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篇 3
第一章 课程论 3
第一节 课程论的诞生和地位 3
第二节 课程论的研究对象 6
第三节 课程论的性质 7
第四节 课程论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9
第二章 课程的含义和本质 13
第一节 课程的含义 13
第二节 课程本质及其探讨方法 17
第三章 课程的分类 23
第一节 课程分类 23
第二节 课程分类的多元化 25
第三节 课程分类的理论 28
第四章 课程体系 31
第一节 课程体系的实质 31
第二节 课程结构 34
第三节 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 36
第五章 课程模式 38
第一节 课程模式的含义 38
第二节 课程模式的理论流派 39
第三节 课程模式的发展趋势 49
第四节 小班化区域活动课程模式构建 51
第 二篇 57
第六章 国内外课程的发展 57
第一节 国内课程的发展 57
第二节 国外课程的发展 71
第七章 国内外课程研究的发展 83
第一节 国内课程研究的发展 83
第二节 国外课程研究的发展 94
第八章 课程论的理论基础 98
第一节 课程的理论研究基础 98
第二节 课程论与哲学 101
第三节 课程论与文化学 104
第四节 课程论与社会学 110
第五节 课程论与心理学 113
第九章 课程理论流派 118
第一节20世纪前半期的课程理论 118
第二节20世纪中叶后的课程理论 124
第三节 其他有影响的课程理论 136
第十章 课程论与教学论 153
第一节 教学论与课程论关系的研究 154
第二节 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系 157
第三节 教学论与课程论整合的趋势 160
第 三篇 167
第十一章 课程知识观 167
第一节 知识的含义、性质与分类 167
第二节 科学主义知识观制约下的传统课程观 170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制约下的当代课程观 174
第十二章 课程文化观 177
第一节 课程文化的含义 177
第二节 课程与文化的关系 182
第三节 课程文化模式 185
第四节 课程文化标准 187
第五节 课程文化建设 190
第十三章 课程价值观 193
第一节 课程价值观的演变 193
第二节 课程的三种价值观 195
第三节 课程三种价值观的关系 198
第 四篇 203
第十四章 课程资源 203
第一节 课程资源及其系统 203
第二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 210
第三节 课程资源的利用 214
第四节 课程资源的建设 217
第十五章 课程研制与课程设计 222
第一节 课程研制与课程设计的相关概念 222
第二节 课程研制模式 225
第三节 课程设计策略 236
第十六章 课程的实施 239
第一节 课程实施的含义和价值取向 239
第二节 课程实施的认识和意义 241
第三节 课程实施策略 244
第十七章 课程评价 248
第一节 课程评价概述 248
第二节 课程评价过程 254
第三节 发展性课程评价 255
第 五篇 265
第十八章 中小学综合理科课程 265
第一节 综合理科课程及其特点 265
第二节 综合理科课程的发展 269
第三节 综合理科课程的目标与价值 273
第四节 综合理科课程的内容与组织 275
第十九章 中小学综合文科课程 288
第一节 综合文科课程及其特点 288
第二节 综合文科课程的发展 292
第三节 综合文科课程的目标与价值 300
第四节 综合文科课程的内容与组织 304
第二十章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15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 315
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316
第二十一章 中小学隐形课程 323
第一节 隐形课程研究的渊源与流变 323
第二节 隐形课程的含义、结构、特点 326
第三节 隐形课程的分类 330
第四节 隐形课程的作用 332
第五节 隐形课程的设计策略 335
参考文献 342
后记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