第三节 失业保险 440
第四节 工伤保险 441
第五章 法制工作 441
第一节 行政执法监督 441
第二节 行政复议 441
第三节 培训宣传 442
第六章 信访 442
第一节 接访 442
第二节 办理群众来信 442
第七章 民族宗教与外事侨务 444
第一节 民族宗教 444
第二节 外事侨务 444
第三节 友好交往 445
专记 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445
第十九篇 政法 449
第一章 公安 449
第一节 打击犯罪 449
第二节 监所管理 450
第三节 治安管理 451
第四节 110报警服务 453
第五节 户籍管理 453
第六节 出入境管理 454
第七节 交通安全管理 455
第八节 消防管理 456
第二章 检察 458
第一节 刑事检察 458
第二节 反贪污贿赂检察 458
第三节 渎职侵权检察 459
第四节 民事行政检察 459
第五节 监所检察 460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460
第三章 审判 461
第一节 刑事审判 461
第二节 民事审判 461
第三节 经济审判 462
第四节 行政审判 462
第五节 审判监督 463
第六节 案件执行 463
第四章 司法行政 464
第一节 普法教育 464
第二节 民事调解 466
第三节 公证 466
第四节 法律服务 467
第五节 律师 468
第二十篇 军事 471
第一章 驻军 471
第一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章丘部队 471
第二节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章丘市中队 471
第二章 民兵 471
第一节 民兵组织 471
第二节 民兵教育 471
第三节 民兵训练 472
第四节 装备管理 473
第三章 兵役 473
第一节 兵役登记 473
第二节 征兵工作 474
第三节 预备役登记 474
第四章 国防动员与教育 474
第一节 国民经济动员 474
第二节 国防教育 474
第三节 人民防空 475
第五章 拥政爱民 475
第一节 民兵“带建” 475
第二节 抢险救灾 475
第三节 军民共建 475
第二十一篇 教育 479
第一章 基础教育 479
第一节 学前教育 479
第二节 义务教育 480
第三节 高中教育 483
第四节 特殊教育 485
第五节 重点学校选介 486
第二章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488
第一节 职业教育 488
第二节 成人教育 490
第三章 教师 492
第一节 教师队伍 492
第二节 教师待遇 493
第三节 教师管理 494
第四章 教育设施 494
第一节 校舍改造 494
第二节 内部设施 495
第五章 教育行政 496
第一节 管理体制 496
第二节 教育经费 497
第三节 教育督导 497
第二十二篇 科学技术 501
第一章 科研机构与队伍 501
第一节 科研机构 501
第二节 科研队伍 502
第二章 科技成果 502
第一节 获奖成果 502
第二节 重大科研成果 509
第三章 科技服务 510
第一节 科技兴工 510
第二节 科技兴农 511
第三节 科技兴社会事业 511
第四章 科技管理 512
第一节 科技宣传与培训 512
第二节 科技计划管理 512
第三节 知识产权管理 513
第五章 气象服务和地震测报 513
第一节 气象服务 513
第二节 地震测报 514
第二十三篇 文化 体育 517
第一章 文化艺术 517
第一节 文学艺术 517
第二节 民间艺术 520
第三节 文化活动 521
第四节 文化市场管理 522
第二章 广播 电视 电影 522
第一节 广播 522
第二节 电视 524
第三节 电影放映 527
第三章 图书 报纸 528
第一节 图书音像 528
第二节 报纸 528
第四章 地方史志 529
第一节 志书编纂 529
第二节 年鉴编纂 530
第三节 地情书编纂 531
第四节 书刊供稿 531
第五节 法规宣传 531
第六节 方志馆 网站建设 531
第七节 开发利用 532
第五章 档案 532
第一节 市(县)档案馆 532
第二节 基层档案 533
第六章 文物古迹 533
第一节 古遗址 533
第二节 古村落 539
第三节 古建筑 539
第四节 古墓葬 543
第五节 石刻 碑碣 546
第六节 馆藏文物 549
第七节 革命纪念地 550
第七章 体育 551
第一节 群众体育 551
第二节 学校体育 553
第三节 竞技体育 554
第四节 承办大型比赛 557
第五节 体育设施 557
第二十四篇 医疗 卫生 561
第一章 卫生体制改革 561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 561
第二节 公费医疗制度改革 562
第三节 农村合作医疗 562
第二章 医疗 563
