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理论·实务·案例&陶良虎 主编 1871
导言 1871
第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873
第一节 经济活动的区位理论 1873
一、区位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873
二、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1875
三、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1877
四、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理论 1879
五、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1881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 1883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883
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1884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1885
四、区域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理论 1888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1889
一、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理论 1889
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1892
三、区域经济联系理论 1895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理论 1897
一、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应当起到的作用 1897
二、政府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1899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定位 1901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1904
第一节 资源环境条件 1904
一、自然资源 1904
二、人力资源 1906
三、生态环境 1907
第二节 经济社会背景 1909
一、区域投资环境 1909
二、区域经济政策 1910
三、区域基础设施 1912
第三节 技术创新 1915
一、创新的涵义与特点 1915
二、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 1916
三、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 1917
第四节 制度变迁 1919
一、制度与制度变迁的涵义 1919
二、制度变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920
三、区域经济制度变迁的要求 1921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选择 1923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 1923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 1923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1924
三、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遵循的原则 1925
四、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分析方法 1926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1929
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1929
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 1930
三、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因素 1934
第三节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 1935
一、落后区域的倾斜式开发模式 1935
二、城市群发展模式 1936
三、外源性经济发展模式 1936
四、经济特区发展模式 1936
五、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模式 1937
六、流域开发模式 1937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1940
第一节 树立区域生态文明观 1940
一、生态文明观内涵 1940
二、区域经济生态文明的指标体系 1942
三、全社会牢固地树立区域生态文明观 1948
第二节 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 1951
一、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意义 1951
二、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953
三、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1956
第三节 完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1958
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理论 1959
二、政府: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导 1961
三、企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 1963
四、公众: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 1966
第五章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1968
第一节 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 1968
一、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 1968
二、基础设施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970
第二节 交通基础设施 1972
一、交通基础设施在区域中的作用 1972
二、交通基础设施规划 1973
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976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经营模式 1978
一、政府投融资模式 1979
二、市场化投融资模式 1979
三、公私合作模式 1982
第六章 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1984
第一节 产业体系配置 1984
一、产业体系的构成 1984
二、主导产业的选择 1986
三、支柱产业的振兴 1988
四、幼稚产业的保护 1990
五、衰退产业的调整 1992
第二节 产业集群培育 1993
一、产业集群的形式与特征 1994
二、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995
三、培育和提升产业集群的途径与对策 1997
四、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中的作用 1999
第三节 产业结构升级 2001
一、产业结构优化概述 2001
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2002
三、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2004
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措施 2007
第七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2009
第一节 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2010
一、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规划 2010
二、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2013
三、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规划 2014
第二节 城市群规划 2016
一、城市群规划的目标 2016
二、城市群规划的主要内容 2018
第三节 科学有序推进城镇化 2020
一、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020
二、转变城镇化发展理念 2023
三、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2026
第八章 功能分区与空间管治 2029
第一节 区域开发秩序失衡 2029
一、区域开发秩序失衡的表现 2029
二、区域开发秩序失衡的原因 2031
第二节 主体功能区 2032
一、主体功能区的内涵 2032
二、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2034
三、主体功能区的意义 2037
第三节 区域空间管治 2039
一、空间管治的基本模式 2040
二、空间管治的分类管理政策 2042
第九章 投资软环境营造 2048
第一节 公平的市场环境 2048
一、健全市场体系 2048
二、维护市场秩序 2049
三、广东营造公平市场环境的实践 2051
第二节 高效的政务环境 2053
一、完善政策环境 2053
二、健全法制环境 2054
三、优化行政审批环境 2055
四、四川优化政务环境的实践 2055
第三节 良好的信用环境 2058
一、良好的信用环境是保持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基本条件 2058
二、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 2059
三、湖北在建设“信用湖北”的实践 2060
第四节 优越的科技人文环境 2061
一、提高科技水平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2061
二、优越的人文环境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062
三、福建优化区域科技人文环境的实践 2063
第十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示范 2066
第一节 长三角:进入同城时代 2066
