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术语汇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尹建民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3131150
  • 页数:5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为中国第一部比较文学辞典,具有学术上的开创之功。涉及比较文学的原理、方法、流派、经典、学者以及相关的文学史、文学理论等各方面的概念与词汇,是一部很全面的辞典,具有相当的学术参考价值,并且方便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学、研究人员的学习、教学与研究。无论是对于从事比较文学教学的专业学者来说,还是对于初入比较文学领域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来说,这部《比较文学辞典》有着相关学术信息查找与参考的重要学术功能。本辞典由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作序,并有比较文学界知名学者高旭东和杨乃乔的学术鉴定意见。

A 1

阿波罗型 1

阿部次郎 1

阿喀琉斯的愤怒 2

阿拉伯侨民文学 2

阿列克谢耶夫 3

阿诺德 4

阿扎尔 4

埃勒克特拉情结 4

艾布拉姆斯 4

艾金伯勒 5

艾略特,T.S 5

艾田蒲 6

爱情小说 6

安贝尔 7

暗喻 7

奥尔德里奇 8

奥罗宾多 8

奥尼尔 9

B 10

巴别塔 10

巴登斯贝格 10

巴尔特 10

巴尔扎克 11

巴赫金 12

巴金 12

巴拉绍夫 13

巴勒斯剪裁法 13

巴洛克文学 13

巴洛克艺术 14

巴柔 14

巴斯奈特 15

白壁德 15

白桦派 16

百科全书派 16

百喻经 17

拜金艺术 17

拜伦式英雄 17

拜神教 17

拜物教 18

拜占庭艺术 18

伴随惯用语 19

悲剧 19

《悲剧的诞生》 20

悲喜剧 20

贝兹 20

悖论 21

本科范围研究 21

本体论批评 21

本土化 22

本文间性 23

本我 23

比附 23

比较 23

比较法 24

比较神话学 24

比较诗学 24

比较视域 25

比较思想 25

比较体 26

比较文化学 26

比较文学 26

《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 29

《比较文学的危机》 30

比较文学方法 30

比较文学家 31

《比较文学论》 31

《比较文学杂志》 32

比较戏剧学 32

比较语言学 33

比较主义 33

笔述渊源 34

编码,解码 34

变形 34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35

表我 35

表现论 36

表现主义 36

冰山原则 37

伯恩海姆报告 37

波斯奈特 37

播化主义 38

勃兰兑斯 38

博学 39

布拉格学派 39

布鲁姆 39

布吕奈尔 40

布洛克 40

不相容透视 40

才智史 41

参照系 41

曹顺庆 41

差异 42

差异法 42

禅宗 42

阐发研究 43

阐释差距 44

阐释学 44

阐释循环 45

抄袭 45

超美国学派 45

“超文学”研究 46

超我 46

超现实主义 46

超验的模式 47

超越影响 47

陈惇 48

陈铨 48

陈圣生 49

陈寅恪 49

陈跃红 50

程序故事 50

程序化 50

程序化的期待 50

出源 51

传播 51

传播符号 51

传播过程 52

传播媒介 52

传播效果 53

传播研究法 53

传递 54

传奇 54

传释 54

传说 55

传统 55

串义 55

创世神话 55

创造性叛逆 56

创造性误读 56

创造性误译 56

创作灵感 57

纯粹比较 57

纯文学 57

词汇 58

词义向心说 58

存在主义 58

存在主义文学 59

错乱 59

D 61

达达主义 61

大传统与小传统 61

大洪水的传说 62

大同 62

大学才子派 62

大众传播 63

大众文化 63

大众文学 64

大众兴趣 64

代 64

代笔作家 65

代沟 65

戴克斯特 65

戴望舒 66

单项影响 66

单元神话 66

当众孤独 66

岛田谨二 67

道德传统 67

道德批评 67

道家 68

《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 68

德德扬 69

德莱顿 69

德里达 69

狄奥尼索斯型 70

地理大发现 70

第四堵墙 70

第一文本 71

典型 71

典型环境 72

典型研究 72

吊诡 72

定型 72

