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吐蕃统治时期的河陇西域 1
二、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制度的研究意义以及目前的研究状况 4
三、本书的研究对象、范围、方法和设想 11
第一章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四级节儿和汉人都护 13
第一节 敦煌汉文文书中的乞利本 13
第二节 乞利本与节儿论 18
第三节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历任乞利本 21
第四节 吐蕃统治敦煌的节儿观察使、中等节儿、小节儿、汉人都护 25
第五节 吐蕃统治河陇西域地区的乞利本、观察使、小节儿等职官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2
第二章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五十岗与五岗 37
第一节 敦煌吐蕃文文书中的rkang(岗) 37
第二节 吐蕃敦煌部落中的lnga bchu rkang (五十岗) 43
第三节 关于吐蕃时期敦煌古藏文文书中的lnga rkang(五岗) 48
第三章 吐蕃统治时期河陇西域的其他军事、财政、农牧业等方面职官 52
第一节 扎论 52
第二节 畜牧业官员 55
第三节 税务官和文书官 60
第四节 营田官和水官 69
第四章 吐蕃告身制度 77
第一节 吐蕃告身制度的渊源 77
第二节 关于吐蕃统治下敦煌平民的告身——“牌子” 79
第三节“大藏”及其有关问题 86
第五章 吐蕃大虫皮制度 93
第一节 吐蕃的大虫皮制度 93
第二节 南诏大虫皮制度与吐蕃大虫皮制度的关系 101
第三节 南诏、大理政权虎崇拜的渊源以及后世藏、彝、纳西、白等民族的虎崇拜 105
附:古藏文zar can、zar cung词义考 108
第六章 吐蕃统治敦煌的基层兵制 114
第一节 学界对吐蕃兵制的研究情况 114
第二节 吐蕃军队中的“桂”与“庸” 116
第三节 关于吐蕃军队的“最小战斗单位——四人组”与西夏军队中的“抄” 118
第四节 对英藏Ch,73,xv,10号文书中记载的“射手”、“护持”与“tshar”、“将”的考证 124
第五节 关于敦煌汉人军事部落中僧人服兵役的问题 132
第六节 结论 134
第七章 吐蕃驿传制度 136
第一节 吐蕃驿传制度建立的时间和驿传线路 136
第二节 邮驿的组织管理与馆驿设置 139
第三节 通信方式与符券 147
第四节 吐蕃驿传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151
第八章 吐蕃法律制度 156
第一节 吐蕃法律的基本内容及渊源 156
第二节 吐蕃“犯罪双方同审大权决断之总法”和“判决双方有理三方欢喜内府之法”与《贤愚经》的关系 162
第三节 吐蕃法律的制定与《贤愚经》传入吐蕃的时间 166
第四节 吐蕃三法对后世的影响 173
第九章 吐蕃统治河陇时期的司法制度 176
第一节 吐蕃统治河陇地区的司法机构及官员 176
第二节 诉讼制度 181
第三节 审判制度 183
第四节 吐蕃统治河陇地区司法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190
第十章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赋税制度 194
第一节 吐蕃统治西域时期的赋税 195
第二节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突税”与“地子” 198
第三节 归义军时期的“地税”与“地子”同吐蕃、唐朝赋税制度的关系 206
第十一章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劳役制度 210
第一节 运役和驿传 210
第二节 修造 213
第三节 畜牧 216
第四节 守囚 224
第五节 抄经 226
第六节 其他差役 229
第七节 蕃古时期敦煌地区差役制度与唐朝和归义军政权役制的关系 232
第十二章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仓廪制度 238
第一节 唐朝敦煌的仓廪官员与仓库种类、功能 238
第二节 吐蕃统治时期的沙州仓廪官员及仓库种类、功能 242
第三节 吐蕃沙州仓曹与“仓岸” 247
第四节 沙州仓廪官员与吐蕃军仓和养僧制度 252
第五节归义军时期的仓廪制度与吐蕃制度的关系 255
第十三章 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的市券制度 259
第一节 介绍一组吐蕃统治时期的奴婢牛马交易契约文书 259
第二节 两类吐蕃统治时期奴婢牛马交易契约文书的性质 271
第三节 唐蕃市券之比较及相关问题 280
第十四章 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寺户制度 290
第一节 敦煌寺户制度的基本情况 290
第二节 吐蕃王朝的三户养僧制、寺院属民制度和七户养僧制 292
第三节 寺户制度、三户养僧制、七户养僧制和寺院属民制度与佛教内律中“净人”制度之间的关系 297
第十五章 吐蕃僧官制度 304
第一节 吐蕃中央僧官佛教宗师 304
第二节 吐蕃地方僧官 314
第三节 吐蕃僧官制度的影响 329
结语 332
主要参考文献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