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数据与存储介质 1
1.1数据 2
1.2硬盘 2
1.2.1硬盘品牌与厂商 2
1.2.2温彻斯特硬盘 3
1.2.3固态硬盘 3
1.2.4硬盘规格 4
1.2.5硬盘性能指标 10
1.2.6 IDE硬盘 12
1.2.7 SATA硬盘 13
1.2.8 SCSI硬盘 14
1.2.9 SCSI卡设置 21
1.2.10 USB接口 27
1.2.11 IEEE 1394接口 28
1.2.12 ZIF接口 28
1.2.13 CF接口 29
1.2.14 SAS接口 29
1.2.15 光纤接口 29
1.3存储卡 30
1.3.1 CF卡 30
1.3.2 MMC卡 30
1.3.3 SD卡 31
1.3.4 Mini-SD卡 31
1.3.5 TF卡 31
1.3.6 XD卡 31
1.3.7 MS卡 32
第2章 数据恢复相关基础 33
2.1计算机运行流程 34
2.1.1基本概念 34
2.1.2计算机的启动过程 35
2.2数据读写单位 36
2.3寻址方式 36
2.3.1 C/H/S三维寻址方式 36
2.3.2 LBA线性寻址方式 37
2.4“数”之基础 38
2.4.1数制 38
2.4.2数制间的转换 39
2.4.3字长与数值表示范围 45
2.4.4二进制数的正负表示 46
2.4.5二进制计算 46
2.4.6数的存储格式 49
2.4.7取整与取余运算 49
2.4.8偏移量 50
2.5字符表示法 50
2.5.1 ASCII字符集 50
2.5.2 Unicode字符集 53
2.6 Windows基础 53
2.6.1分区概述 53
2.6.2文件系统概述 54
2.6.3 Windows目录结构 54
2.7数据恢复与存储安全常识 57
2.7.1数据恢复概述 57
2.7.2数据恢复的可能性 58
2.7.3硬盘的正确使用 58
2.7.4移动硬盘的正确使用 59
2.7.5 U盘的正确使用 59
2.7.6光盘的正确使用 60
2.7.7数据丢失后的现场保护 60
第3章 基础软件使用 62
3.1磁盘检测软件 63
3.2磁盘检测软件1:MHDD 63
3.3磁盘检测软件2:HDDScan 76
3.4磁盘检测软件3:Victoria 78
3.5磁盘克隆软件 81
3.6磁盘克隆软件1:DDCOPY 83
3.7磁盘克隆软件2:HDCLONE 84
3.8磁盘克隆软件3:Media Tools 92
第4章 Winhex软件的使用 98
4.1 Winhex简介 99
4.2软件的获取与安装 99
4.3软件使用 100
4.3.1启动软件 100
4.3.2打开对象 101
4.3.3界面布局 102
4.3.4工具栏详解 108
4.3.5常规设置 117
4.3.6重新获取卷快照 123
4.3.7目录浏览器设置 124
4.3.8克隆磁盘 124
4.3.9创建磁盘镜象 127
4.3.10回写磁盘镜像 128
4.3.11右键定义选块 130
4.3.12右键菜单之“撤销操作” 130
4.3.13右键菜单之“剪切选块” 130
4.3.14右键菜单之“拷贝选块” 131
4.3.15右键菜单之“剪贴板数据处理” 134
4.3.16右键菜单之“移除选块” 136
4.3.17右键菜单之“粘贴零字节” 136
4.3.18右键菜单之“填充选块” 137
4.3.19跳转到页 138
4.3.20将文件解释为磁盘 138
4.3.21调整选块选取位置 139
4.3.22转到 140
4.3.23标记位置 141
4.3.24位置管理器 141
4.3.25分割文件 141
4.3.26交叉拆分文件 142
4.3.27连接文件 143
4.3.28交叉合并文件 143
4.3.29自动比较文件或磁盘 144
4.3.30同步比较文件或磁盘 146
4.3.31安全擦除文件 147
4.3.32进制转换器 148
4.3.33校验计算器 149
4.3.34选择字符集 149
4.3.35窗口管理 150
第5章 分区 153
5.1初始化 154
5.1.1磁盘显示“未初始化”的原因 155
5.1.2初始化磁盘 155
5.1.3“初始化”的结果 156
5.2主分区表 157
5.2.1主分区表结构 157
5.2.2创建主分区 161
5.2.3主分区表实例分析 163
5.3扩展分区与扩展分区表 165
5.3.1扩展分区概述 166
5.3.2创建扩展分区 166
5.3.3创建逻辑分区 167
5.3.4扩展分区表 168
5.3.5扩展分区表实例分析 170
5.4 Winhex中有关分区的菜单项 171
第6章 FAT类文件系统 173
6.1如何进行格式化 174
6.2 FAT12/16文件系统 175
6.2.1整体布局 175
