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超越压抑:台湾小说写作总论 1
一、平民权力与自由的象征:「写」或「叙述」 1
二、在「自由」尚未实现之间徘徊:「苦恼意识」 4
三、「苦恼意识」的转移:三种写作形式 13
四、台湾自由意识的发展:压抑机制下的文学写作 19
第一篇 苦难之诗意表现与理性话语 39
第一章 「最后的乌托邦主义者」——论陈映真写作的意义 39
一、小说艺术家乎?异端份子乎? 40
二、「艺术叛徒」:语言与叙述学特点 47
三、另一种政治写作:关于陈映真作品的评论 60
第二章 台湾的忧郁——论陈映真的诗意叙事 77
一、苦难的象征 79
二、受难者的「问题」漂移:从早期的压抑到后期的批判 92
第三章 「异端」写作的策略——论陈映真的理性话语 111
一、权力关系与叙述策略 112
二、旁白与诠释 128
小结:诗与思的语言风格 134
第二篇 苦难之传统母题与台湾形态 145
第四章 沈重的遗产——论中外文学对陈映真文本的渗透 145
一、「母题」与「间文性」的意义:社会·心理·文学 147
二、鲁迅的灵魂 156
三、契诃夫的血肉 164
四、芥川龙之介等人的气质 176
第五章 孤独的橡树——论陈映真的台湾性格 185
一、大地之子:历史视野中的陈映真 186
二、「约伯」的疑问:时代风雨中的陈映真 205
三、当代「堂吉诃德」的使命:寻找民主时代的灵魂 214
小结:陈映真的独创性 225
后记 229
附录: 235
黎湘萍:《被抛入历史的人们》 235
黎湘萍:《历史清理与人性反省:陈映真近作的价值》 247
赵园:《一个“知识人”对另一个“知识人”的解读》 255
陈映真写作年表 263
主要参考书目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