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2066
二、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需求 2068
三、长三角进入同城化时代 2069
第二节 京津冀:分工与协作 2071
一、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的历程 2071
二、京津冀三地的区域分工 2072
三、京津冀地区的合作 2075
第三节 珠三角:泛区域合作 2076
一、泛珠三角合作的发展历程 2076
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主要内容 2078
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推进措施 2082
第十一章 省域经济发展的典型 2083
第一节 浙江:发展民营经济的典型 2083
一、浙江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做法 2083
二、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典型——温州模式 2085
第二节 江苏:发展乡镇集体经济的典型 2089
一、江苏发展乡镇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 2089
二、江苏乡镇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苏南模式 2091
第三节 辽宁:振兴国有经济的典型 2094
一、辽宁振兴国有经济的主要做法 2094
二、辽宁振兴国有经济的典型案例——铁西模式 2096
第十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案例 2101
第一节 现代农业引领型 2101
案例1湖南长沙县和浏阳市: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富民强县 2101
案例2山东莱阳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2104
第二节 工业强县型 2105
案例1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在理性探索中走出一条工业强县之 2105
案例2广西合浦县: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又好又快迈进 2107
第三节 旅游业带动型 2109
案例1江西武宁县:生态旅游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2109
案例2河北蔚县:以文化旅游开发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2110
第四节 开放促发展型 2112
案例 江苏昆山市:以开放打造中国百强之首 2112
参考文献 2116
后记 2118
中国低碳经济——面向未来的绿色产品革命&陶良虎 主编 2119
导言 2119
第一章 人类面临的发展模式变革 2123
第一节 全球气候灾难频发 2123
一、全球气候变暖的争论 2123
二、气候变暖与生态灾难 2125
三、碳排放是气候灾难的元凶 2128
第二节 化石能源不可持续 2130
一、化石能源的组成与经济特征 2130
二、化石能源与工业文明 2131
三、化石能源日趋稀缺 2132
四、化石能源污染严重 2133
第三节 人类发展向低碳转型 2134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 2134
二、低碳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2135
三、全球低碳发展的未来 2137
第二章低碳经济的理论与内涵 2139
第一节 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 2139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9
二、生态经济理论 2141
三、清洁生产理论 2143
四、绿色经济理论 2144
五、循环经济理论 2145
六、“脱钩”发展理论 2148
七、生态足迹理论 2149
八、“过山车”发展理论 2151
第二节 低碳经济的科学内涵 2151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2151
二、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 2153
三、几个重要概念的辨析 2154
第三节 低碳经济的认识误区 2156
一、低碳经济与贫穷经济 2156
二、低碳经济与工业化 2157
三、低碳经济与消费水平 2158
四、低碳经济与经济成本 2159
第三章 世界经济的低碳战略 2160
第一节 发达国家向低碳经济战略转型 2160
一、欧盟 2160
二、伞形集团 2170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低碳发展的战略举措 2175
一、韩国:将“低碳绿色增长”作为国家战略 2175
二、印度:大力利用清洁发展机制 2175
三、拉美:利用自身优势加快发展生物燃料 2176
四、非洲: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起步 2178
第三节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2179
一、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179
二、中国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2181
三、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 2183
第四章 低碳技术的创新发展 2185
第一节 低碳技术内涵 2185
一、低碳技术的概念 2185
二、低碳技术的基本特征 2187
三、低碳技术的重点领域 2188
第二节 低碳技术发展新趋势 2189
一、美国的实力 2189
二、欧盟的水平 2190
三、日本的优势 2192
第三节 中国低碳技术创新发展路线图 2194
一、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现状 2194
二、中国低碳技术创新发展重点领域 2195
三、加快构建中国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2198
第五章 低碳产业的绿色革命 2201
第一节 低碳农业 2201
一、低碳农业与传统农业 2201
二、创新低碳农业发展模式 2202
三、低碳农业发展措施 2206
第二节 低碳工业 2208
一、低碳工业与传统工业 2208
二、低碳工业发展重点 2210
三、低碳工业发展措施 2213
第三节 低碳服务业 2215
一、低碳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 2215
二、低碳服务业发展重点 2216
三、低碳服务业发展措施 2220
第六章 低碳能源的发展方向 2223
第一节 什么是低碳能源 2223
一、低碳能源的内涵 2223
二、低碳能源的特征 2224
三、低碳能源与传统能源、新能源的区别 2224
四、主要的低碳能源极其潜力 2225
第二节 全球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新趋势 2226
一、能源提供方式的改变 2226
二、能源运输方式的改变 2227
三、能源消费方式的改变 2228
第三节 中国低碳能源的发展道路 2229
一、中国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瓶颈 2229
二、中国低碳能源发展的机遇 2230
三、中国低碳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 2233
四、中国推动低碳能源产业发展的新举措 2237
第七章 统筹构建低碳城乡 2241
第一节 统筹低碳城乡规划 2241
一、低碳城乡规划的特点 2241
二、低碳城乡规划的编制 2242
三、低碳城乡规划的实施 2245
四、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案例 2246
第二节 统筹低碳城乡建设 2249
一、统筹低碳城乡土地资源利用 2249
二、统筹低碳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2250
三、统筹低碳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2251
四、统筹低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2252
第三节 统筹低碳城乡管理 2254
一、构建统筹低碳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 2254
二、建立统筹低碳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 2255
三、健全统筹低碳城乡发展的社会管理体制 2256
四、建立健全低碳城乡环卫管理长效机制 2257
第八章 倡导低碳生活与文化 2259
第一节 关注“碳足迹” 2259
一、碳足迹的概念 2259
二、碳足迹计算公式 2261
三、碳足迹与我们的低碳生活 2262
第二节 培育低碳生活方式 2264
一、哥本哈根的低碳生活 2264
二、低碳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2265
三、碳中和与碳补偿 2268
第三节 建设低碳文化 2270
一、低碳文化兴起的背景 2270
二、低碳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2271
三、我国低碳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2273
第九章 低碳经济的制度保障 2277
第一节 建立低碳法律法规体系 2277
一、法律层面 2277
二、国家战略 2279
三、发展规划 2280
四、实施意见 2282
第二节 健全低碳经济调控体系 2283
一、财政扶持 2283
二、税收调节 2286
三、金融服务 2291
四、其他手段 2295
第三节 创新低碳行政管理体系 2298
一、强制节能减排 2298
二、改革行政审批 2300
三、完善考评机制 2301
第四节 构建低碳社会参与机制 2302
一、加强宣传机制 2302
二、建立奖惩制度 2303
第十章 全球化下的低碳合作 2304
第一节 后哥本哈根时代的两大博弈阵营:强制或自愿 2304
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历程 2304
二、中国应对气候问题的大国责任 2306
第二节 新的国际贸易脸谱:碳关税与碳税 2308
一、碳税与碳关税的概念 2308
二、碳关税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武器 2309
三、中国正确应对碳关税挑战 2312
四、中国碳税制度改革 2314
第三节 市场、资本与低碳经济的联结:碳交易与碳金融 2317
一、碳交易与碳金融的相关概念 2317
二、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 2318
三、中国构建碳金融交易体系的路径选择 2322
参考文献 2325
后记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