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3
什么是中国“当代文学”——对一个文学史问题的回答 3
三十年来中国的社会与文学 19
幽暗时光隧道里的二十四年记忆——《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年)·史料索引卷》序言 51
第二辑 69
被动摇的文学基石——新世纪文学随想 69
新世纪中国文学的新变化——2009年5月在华东政法大学的演讲 82
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以新世纪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表达为参照 91
话语生产——四种当代文学批评的情景对话 107
文学“正义”与新世纪文学的流变 121
第三辑 137
从最简单的事说起——评储福金的长篇小说《黑白》 137
张旻和上海小说——由长篇小说《邓局长》想到的 140
无声的舞者——关于滕肖澜的小说 142
关于薛舒的长篇小说 147
一种叙述,两种经验——由宋耀良教授的长篇小说《人面岩画之谜》想到的 150
江南文学絮语——关于叶兆言的小说 152
“60年代生”及对应的文学气质——毕飞宇论 156
穿心苦莲与都市之心——读潘向黎长篇小说《穿心莲》 167
松沪线上的文学风景——《印象:王勉散文选》读后 180
赋予爱以激情体验的写作——读贝拉的作品 183
第四辑 189
读一部关于上海的研究论著——陈惠芬《想象上海的N种方法》读后 189
学问家的众生相——读陈平原《当年游侠人——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 193
在那望得见海的地方写书——陈国球先生《情迷家国》读后 197
鸿飞那复计东西?——读《林同奇文集》 202
与燕卜荪有关的几本书 205
那是漂泊者在倾诉——由韩素音的自传作品《瑰宝》所想到的 209
梅光迪先生与他的书 212
David和他的书——王德威教授《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读后 215
第五辑 221
杂忆与杂想——关于钱谷融先生 221
一个人和一些事——李子云老师与1990年代以来的上海文学 227
第六辑 237
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理解 237
文化空间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特色 252
影响“海派文学”的几个因素——上海经验的文学史表述 267
都市社会与五四运动——以民初商务印书馆的知识群体为例 290
南移与北归——从文学视角看城市文化的变迁 295
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建构——2009年7月1日在上海大学本部的演讲 305
第七辑 319
中国现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白璧德——2010年3月在哈佛大学“全球化与人文主义”国际研讨会上的讲演 319
哈佛所见Fong F.Sec材料 333
哈佛所见白璧德文档中与中国学人相关的几个文件 338
哈佛所见吴宓致白璧德的英文书信 341
哈佛所见霍金文档中与中国学人相关的几条材料 345
陈寅恪先生不曾入集的三封信 350
编后记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