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如何确保死刑案件的质量 1
第一章 死刑基本理论研究 5
第一节 死刑概说 5
一、死刑的概念 5
二、死刑的特征 6
第二节 死刑的历史渊源及其兴衰演变 8
一、死刑的起源 9
二、死刑兴衰的历史演变 11
三、死刑制度兴衰演变的原因分析 16
第三节 死刑的存废之争 19
一、死刑存废之争的主要分歧 20
二、保守的死刑废除论视角下的死刑存废之分析 23
第四节 中国的死刑政策 38
一、毛泽东时代的死刑政策 39
二、邓小平时代的死刑政策 43
三、新世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死刑政策 46
第五节 余论——中国的死刑制度向何处去 51
第二章 域内外死刑案件诉讼程序规定 55
第一节 我国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的立法现状 56
一、我国死刑案件的诉讼程序规范 56
二、我国死刑案件相关的证据运用规范 60
第二节 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中的死刑案件诉讼程序规定 71
一、《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有关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的规定 72
二、《关于保护面对死刑的人的权利的保障措施》中有关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的规定 76
三、《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 77
第三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死刑案件诉讼程序规定 78
一、美国关于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的规定 79
二、日本关于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的规定 86
三、我国台湾地区有关死刑案件的诉讼程序规定 89
第三章 死刑案件的程序价值研究 94
第一节 刑事程序的价值 94
一、法的价值论概述 94
二、刑事程序的价值 95
第二节 死刑案件的程序价值 97
一、发现真实 98
二、保障人权 100
三、确保程序参与 103
四、保证司法公开 105
五、实现实体公正 106
六、余论——关于诉讼效率的思考 108
第三节 死刑案件程序原则 109
一、证据裁判原则 109
二、疑罪从无 112
三、有效辩护 114
四、司法独立 116
第四章 死刑案件质量的程序保障 120
第一节 死刑案件质量概述 122
一、定罪准确 122
二、量刑适当 124
第二节 死刑案件质量的评价标准 127
一、司法公正 127
二、司法权威 129
三、司法民主 130
四、司法和谐 131
第三节 死刑案件质量的程序保障 132
一、程序法的制度保障 134
二、证据法的制度保障 139
三、司法工作机制保障 151
第五章 死刑案件审前程序研究 158
第一节 死刑案件审前程序概述 158
一、死刑案件审前程序的概念 158
二、我国死刑案件审前程序的特征 158
三、死刑案件审前程序的意义 160
第二节 死刑案件的立案和侦查 163
一、立案、侦查阶段对“可能判处死刑”案件的判断 163
二、死刑案件的立案 164
三、死刑案件的侦查 165
四、死刑案件侦查程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66
第三节 死刑案件的审查起诉程序 169
一、审查起诉程序中检察机关对死刑案件审查的主要内容 170
二、死刑案件的提起公诉 172
第四节 死刑案件审前程序中的律师帮助 172
一、现行刑事诉讼程序中关于审前程序中律师帮助的规定 173
二、死刑案件审前程序中关于被追诉人律师帮助权仍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79
第六章 死刑案件一审程序研究 182
第一节 死刑案件的庭前准备程序 183
一、死刑案件的管辖确定 184
二、死刑案件的庭前审查 189
三、死刑案件的证据开示 190
第二节 死刑案件量刑程序的独立化 195
一、量刑程序改革概述 195
二、死刑案件定罪量刑程序合一的弊端 196
三、死刑案件量刑程序独立的要求 197
第三节 死刑案件的一审辩护 199
一、控辩平等——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必然要求 200
二、死刑案件的有效辩护 201
三、死刑案件律师辩护权的保障 207
第四节 “留有余地”判处死缓案件中对“留有余地”的理解和适用 209
一、“留有余地”判处死缓案件的界定及其与疑案的区别 210
二、“留有余地”判处死缓做法的思考 212
第五节 死刑一审程序中的审判委员会 213
第六节 “严打”中“从重从快”处理死刑案件方式的反思 218
一、“严打”概述 218
二、关于“严打”政策的反思 220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严打” 223
第七章 死刑案件二审程序研究 226
第一节 死刑案件二审程序的功能 227
一、实现对控辩双方的权利(力)救济 227
二、过滤一审程序的错误裁判 229
第二节 死刑案件二审程序的启动 230
一、有权启动二审程序的主体 230
二、死刑案件的上(抗)诉自由与强制上诉制度 233
第三节 死刑案件的二审审理程序 236
一、审理方式的转变 236
二、庭审程序 238
第四节 上诉不加刑原则 243
一、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含义 243
二、我国上诉不加刑原则在刑事诉讼法中的体现 244
三、上诉不加刑原则对于控制死刑的意义 244
四、死刑案件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完善 245
第八章 死刑复核程序研究 247
第一节 新中国死刑核准权归属的历史演变 248
一、改革开放前的死刑核准权归属 248
二、“严打”带来的死刑核准权再次下放 250
三、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 251
四、死刑复核权归属几经周折的思考 251
第二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性质 254
一、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性质辨析 254
二、我国当前死刑复核程序的性质初探 256
三、向死刑复核程序应然的性质迈进——对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改造 257
第三节 死刑复核的具体程序及其诉讼化改造 261
一、启动方式的诉讼化改造 261
二、程序主体的地位及作用的诉讼化改造 262
三、死刑复核的范围 276
四、死刑复核程序的审理方式 278
五、死刑复核程序的审理期限 281
六、死刑复核程序的处理结果 282
第九章 死刑案件审判监督程序研究 284
第一节 死刑案件审判监督程序的概述 285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 285
二、死刑案件审判监督程序的特征 285
三、死刑案件审判监督程序的价值 286
第二节 死刑案件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287
一、提起主体 287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理由 291
第三节 一事不再理原则 292
一、一事不再理原则概述 292
二、死缓案件中的一事不再理原则 296
第十章 死刑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程序 298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概述 299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 299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构成条件 299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 300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定义 301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主要功能 301
三、对刑事和解制度的质疑回应 303
第三节 死刑案件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解决对案件处理的影响 309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刑事和解制度的引入 310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对进行了民事赔偿的死刑案件处理方式 311
第十一章 执行程序对死刑案件质量的保障措施 313
第一节 死刑执行程序概述 313
一、死刑执行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 313
二、死刑执行的程序 315
第二节 死刑执行程序中对防止错杀的保障措施的完善 317
一、适当延长死刑执行命令的期限,保障被执行人行使申诉权 317
二、完善执行中止制度 319
三、死刑执行中的检察监督完善 322
四、死刑执行中听取罪犯家属、辩护律师意见 323
结语 325
参考文献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