6.2.2 DBR扇区总述 176
6.2.3 DBR扇区数据结构 177
6.2.4 FAT12 DBR扇区实例 179
6.2.5 FAT16 DBR扇区实例 180
6.2.6 FAT表总述 182
6.2.7 FAT 12的FAT表 186
6.2.8 FAT 16的FAT表 187
6.2.9根目录 188
6.2.10短文件名目录项 189
6.2.11长文件名目录项 193
6.2.12卷标目录项 196
6.2.13子目录与“.”目录项、“..”目录项 196
6.2.14文件的建立 197
6.2.15文件的读取 198
6.2.16文件的删除 198
6.2.17文件的复制、移动与剪切 200
6.3 FAT32文件系统 201
6.3.1保留区总述 201
6.3.2 DBR扇区 202
6.3.3 FSINFO信息扇区 207
6.3.4 FAT表 208
6.3.5根目录 208
6.3.6短文件名目录项 209
6.3.7 FAT32下文件的删除 209
6.4 Winhex中有关FAT文件系统的应用 210
6.4.1目录浏览器 210
6.4.2松弛空间 212
6.4.3转到某FAT项 212
6.4.4快捷菜单 213
第7章 NTFS文件系统 215
7.1基本概念 216
7.2 NTFS总体布局 217
7.3引导扇区 218
7.4主文件表MFT 222
7.4.1基本概述 222
7.4.2 Windows 2000的MFT项 222
7.4.3 Windows XP的MFT项 225
7.5 MFT属性 229
7.5.1属性的结构 229
7.5.2属性类型 233
7.5.3 0x10属性 234
7.5.4 0x20属性 237
7.5.5 0x30属性 237
7.5.6 0x40属性 239
7.5.7 0x60属性 240
7.5.8 0x70属性 240
7.5.9 0x80属性 241
7.5.10 0x90属性 243
7.5.11 0xA0属性 247
7.5.12 0xB0属性 249
7.5.13 0xC0属性 250
7.5.14 0x100属性 251
7.6文件系统元文件 251
7.6.1 $MFT文件 251
7.6.2 $MFTMirr文件 252
7.6.3 $LogFile文件 253
7.6.4 $Volume文件 253
7.6.5 $AttrDef文件 254
7.6.6 $Root文件 255
7.6.7 $Bitmap文件 255
7.6.8 $Boot文件 255
7.6.9 $Secure文件 256
7.6.10 $UsnJml文件 257
7.6.11 $Quota文件 258
7.6.12 $ObjId文件 260
7.7文件的建立与删除 260
7.8 Winhex中有关NTFS文件系统的应用 261
7.8.1目录浏览器 261
7.8.2目录浏览器中的右键菜单 262
7.8.3转到某MFT记录 262
7.8.4快捷菜单 263
第8章 ExFAT文件系统 264
8.1 ExFAT特性 265
8.2 ExFAT布局结构 265
8.3保留区 266
8.3.1引导记录扇区 266
8.3.2校验扇区 269
8.4 FAT表 270
8.5簇位图 271
8.6根目录 272
8.7目录项 273
8.7.1卷标目录项 274
8.7.2簇位图目录项 275
8.7.3大小写转换表目录项 276
8.7.4 0x85文件属性目录项 277
8.7.5 0xC0文件属性目录项 279
8.7.6文件名目录项 281
8.7.7卷GUID目录项 282
8.8子目录 282
8.9文件的建立与删除 283
第9章 分区表损坏后的恢复 284
9.1 “55AA”标志丢失 285
9.2分区表的正确性 285
9.3主分区表损坏后的恢复 286
9.3.1无扩展分区 286
9.3.2有扩展分区 287
9.3.3只有扩展分区 295
9.4误Ghost后的恢复 295
9.5建立新的分区表 300
9.6使用FinalData快速寻找分区 301
9.7不要被巧合迷惑 303
9.8将某个DBR当作分区起始处 304
9.9使用软件恢复数据 305
9.9.1使用FinalData恢复 305
9.9.2使用R-Studio恢复 306
9.9.3使用Winhex恢复 314
第10章 误格式化后的恢复 316
10.1双击时显示“未格式化” 317
10.1.1用备份DBR恢复主DBR 317
10.1.2手工计算恢复DBR 318
10.2格式化对磁盘的写入 329
10.2.1建立FAT16文件系统 329
10.2.2建立FAT32文件系统 330
10.2.3建立NTFS文件系统 331
10.3格式化后的可恢复性 331
10.3.1 FAT表丢失后的可恢复性 331