第一节 医疗队伍 563
第二节 医疗机构 564
第三节 医疗技术 567
第四节 医疗设备 570
第三章 预防保健 573
第一节 疾病控制 573
第二节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575
第三节 妇幼保健 576
第四节 健康教育 577
第四章 爱国卫生 578
第一节 公共卫生 578
第二节 灭鼠 蚊蝇消杀 579
第三节 改水 改厕 579
第四节 创建文明卫生城镇 580
第二十五篇 旅游 583
第一章 旅游资源 583
第一节 景区 景点 583
第二节 特色旅游线路 587
第二章 旅游开发 588
第一节 旅游规划 588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 588
第三节 市场开发 588
第三章 旅游服务 589
第一节 旅行社 589
第二节 旅游宾馆 589
第三节 旅游交通 590
第四节 旅游购物 590
第二十六篇 精神文明建设 593
第一章 宣传教育和以德治市 593
第一节 思想道德教育 593
第二节 以德治市 594
第二章 创建活动 595
第一节 创建文明城市 595
第二节 创建文明村镇 596
第三节 创建文明家庭 596
第四节 创建文明行业 600
第五节 创建文明社区 600
第六节 文明单位管理 600
第二十七篇 社会生活 605
第一章 居民生活 605
第一节 农村居民生活 605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605
第三节 老年人生活 606
第二章 风俗习惯 607
第一节 生活习俗 607
第二节 节日习俗 608
第三节 礼仪习俗 610
第四节 时弊陋俗 612
第五节 民间游艺 613
第三章 方言 615
第一节 语音 615
第二节 词语 616
第四章 谚语 俗语 歇后语 618
第一节 谚语 618
第二节 俗语 620
第三节 歇后语 620
第二十八篇 乡镇(街道) 625
第一章 乡 625
第一节 黄河乡 625
第二节 辛寨乡 631
第三节 官庄乡 635
第四节 阎家峪乡 639
第二章 镇 643
第一节 普集镇 643
第二节 相公庄镇 648
第三节 绣惠镇 654
第四节 刁镇 661
第五节 水寨镇 668
第六节 高官寨镇 672
第七节 宁家埠镇 677
第八节 白云湖镇 681
第九节 党家镇 685
第十节 文祖镇 689
第十一节 垛庄镇 693
第十二节 曹范镇 698
第三章 街道 704
第一节 明水街道 704
第二节 双山街道 709
第三节 圣井街道 712
第四节 埠村街道 717
第五节 枣园街道 721
第六节 龙山街道 727
第二十九篇 组织机构 73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章丘市(县)委员会及其工作部门 73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章丘市(县)委员会 733
第二节 市(县)委工作部门 734
第二章 章丘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其工作部门 739
第一节 章丘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739
第二节 市(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 739
第三章 章丘市(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 740
第一节 章丘市(县)人民政府 740
第二节 市(县)政府工作部门 741
第四章 政协章丘市(县)委员会及其工作部门 753
第一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丘市(县)委员会 753
第二节 政协章丘市委员会工作机构 754
第五章 中共章丘市(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755
第六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章丘市(县)人民武装部 755
第七章 其他市级机构 756
第一节 山东明水经济开发区 756
第二节 章丘市齐长城景区管理处 757
第三节 章丘市洛庄汉王陵管理处 757
第八章 章丘市(县)人民法院 757
第九章 章丘市(县)人民检察院 758
第十章 群众团体 758
第十一章 垂直管理部门 759
第十二章 乡镇(街道) 761
第一节 乡 761
第二节 镇 763
第三节 街道 768
人物 773
人物传略 773
人物简介 779
人物表 785
附录 797
前志提要 797
前志勘误表 799
重要文件辑存 801
索引 813
编后记 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