东方情调 73

东方文学 73

东方学 74

《东方学》 74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75

东正教 75

动物寓言 75

读书历 76

读者 76

读者反应批评 77

读者批评 77

读者学 78

独白型小说 78

杜维明 78

对比 79

对比文学 79

对话 79

对话法 80

对位 80

多才多艺 81

多余人 81

E 82

俄狄浦斯情结 82

《俄狄浦斯王》 82

俄国形式主义 82

俄国自然派 83

俄林波斯神系 84

俄苏学派 84

莪相 85

恩斯特 85

二项对立 85

二元互动 86

F 87

发生谬见 87

发生学 87

法国新小说派 87

法国学派 88

法兰克福学派 88

翻译 89

翻译文学 90

翻译研究 90

翻造词语 90

反讽 91

反馈 92

反说 92

反文学 92

反小说 92

反影响 93

泛神论 93

泛性论 93

范存忠 94

梵·第根 94

梵语批评 94

方汉文 95

方平 96

方重 96

芳贺彻 96

仿效 96

非本科范围研究 96

非个人化 97

非人格化 97

费德林 97

费正清 98

分担研究 98

分配 98

“愤怒的青年” 98

风格 99

冯品佳 100

冯至 100

讽喻批评 100

佛教 101

佛经 101

佛克马 101

弗里德里希 102

弗伦茨 102

弗洛伊德 102

伏尔泰 103

伏瓦齐纳 103

符号人类学 103

符号学 104

符号学文艺理论 104

福柯 104

福斯科洛 105

“福斯塔夫式的人物”和“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105

福田陆太郎 106

负影响 106

复调小说 106

复义 107

傅东华 107

傅雷 108

G 109

改编 109

改写 109

盖拉尔 109

感化 109

感情的鉴赏 109

感伤主义文学 110

感受谬误 110

高安月郊 111

高旭东 111

戈宝权 111

歌德 112

《歌德谈话录》 112

格奥尔基耶夫 113

格拉巴克 113

格林兄弟 113

格律 114

格式塔 114

格式塔心理学 114

格式塔学派文艺理论 115

格斯戴格尔 116

格义 116

隔与不隔 116

个别阶段说 117

个别影响 117

个人媒介 117

个人无意识 118

个人象征 118

功利主义 118

功能现实主义 118

共时性 119

共时性分析 119

共同体 120

构造原则 120

辜鸿铭 121

古典主义 121

古今之争 122

《古兰经》 122

古希腊艺术 123

故事中的故事 123

怪诞 123

怪诞剧 124

怪诞小说 124

观众 125

《管锥编》 125

惯用语 125

归化 126

规范 126

郭沫若 126

国别文学 127

国故学 127

国际比较文学协会 127

国际笔会 128

国家文学 129

H 130

哈莱姆文艺复兴 130

哈姆雷特型 130

海外华文文学 130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131

含混 132

含蓄 132

《汉堡剧评》 132

汉风 132

汉学 133

汉学家 133

汉学研究 134

好的格式塔 134

耗散结构方式 134

合式 134

和而不同 135

荷马史诗 135

荷马式比喻 136

赫尔德 136

赫拉普钦科 137

黑色幽默 138

黑箱理论 138

亨廷顿 138

横向开拓 139

《红楼梦》 139

《<红楼梦>评论》 140

洪水前的传说 140

洪水神话 140

后结构主义文艺理论 140

后现代主义 141

后殖民批评 142

胡塞尔 142

胡适 143

湖畔派 143

互动认知 144

互识、互证、互补 144

互文性 144

话剧 146

话题衔接 146

话语 146

话语情境 147

话语权 148

话语蕴藉 148

还原 148

环境媒介 149

环境说 149

环宇文学 149

幻景 149

幻形 150

换喻 150

荒诞派戏剧 150

荒诞文学 151

荒原派 152

辉煌叙事 152

回返影响 152

灰姑娘型故事 153

汇流 153

J 154

机巧 154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154

迹象 154

积淀 154

基督教 155

基亚 155

吉列斯比 156

疾病主题 156

集体无意识 156

集体渊源 157

记梦解谵 157

纪元 157

技巧影响 158

季羡林 158

贾植芳 159

价值 159

间断叙述 159

间接影响 160

