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报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薛澜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30315878
  • 页数:48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OECD创新政策系列研究报告(OECDInnovationPolicyReviews)的中国卷,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综合报告和专题分析报告,此外还包括7篇附录。专题报告部分围绕两大主题展开。第一章至第七章重点讨论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特点与行为绩效。其中,第一章概述了中国创新体系的制度构建、组织框架与行为绩效,并简要总结了中国的科技与创新政策现状、以及中长期科技发展目标;第二章、第三章分别考察了中国企业和公共科研机构的创新绩效;第四章考察了产业部门与公共科研组织间的联系,分析知识转移的主要瓶颈;第五章重点研究了中国创新体系建设与研发全球化间的关系,揭示其发展趋势与主要政策挑战;第六章就科技人力资源问题,多角度分析了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的供给现状、问题与绩效;第七章通过上海、四川与辽宁三个区域创新体系的案例研究,深入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层面上的创新政策探索与落实现状;第八章描述了过去30年间中国科技体系与相关政策的变迁历程;第九章评估了宏观经济、金融系统、社会文化、知识产权等创新的核心框架条件;第十章总结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治理特征,并讨论了政府的科技与创新政策在促进中国向市场导向型国家

综合报告 3

第1章从持续发展到可持续发展:创新的作用 3

1.1经济改革为发展奠定了基础 5

1.2贸易和投资的对外开放也促进了经济发展 5

1.3中国是高技术出口国吗? 7

1.4中国增长模式——成功与挑战 9

1.5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的作用 11

1.6创新的框架条件——巨大的改进空间 12

1.6.1教育 12

1.6.2竞争 12

1.6.3公司治理 12

1.6.4金融创新 13

1.6.5知识产权保护 13

1.6.6技术标准 14

1.6.7政府采购 15

第2章中国创新体系:主要特征及绩效 16

2.1国家层面 18

2.2区域层面 22

2.3科技人力资源 23

2.4创新体系中的主要参与者 26

2.5国内企业 26

2.6外企 29

2.7公共科研院所 33

2.8高等教育体系 33

2.9创新体系内部的相互作用 39

第3章促进创新:政策和治理的作用 42

引言 42

3.1改革开放后科技政策的演进 42

3.2科技创新体制的治理 47

3.2.1中央层面的治理 47

3.2.2创新管理体制的中央与地方政府 49

3.2.3中国科技政策——一个政策组合视角 49

3.2.4对政策组合的总评 50

3.2.5更多政策工具组合的具体分析 51

3.3研发计划——首要的政策工具 52

3.3.1优势与成就 52

3.3.2当前计划的不足 54

3.4创新体系治理方面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在学习过程中的阻碍 54

3.4.1以事实为基础的政策分析 54

3.4.2政策制定战略与优先 56

3.4.3政策制定工具 56

3.4.4政策执行工具 57

3.4.5评估 57

第4章结论与建议 58

4.1成就与挑战 58

4.2中国与全球创新体系的融合 59

4.3指导性原则和战略任务 59

4.4特别的建议 60

4.4.1调整政府的角色 60

4.4.2优化创新的社会环境 60

4.4.3科技人力资源的持续增长 61

4.4.4改进科学和创新政策的治理 61

4.4.5调整政策工具的组合 62

4.4.6确保对公共研究开发的足够支持 62

4.4.7加强产业和技术之间的连接 63

参考文献 63

专题分析报告 67

第1章制度安排、绩效、目标和主要挑战 67

引言 67

1.1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主要的参与者和管理结构 67

1.1.1主要的参与者 67

1.1.2科技管理的制度安排 70

1.1.3中国的科技和创新政策及工具 74

1.2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绩效:一个简况 75

1.2.1国家层面的研发和创新绩效 75

1.2.2对研发投入和产出地区差异的简述 84

1.3中国的创新战略:主要目标和政策措施 86

1.4选择的主要政策问题 88

1.4.1转变成为一种更加依靠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88

1.4.2改善创新的制度框架 89

1.4.3建立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 90

1.4.4重新定位和提升公共研发系统 90

1.4.5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 91

1.4.6加强创新的管理 91

1.5总结和结语 92

附录 94

参考文献 95