10.3.2原FAT16重新格式化成FAT16 334
10.3.3原FAT32重新格式化成FAT32 334
10.3.4原FAT32格式化成NTFS 335
10.3.5原NTFS重新格式化成NTFS 336
10.3.6原NTFS格式化成FAT32 336
10.4格式化后的恢复 337
10.4.1使用EasyRecovery恢复 338
10.4.2使用R-Studio恢复 340
第11章 误删除后的恢复 345
11.1 FAT16下的删除 346
11.1.1 FAT16下文件的删除 346
11.1.2 FAT16下被删除文件的可恢复性 347
11.1.3 FAT16下文件夹的删除 347
11.1.4 FAT16下被删除文件夹的可恢复性 348
11.2 FAT32下的删除 349
11.2.1 FAT32下文件的删除 349
11.2.2 FAT32下被删除文件的可恢复性 350
11.2.3 FAT32下文件夹的删除 350
11.3 NTFS下的删除 351
11.4误删除后的恢复 353
11.4.1使用EasyRecovery恢复 353
11.4.2使用FinalData恢复 355
11.4.3使用Restorer2000恢复 358
11.4.4使用R-Studio恢复 360
第12章 破解文件密码 362
12.1破解Word文档密码 363
12.1.1 Word文档加设密码方法 363
12.1.2使用Word Key破解Word文档密码 364
12.1.3使用Accent WORD Password Recovery破解Word文档密码 367
12.2破解Excel密码 371
12.2.1 Excel文档加设密码方法 372
12.2.2使用Excel Key破解Excel文档密码 373
12.2.3使用Excel Recovery破解Excel文档密码 373
12.3破解PDF文档密码 377
12.3.1 PDF文档加设密码方法 377
12.3.2使用Advanced PDF Password Recovery破解PDF文档密码 381
12.4破解RAR压缩文件密码 383
12.4.1创建密码保护的RAR文件 383
12.4.2使用RAR Password Recove破解RAR密码 386
12.4.3使用RAR Password Unlocker破解RAR密码 387
12.5破解Access数据库密码 388
12.5.1为Access加设打开密码 388
12.5.2使用Access密码破解器破解Access密码 389
12.6破解PPT密码 389
12.6.1为PPT文件加设打开密码 390
12.6.2使用Advanced Office Password Recovery破解PPT密码 390
12.7破解Outlook邮件密码 392
12.7.1为Outlook文件加设打开密码 392
12.7.2使用PstPassword破解Outlook文件密码 393
第13章 文件修复 395
13.1 Word修复 396
13.1.1打开Word文档自动保存功能 396
13.1.2使用DocRepair修复损坏的Word文档 396
13.1.3使用FinalData修复损坏的Word文档 398
13.1.4使用Winhex查看损坏Word文档文本 401
13.2 Excel修复 402
13.2.1打开Excel自动保存功能 402
13.2.2使用Advanced Excel Repair修复Excel 403
13.2.3使用ExcelFIX修复Excel 404
13.2.4使用Recovery for Excel修复Excel 409
13.3使用Advanced PDF Repair修复PDF文档 410
13.3.1单一文件修复 411
13.3.2批量文件修复 412
13.4使用AccessFIX修复Access数据库 413
13.4.1单一文件修复 414
13.4.2批量文件修复 414
13.5使用Recovery for PowerPoint修复PPT 415
第14章 邮件恢复 417
14.1 Outlook Express恢复 418
14.1.1 Outlook Express邮件文件夹组成 418
14.1.2 Outlook Express邮件备份 419
14.1.3 Outlook Express备份导入 421
14.1.4使用R-Studio恢复Outlook Express 423
14.1.5使用R-Mail for Outlook Express恢复Outlook Express 426
14.1.6使用OE-Mail Recovery恢复Outlook Express 432
14.1.7 Outlook Express邮件的其他导入问题 437
14.2 Outlook恢复 437