间离效果 160

简化 160

简约合宜 160

建立关系 161

脚本 161

交叉影响 161

交混 161

交流谬见 161

交响乐结构 161

教堂山会议 162

接受 162

接受美学 162

接受批评 163

接受屏幕 163

接受研究 163

接受者 164

结构 164

结构—肌质说 165

结构主义 165

解构主义 166

解构主义批评 167

解释群体 168

解释性语言 168

借用 169

进化论 169

金克木 169

禁忌 170

经典 170

经验的客体 171

精神分析批评 171

精神分析学派 172

精神史 173

净化 173

镜像理论 173

《镜与灯》 174

《镜子和七巧板》 174

酒神精神 174

《旧约》 175

《菊与刀》 175

具体共相 175

具体化 176

K 177

卡多 177

卡夫卡式 177

卡雷 177

卡里斯玛 178

卡片 178

卡塔西斯 178

凯泽尔 178

康拉德 178

科本 179

科赫 179

科际整合 179

科际整合研究法 179

科学批评 179

可比性 180

克劳斯 180

克里希纳 180

《克伦威尔·序》 181

克罗齐 181

克默德 182

客观对应物 182

空白 182

空间 183

口述渊源 183

“苦闷的象征”说 183

库尔蒂斯 184

夸大陈述 184

垮掉的一代 184

跨文化比较研究 185

跨学科研究 185

狂飙突进运动 186

狂欢 187

框范影响 187

况义 187

L 189

《拉奥孔》 189

来源 189

浪漫反讽 189

浪漫主义 190

浪漫主义神话学派 190

老生常谈 191

雷马克 191

类比 191

类比研究 192

类似篇 192

类同 192

类型化 192

类型小说 192

类型学 193

冷面滑稽 193

离散 193

离心研究法 193

李达三 193

李福清 194

李赋宁 194

李健吾 195

李欧梵 195

李提摩太 196

李泽厚 196

理论整合法 196

理趣 197

理式 197

理想的读者 197

力比多 198

历时性 198

历时性分析 198

历史—比较文艺学 198

历史方法 199

历史类型学 200

历史小说 200

恋父情结 201

恋母情结 201

梁启超 201

列维-斯特劳斯 201

列文 202

林纾 202

林秀清 203

林译小说 203

刘介民 203

刘若愚 204

刘献彪 204

流传学 205

流浪汉小说 206

流散文学 206

流亡文学(德国) 207

卢梭 207

鲁迅 208

吕迪格尔 208

旅美派文学 208

旅行 208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209

罗马神话 209

罗曼·罗兰 210

逻各斯中心主义 210

逻辑方法 211

逻辑学范式 211

洛可可艺术 211

洛里哀 211

洛米泽 212

M 213

《马可·波罗游记》 21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213

马利安·高利克 213

马若瑟 214

玛卡梅 214

矛盾的形容 214

茅盾 215

玫瑰小说 215

梅茨尔 215

媒介 216

媒介学 216

媒介者 216

美丑对照原则 217

《美的历程》 217

美国学派 217

美学一历史方法 218

美学批评 218

《美学散步》 218

朦胧诗 218

蒙太奇 219

孟昭毅 219

弥尔顿 220

迷狂 220

迷惘的一代 221

米尔斯 221

密茨凯维奇 222

描述焦点 222

描写级 222

描写性语言 222

灭亡神话 222

民间传说 222

民间文学 223

民谣 223

民族文学 223

民族志 224

民族主义 224

命运研究 224

摹仿说 224

模仿 225

模仿讽文 225

模仿作品 226

模糊语言 226

模式 227

《摩罗诗力说》 227

魔幻现实主义 227

陌生化 228

莫里哀 229

“模子”理论 229

母题 230

母题分析法 230

母题研究 231

目录索引 231

墓园派 232

N 233

拿来主义 233

男性潜倾 233

男性中心主义 233

南方文学 233

内容分析法 234

内容影响 234

内在 235

内在对话性 235

能指 235

涅乌波科耶娃 235

凝缩 236

女权主义批评 236

女性批评 237

女性潜倾 237

女性文学 237

女性写作 238

女性中心主义 238

诺埃尔 238

诺贝尔文学奖 239

O 240

欧阳桢 240

欧洲中心主义 240

偶然 241

P 242

帕尔纳斯 242

庞德 242