第2章中国企业的创新与研发能力 97

引言 97

2.1改革开放前中国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97

2.2向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的过渡 98

2.3中国企业的研发活动 100

2.3.1本土企业 100

2.3.2外商投资企业 102

2.4产业—大学联系,外包和联盟 103

2.4.1国内产业一科学联系 103

2.4.2国际战略合作和外包 104

2.5行业间创新能力的差异 105

2.6创新绩效 106

2.6.1新产品 106

2.6.2专利 107

2.6.3企业所有权和创新绩效 107

2.7促进企业研发和创新的政策工具 108

2.7.1国家研发计划 108

2.7.2高新技术园区和商业孵化器 108

2.7.3知识产权所有权政策 109

2.7.4财政激励 109

2.7.5公共采购 110

2.8企业创新的瓶颈 110

2.8.1研发投入低 110

2.8.2基础研究缺乏 111

2.8.3政府支持不足和扭曲 112

2.9结论 112

参考文献 112

第3章中国的公共研究机构 114

引言 114

3.1科技体制改革后的中国公共研究机构现状 114

3.1.1概述 114

3.1.2公共研究机构的科技活动和研究开发经费内部支出 117

3.1.3中国公共研究机构的科技活动人员和R&D人员 120

3.1.4公共研究机构科技活动的效力与效率 123

3.2中国科学院现状 126

3.2.1概述 126

3.2.2中国科学院的科技活动人员与研究开发人员 128

3.2.3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科技经费收支情况 129

3.2.4科技活动与研究开发活动内部经费支出 131

3.2.5中国科学院科技活动的效力与效率 132

3.3从改革到未来 133

3.3.1公共研究机构在国家创新系统中角色的变化 133

3.3.2公共研究机构改革的影响 134

3.3.3公共研究机构在未来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 134

3.3.4促进公共研究机构发展的最新政策 135

参考文献 136

第4章产业一科研联系 137

引言 137

4.1促进产业—科研联系:框架条件 138

4.1.1立法和规章制度框架 138

4.1.2科学的机构设置:创建技术转移办公室 140

4.1.3公共规划:大学科技园与科技产业园 141

4.1.4金融机构:风险资本 142

4.1.5中介机构:技术市场 145

4.2互动渠道 145

4.2.1人员流动性 146

4.2.2培训和教育合作 150

4.2.3研发合作 152

4.2.4研发成果商业化 159

4.2.5衍生企业及其与科研的联结 169

4.3评估与政策含义 178

4.3.1概述 178

4.3.2关于目前产业—科研联系的一般性评估 179

4.3.3政策含义 182

4.4结束语 184

附录4.A1清华大学(TU)与重庆大学(CQU)的比较 184

附录4.A2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科学研究所SIBS) 187

附录4.A3上海的孵化器 188

附录4.A4上海杨浦孵化器 190

附录4.A5网络企业孵化器 191

参考文献 193

第5章中国与研发全球化 196

5.1研究背景 196

5.1.1背景导读 196

5.1.2最新动态 197

5.2中国研发全球化的定量地图/中国研发全球化之路:定量研究 198

5.2.1中国的高科技贸易 198

5.2.2大中型外资企业的重要性 198

5.2.3小型外资企业的研发增长 200

5.2.4外资企业对专利的贡献 201

5.3海外在华研发投人的研究 203

5.3.1跨国企业在华研发机构 203

5.3.2全新的合作模式——跨国公司与本地产学研合作 206

5.4有关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调查 207

5.4.1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业务概况 208

5.4.2北京跨国公司研发 210

5.4.3上海跨国公司研发情况 212

5.4.4结束语 214

5.5日益显现的全球研发新现象——中国的对外投资 215

5.5.1具备全球化潜质的中国公司 215

5.5.2“走出去”的动力与障碍 216

5.5.3两阶段创新的追赶模型 217

5.6公共研究机构——研发全球化的新伙伴 218

5.6.1动力与新机会 218

5.6.2案例研究 219

5.6.3案例研究的启示 221

5.7新的机遇与挑战——一个科技政策的视角 222

5.7.1母国视角——对经合组织国家的启示 222

5.7.2东道国视角——对中国的启示 223

参考文献 225

第6章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创新人力资源 228

引言 228

6.1科技人力资源 229

6.1.1高等教育和教育程度 229

6.1.2职业教育 237

6.1.3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 238

6.2研究开发活动中的人力资源 239

6.2.1研发人员 239

6.2.2研究人员 244

6.3研究人员的科技产出 247

6.3.1专利 247

6.3.2科学论文 248

6.4科技人力资源的国际流动 250

6.4.1吸引海外人才回国 250

6.4.2中国学生的国际流动 252