14.2.1 Outlook邮件备份 437
14.2.2 Outlook邮件备份导入 439
14.2.3使用Scanpst.exe修复损坏的.pst文件 439
14.2.4使用Recover My E-mail for Outlook恢复Outlook 441
14.2.5使用OutlookFix恢复Outlook 443
14.2.6使用R-Mail for Outlook恢复Outlook 447
第15章 SQL Server数据库恢复 449
15.1数据库基本操作 450
15.1.1数据库的安装 450
15.1.2启动与停止数据库服务 450
15.1.3新建数据库 451
15.1.4备份数据库 452
15.1.5还原数据库 454
15.1.6数据库的附加与分离 456
15.2数据库恢复 458
15.2.1使用MSSQLRecovery恢复SQL数据库 458
15.2.2使用Kernel Recovery for SQL-Database恢复SQL数据库 462
第16章 动态磁盘 464
16.1基本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 465
16.1.1基本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 465
16.1.2转换前与转换后的区别 466
16.2 LDM数据库 469
16.3动态磁盘的使用 469
16.3.1建立简单卷 470
16.3.2建立跨区卷 471
16.3.3扩展简单卷 472
16.3.4建立带区卷 473
16.4 R-Studio对动态磁盘的支持 474
16.4.1 R-Studio中带区卷的重要参数分析 475
16.4.2 R-Studio中跨区卷的重要参数分析 476
16.4.3使用R-Studio恢复跨区卷数据 478
第17章 RAID基础知识 481
17.1 RAID的实现 482
17.1.1软RAID 482
17.1.2硬RAID 482
17.2 RAID级别分析 483
17.2.1 JBOD结构分析 483
17.2.2 JBOD磁盘缺失后的可恢复性 484
17.2.3 RAID0结构分析 484
17.2.4 RAID0磁盘缺失后的可恢复性 485
17.2.5 RAID1结构分析 485
17.2.6 RAID1磁盘缺失后的可恢复性 486
17.2.7 RAID4结构分析 486
17.2.8 RAID4磁盘缺失后的可恢复性 487
17.2.9 RAID5结构分析 488
17.2.10 RAID5磁盘缺失后的可恢复性 492
17.2.11 RAID6结构分析 492
17.2.12 RAID6磁盘缺失后的可恢复性 493
17.2.13 RAID1E结构分析 494
17.2.14 RAID1E磁盘缺失后的可恢复性 495
17.2.15 RAID5E结构分析 496
17.2.16 RAID5E磁盘缺失后的可恢复性 496
17.2.17 RAID5EE结构分析 497
17.2.18 RAID5EE磁盘缺失后的可恢复性 497
17.2.19 HP内外双循环阵列结构分析 498
17.2.20 HP内外双循环缺盘后的可恢复性 498
第18章 RAID数据恢复 499
18.1 RAID信息分析方法 500
18.1.1利用FAT表分析块大小 500
18.1.2利用MFT记录号分析块大小 501
18.1.3利用FAT表分析数据块顺序 503
18.1.4利用MFT记录号分析数据块顺序 504
18.1.5利用FAT表寻找校验块 505
18.1.6利用MFT寻找校验块 505
18.1.7 RAID5循环方向的判断 509
18.1.8 RAID5同步异步的判断 509
18.1.9计算RAID5各个成员盘第一个校验块的位置 510
18.2使用Raid Reconstructor恢复RAID 512
18.2.1恢复RAID0 512
18.2.2恢复RAID5 515
18.3使用R-Studio恢复RAID 517
18.4使用Winhex恢复RAID 521
第19章 实际工作恢复案例集锦 524
19.1某文件保密软件分析 525
19.2 FAT32目录项发生移位后的恢复 529
19.3修复坏道导致DBR及FAT1损坏后的恢复 534
19.4移动硬盘病毒破坏后的恢复 535
19.5一次U盘无法正确识别的恢复 536
19.6 U盘根目录被覆盖后的重建 539
19.7恢复HP L600服务器RAID5阵列 539
19.8 4块磁盘Windows 2000系统IBM服务器RAID5恢复 547
19.9在缺少两块成员盘的情况下分析RAID5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