批判现实主义 243

批评四要素 243

皮舒瓦 244

譬喻 244

剽窃 244

平行关系 245

平行类同 245

平行研究 245

坪内逍遥 245

朴学 246

普罗文学 246

Q 248

七星诗社 248

期待视野 248

歧义 249

骑士文学 249

启蒙 250

启蒙运动 250

启蒙主义文学 250

启悟 251

起源谬误 251

起源评论 252

契合法 252

钱林森 252

钱锤书 253

乾嘉学派 253

潜台词 254

潜影 254

潜在内容 254

亲和性 255

清新诗派 255

情感性批评 255

情节 255

情节构造 255

情结 255

情景义变 256

情境 256

情势 256

情绪记忆 256

曲喻 257

全球地方化 257

全球化 257

全知视角 257

权力话语 258

诠释 258

诠释学 259

诠释循环 259

缺类 259

缺类研究 259

缺省 260

R 261

《人间喜剧》 261

人类语言学 261

人文主义文学 261

人物级 262

人物再现法 262

日尔蒙斯基 262

日内瓦学派 263

日神精神 263

日夏耿之介 263

荣格 263

儒家 264

儒教 265

瑞恰兹 265

“睿智”与二妇争子 266

S 267

萨满教 267

萨义德 267

三R关系 268

三一律 268

散布 268

散文 269

桑克蒂斯 269

沙克尔顿 269

沙龙 270

莎乐美 270

莎士比亚化 270

沙畹 271

《山海经》 271

熵 272

尚古主义 272

绍捷尔 273

社会环境的媒介 273

社会—历史方法 273

社会批评模式 273

社会学批评 273

社会总体想象物 273

深层结构 274

神话 274

神话的移位 275

神话模式 275

神话派文艺理论 276

神话素 276

神话学 277

神妙 277

神瓶 277

神思 277

升华 278

生成结构分析批评 278

生态的文化理论 278

生态女性主义 279

生态批评 279

生态文化 280

生态文艺学 280

圣茨伯里 281

《圣经》 281

盛唐气象 282

失范 283

诗 283

诗体小说 283

诗无达诂 283

诗学 284

《诗学》 284

诗言志 285

《诗艺》 285

施莱格尔兄弟 285

施蛰存 286

《十九世纪文学主潮》 287

十四行诗 287

时代 288

时代精神 288

时间 288

时间的轮回 289

实用主义 289

实证 290

实证主义 290

史诗 290

矢野峰人 291

世界文学 291

世界主义 292

市民文学 292

视角 292

视界改变 292

视界融合 293

受众 293

书评 293

书志学 293

抒情诗 294

双向阐发 294

双向影响 295

水平接受 295

私设象征 295

私小说 295

思想流 296

思想史 296

斯达尔夫人 296

斯皮瓦克 297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297

斯重迪 298

死者葬仪 298

四行诗 298

苏曼殊 298

苏渊熙报告 299

素材 299

溯本探源法 299

孙景尧 299

所指 300

索绪尔 300

T 302

他者理论 302

太田三郎 302

泰戈尔 303

泰纳 304

《谈艺录》 304

汤一介 305

汤因比 306

堂吉诃德型 306

唐弢 306

逃亡者派 307

套话 307

提喻 308

题材 308

题材史 308

题材学 309

题材研究 309

题旨 309

体裁 309

体裁研究 309

天主教 310

田野工作 310

调适 311

通感 311

同化 311

童心说 311

投射作用 312

透视主义 312

凸显 313

图腾崇拜 313

《图腾与禁忌》 313

“徒劳”主题 313

土生神话 314

颓废主义 314

托多洛夫 314

托尔斯泰 315

托尔斯泰主义 316

托斯卡尼诗派 316

W 317

歪曲模仿 317

外部事实主义 317

外在 317

完形心理学 317

王福和 317

王国维 318

王宁 318

王向远 319

王元化 319

王佐良 320

韦勒克 320

韦斯坦因 321

唯美主义 322

维尔曼 323

维柯 323

维谢洛夫斯基·阿 323

维谢洛夫斯基·亚 323

伪影响 324

未定性 324

未来主义 324

魏曼 325

魏斯 325

温柔的新体 325

《文贝》 325

文本 326

文本间模式 326

文本间性 326

文本批评 327

文本细读 327

文本中心主义 328

文化霸权 328

文化霸权主义 328

文化保守主义 328