6.4.3劳动力的全球化 254

6.5结束语: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政策挑战 257

参考文献 259

第7章中国的区域创新系统:基于上海、四川和辽宁的分析 261

引言 261

7.1关于这三个地区的介绍 262

7.2省级科技发展策略 268

7.2.1关于科技策略的例子 268

7.2.2主要问题 270

7.3政府管理和挑战 271

7.3.1省级和省以下各级公共因素 271

7.3.2各级政府的责任界限 273

7.3.3协调的途径及所面临的挑战 275

7.4使各因素参与到创新过程中 276

7.4.1关于推广集中各要素的政策 276

7.4.2促进本地各要素联系的政策 279

7.5主要发现和建议 284

参考文献 285

第8章中国科技政策的历史演进(1975~2007年) 287

引言 287

8.1从1975年《汇报提纲》到1978年科学大会 288

8.2全面改革:1985年的《决定》 289

8.2.1中央计划型科技体制 289

8.2.2促进科技政策改革的内外因素 290

8.2.3改革框架 291

8.2.4实施情况及影响 291

8.3深化改革(1995年《决定》和1999年《决定》) 292

8.3.1背景 292

8.3.21995年《决定》和1999年《决定》 292

8.3.3实施情况及影响 292

8.4向创新型国家迈进(2006~2020年 293

8.4.1背景 293

8.4.2《规划纲要》和2006年决定》 294

8.4.3实施情况 295

8.5总结和未来改革的优先领域 296

参考文献 296

第9章创新的框架条件 298

引言 298

9.1框架条件概述 299

9.1.1复杂的宏观经济条件 299

9.1.2需要改进的金融条件 300

9.1.3教育和技能储备 301

9.1.4商业化——新的现象 303

9.1.5知识溢出和联系 304

9.1.6社会文化因素——创业精神、态度和社会资本 305

9.2专有的框架条件 307

9.2.1知识产权的保护 307

9.2.2标准和创新 313

9.2.3采购 314

9.3结束语:走向国家风格的创新 316

参考文献 316

第10章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治理与政府作用 321

引言 321

10.1科技在中国改革和现代化中的作用 321

10.2治理体系和机构设置简述 322

10.2.1转型中的中国治理 322

10.2.2中国政治和政府制度简述 324

10.2.3治理和共识导向:利益相关者参与中国政策过程 326

10.3科技中长期规划的作用:选择优先领域和统筹协调 327

10.4中国公共研究部门治理改革 328

10.4.1公共研究部门的结构变化和治理 328

10.4.2创建新的研究经费治理机制: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331

10.4.3大学治理 332

10.5政策学习:国家创新体系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34

10.5.1战略情报 335

10.5.2一种治理手段:计划评估 335

10.6区域治理和政策协调 337

10.6.1中央与区域的协调和发展 337

10.6.2地方治理框架 337

10.7不断变化的政府角色 338

10.7.1主要决定因素和发展 338

10.7.2治理改革的优先领域 339

10.8总结 341

参考文献 342

第11章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计划 344

引言 344

11.1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 344

11.2组织实施科技计划的主要部门与机构 350

11.3科技计划:目标、基本原理与主要特征 351

11.3.1科技部组织实施的科技计划 351

11.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实施的计划 357

11.3.3中科院组织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 359

11.3.4“六五”到“十五”期间科技计划财政预算的主要变化 360

11.4科技计划的评估 361

11.4.1基础研究计划 361

11.4.2应用研究计划 361

11.5国家科技计划评估见解 366

11.5.1评估科技部组织实施的科技计划 366

11.5.2中科院开展的评估以及知识创新工程 369

11.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开展的评估 369

11.5.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科技计划评估中的作用 370

11.5.5目前的争论与新的挑战 371

11.6结论 373

参考文献 374

附录 379

附录A统计附录 379

附录B四川成都区域创新体系和政策 389

附录C跨国公司研发在中国:三个案例研究 403

附录D公共采购和创新:OECD经验和有关中国的思考 431

附录E官僚体系与协商网络:中国产业政策制定过程的理论框架 455

附录F中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 469

附录G创新体系与创新政策高层国际研讨会研发全球化高层国际企业论坛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