文化变迁 329

文化产业 329

文化迟滞 329

文化冲突 330

文化重组 330

文化传播 331

文化创造力 331

文化刺激传播 331

文化丛 332

文化单位 332

文化帝国主义 332

文化定向选择 332

文化多元性 333

文化多元主义 333

文化反思 333

文化符号 334

文化概念 334

文化割据 335

文化隔离机制 335

文化更新 335

文化功能 335

文化共同体 336

文化观念 336

文化规律 336

文化过程 337

文化过滤 337

文化核心 337

文化互化 337

文化环境 338

文化幻觉 338

文化回归现象 338

文化积累 338

文化接触 339

文化扩散 339

文化类型 339

文化离异 339

文化历史方法 340

文化模式 340

文化模子寻根法 340

文化圈 340

文化全球化 341

文化人类学 341

文化认同 341

文化融合 341

文化社会学 341

文化生态学 342

文化史 342

文化适应 343

文化特质 343

文化体系 343

文化同化 343

文化相对论 344

文化心理学派 344

文化学 345

文化熏染 345

文化整合 345

文化中心 346

文化主旨 346

文化转型 346

文类 347

文类学 347

文脉 348

文明 348

文明戏 349

文体 349

文体化 349

文体学 349

《文心雕龙》 350

文学“外贸” 350

文学变异学 351

文学场 351

文学传播学 352

文学的透视法 352

文学关系学 353

文学价值 353

文学交流 353

《文学理论》 354

文学批评 354

文学人类学 355

文学社会学 355

文学史 356

文学史比较研究 356

文学事件 356

文学四层次 356

文学四要素 357

文学文献学 357

文学心理学 357

文学性 358

文学学 359

文学运动 360

文艺复兴 361

文艺社会学 362

文艺学 362

文艺学方法论 362

文章句译 363

闻一多 363

问题处理史 363

乌托邦 363

巫术 364

无边的现实主义 364

“无债”原则 365

五四文学革命 365

五四新文化运动 366

物哀 367

误读 367

X 369

西绪福斯神话 369

西学 369

希腊化 370

希腊神话 370

希莱拉 371

希利斯·米勒 371

嬉戏文体 371

喜爱用语 371

戏谑 372

系统 372

系统论方法 372

夏志清 373

先结构 373

现代评论派 373

现代新儒学 374

现代主义 375

现实原则 375

现实主义 375

现象学 376

现象学范式 377

现象学文艺理论 377

香港比较文学学会 378

香港中文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 378

想象力 378

向心式批评 378

向心研究法 378

象形文字 379

象征 379

象征性比喻 379

象征学 380

象征主义 380

象征主义诗歌 380

消费文学 381

消耗 381

消极浪漫主义 381

消遣文学 381

小林正 381

小说 382

小说对位法 382

效果 382

协同学 383

协同学方法 383

谢天振 383

心理场 384

心理分析 384

心理批评 385

《心理学与文学》 385

欣赏情境 386

新弗洛伊德主义 386

新感觉派 386

新教 387

新浪漫主义 387

新批评 388

新儒学 389

新萨满教 389

新诗 389

新文学 390

新印象主义 390

《新约》 390

信、达、雅 391

信息 391

信息论 391

形式主义批评模式 392

形象学 393

性别差异 393

性别角色 394

修辞学 394

修齐治平 395

虚假影响 396

许地山 396

叙美派文学 396

叙事 396

叙事时间 397

叙事体态 397

叙事学 397

叙事语法 398

叙述层 399

叙述的五种类型 399

叙述动作 399

叙述构造 399

叙述视角 399

叙述语气 400

叙述者 400

玄学奇喻 401

悬诗 401

悬置 401

渲染 402

学衡派 402

学科整合研究法 402

学派 402

Y 404

亚文化 404

延异 404

严复 405

严绍璗 405

言语 406

演绎 406

杨慧林 407

杨绛 407

杨宪益 408

杨周翰 408

佯谬手法 408

谣曲 409

要点 409

要素 409

野上丰一郎 410

叶嘉莹 410

叶舒宪 410

叶维廉 411

一般文学 411

伊阿宋 412

《伊利亚特》 412

伊斯兰教 413

仪式的批评 414

移位 414

遗风 414

以意逆志 414

艺术的光晕 414

异本 414

异秉 415

异国情调 415

异化 415

异化文学 416

异同比较法 417

译本 417

译介学 418

译者 418

意识流 418

意识流文学 419

意识流小说 420

意识形态 420

意图谬误 421

意象 421

意象母题 422

意象派诗歌 422

意象研究 423

意象主义 423

意义不确定性 423

意义空白 423

意义链 424

意在言外 424

音义向心说 424

引导母题 425

隐含的读者 425

隐含的作者 425

隐喻 426

印度两大史诗 426

印度文学 427

印象式批评 428

印象渊源 429

印象主义 429

印象主义批评 429

英美新批评派 430

英雄史诗 430

影响 431

影响的焦虑 432

影响研究 432

悠希马乐斯神话理论 432

犹太教 433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433

有意识的谬误 434

有意味的形式 434

虞建华 434

宇文所安 434

语感 435

语境 435

语句思维 435

语流义变 436

语文学 436

语系 436

语象 436

语言 437

语言风格 437

语言和言语 437

语言学 438

语义学 439

语义学派 440

语义学文艺批评 440

语用学 440

语域混淆 440

郁龙余 441

欲力 441

寓言 441

誉舆学 442

渊源学 442

渊源研究 442

元小说 442

原材 443

原生态 443

原始表象 443

原始意象 443

原始宗教 443

原我 444

原型 444

原型派文艺理论 444

原型批评 445

原型象征 446

原罪 446

圆形研究 446

袁鹤翔 446

袁可嘉 447

《源氏物语》 447

远古意象 448

远近法 448

远距离原则 448

“愿望万能” 448

约尔加 448

约哈里之窗 448

约斯特 449

乐黛云 449

阅读态度 450

阅读投射 450

阅读现象学 451

阅读性文本与创造性文本 451

运气 451

韵律 452

Z 453

杂志研究 453

再现论 453

“造人”题材 453

粘贴 453

战国策派 453

张岱年 454

张汉良 455

张力 455

张力诗学 455

张隆溪 456

章太炎 456

召唤结构 457

赵瑞蕻 457

《赵氏孤儿》 457

照相写实主义 458

真实批评的普及化 458

震惊效果 459

症状阅读 459

整体论 460

整体象征 460

正反馈与负反馈 460

正影响 460

郑树森 461

郑振铎 461

支离破碎的比较 462

芝加哥批评学派 462

知人论世 462

直接影响 463

直觉主义文艺理论 463

直线式的渊源 463

职业读者 463

殖民主义小说 464

质的知识 464

中岛健藏 464

《中国比较文学》 464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465

中国神话 465

中国新感觉派 466

中国学 466

中国学派 466

《中国之欧洲》 468

中体西用 468

《中外文学因缘》 468

中西文学比较 469

中心 469

中庸 470

中庸学派 470

种族、时代、环境 470

种族记忆 470

种族主义 470

众声喧哗 471

重农派 471

周发祥 472

周英雄 472

周作人 472

轴心时代 473

朱光潜 473

朱里申 474

朱谦之 474

朱生豪 474

朱维之 475

主观批评 475

主观生活流 476

主观史诗 476

主题 476

主题处理 476

主题史 476

主题学 476

主题研究 477

主体间性 477

主体建构 478

主体文艺理论 478

专名 479

转化 479

转向文学 479

传记 479

传记批评 480

装饰性 480

卓然可比 480

自居作用 480

自然崇拜 481

自然环境决定论 481

自然神 481

自然主义 481

自身传播 482

自我 482

自我表现派 482

自由诗 482

自主符号 483

自主情结 483

自铸新词 483

自传 483

宗白华 483

宗教人类学 484

宗教心理学 484

综合艺术 484

总体论 485

总体文学 485

总体影响 486

纵向分析 486

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 486

组织文化传播 486

最优化原则 486

作品论派批评 487

作者 487

作者已死 488

作者中心主义 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