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站段长 经理 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国林总主编;王源峰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1728704
  • 页数:63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铁路站、段长抓好安全管理 1

1.1 铁路安全管理方针 1

1.2 铁路安全管理原则 1

1.3 铁路安全系统工程 2

1.4 铁路重大事故 3

1.5 铁路大事故 3

1.6 铁路险性事故 3

1.7 铁路一般事故 4

1.8 机务部门重点事故防范措施 4

1.9 车务部门重点事故防范措施 5

1.10 货运部门重点事故防范措施 6

1.11 客运部门重点事故防范措施 8

1.12 工务站门重点事故防范措施 8

1.13 防止水害、雪害、冻害、风沙害主要措施 9

1.14 电务站门重点事故防范措施 10

1.15 防止触电事故措施 11

1.16 车辆部门重点事故的防范措施 12

1.17 基本建设工程部门重点事故防范措施 14

1.18 防止高处坠落入身伤亡事故措施 14

1.19 防止火灾事故措施 14

1.20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 16

1.21 劳动保护与劳动安全卫生 17

1.22 发生事故后的报告与逐级通报 18

1.23 事故救援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 19

第二篇 铁路站、段长与路风管理 20

2.1 铁路路风管理的内涵 20

2.2 铁路路风管理的实质及特征 20

2.3 铁路路风管理的主要内容 21

2.4 铁路路风管理的地位及作用 22

2.5 铁路路风管理的指导思想 22

2.6 铁路路风管理的总方针 23

2.7 铁路路风管理的原则 23

2.8 铁路路风管理的体制及职责 25

2.9 铁路路风管理主要方法 25

2.10 铁路路风管理的标准 26

2.11 坚决纠正铁路行业不正之风 26

2.12 加强铁路路风管理的基础是提高干部职工素质 26

2.13 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是铁路路风管理的基础 27

2.14 加强对职工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技能教育 27

2.15 把铁路路风纳入管理控制的轨道 28

2.16 铁路路风管理组织要网络化 28

2.17 铁路路风管理工作要制度化 28

2.18 铁路路风管理考核要规范化 28

2.19 铁路路风管理预防要联控化 29

2.20 铁路路风管理与党风建设的关系 29

2.21 铁路路风管理与安全优质生产的关系 30

2.22 铁路路风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30

2.23 铁路路风管理与优化公共关系 31

2.24 协调铁路与地方新闻媒介的关系 32

2.25 铁路路风建设办公室的职能、职责与职权 32

2.26 正确制定和处理铁路路风事件 33

2.27 建立“内站通报”和“否决”制度 33

2.28 建立铁路路风社会监督 33

第三篇 铁路站、段长与旅客运输组织 35

3.1 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的任务 35

3.2 客流 35

3.3 旅客列车分类和列车编组 36

3.4 旅客运输计划 37

3.5 铁路旅客运输的主要指标 38

2.6 售票工作组织 39

3.7 铁路旅客票价和车票 39

3.8 旅客乘车条件 40

3.9 检票和收票 41

3.10 退票及线路中断、列车停运后对旅客的安排 41

3.11 旅客携带品 42

3.12 包车和租车 43

3.13 非正常情况乘车的处理 44

3.14 行李、包裹的范围 45

3.15 行李、包裹的托运 45

3.16 行李、包裹的包装和验货 46

3.17 行李、包裹的承运和装运 47

3.18 行李、包裹的运送 47

3.19 包裹的押运和带运 48

3.20 行李、包裹的交付 48

3.21 行李、包裹的变更运输 49

3.22 非正常情况行包运输的处理 49

3.23 铁路与旅客、托运人、收贷人责任划分 50

3.24 行李、包裹事故的处理 50

3.25 行李、包裹的运费和杂费 51

第四篇 铁路站、段长与货物运输组织 52

4.1 铁路货物运输合同 52

4.2 承运人、托运人、收货人的权利和义务 52

4.3 铁路货物运输的种类 53

4.4 货物的托运和承运 53

4.5 货物到的运到期限 54

4.6 铁路货物运价的制定和管理 54

4.7 铁路货物运价的基本内容 55

4.8 货物的途中作业 55

4.9 货物到达作业 56

4.10 货物运输合同的变和解除 57

4.11 零担车的种类及其组织装运条件 57

4.12 零担货物的承运和配装 58

4.13 零担货物的中转作业组织 59

4.14 沿海零担车的作业组织 60

4.15 集装箱货物运输 61

4.16 货物装载加固的基本要求 62

4.17 货车的满载工作 62

4.18 超长货物装载的技术条件 63

4.19 集重货物装载的技术条件 64

4.20 超限货物装载的技术条件 65

4.21 超限车的挂运和列车的运行条件 65

4.22 货场管理的任务 66

4.23 货场种类和货运设备 67

4.24 货场作业的三个环节 68

4.25 货场作业的基本制度 68

4.26 铁路装卸作业机械化 69

4.27 合理组织装卸劳力 70

4.28 装卸作业基本制度 71

第五篇 铁路站、段长与危险货物运输 73

5.1 铁路运输危险货物的特性及其分类 73

5.2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基本要求 73

5.3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要求 74

5.4 危险货物对温度、湿度的要求 74

5.5 危险货物金属容器包装 75

5.6 危险货物玻璃容器包装 76

5.7 危险货物钢瓶容器包装 76

5.8 危险货物木箱包装 77

5.9 危险货物纸箱包装 77

5.10 爆炸品保险箱 78

5.11 危险货物品名的填写 78

5.12 托运危险货物的证明 79

5.13 危险货物按普通货物运输条件 79

5.14 危险货物试运包装 80

5.15 危险货物配装原则 80

5.16 危险货物车辆选择 80

5.17 危险货物装车 81

5.18 危险货物车辆溜放和编组隔离限制 82

5.19 危险货物车辆的挂运 84

5.20 危险货物的卸车和交付 84

5.21 对各类危险货物保管的特殊要求 84

5.22 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 85

5.23 扑救危险货物火灾注意事项 85

5.24 防止中毒基本措施 86

5.25 危险货物车辆洗刷除污方法 86

5.26 放射性货物托运和承运 87

5.27 放射性货物的装卸 88

5.28 放射性货物事故的处理 89

5.29 危险货物罐车运输 90

第六篇 铁路站、段长与鲜活易腐货物运输组织 91

6.1 鲜活易腐货物货物运输概念与作用 91

6.2 鲜活易腐货物运输的特点及要求 91

6.3 各种保温车及其性能 92

6.4 办理鲜活易腐货物注意事项 94

6.5 保温车加冰加盐 95

6.6 冷藏车装运鲜活易腐货物的装载方法 96

6.7 按零担办理鲜活货物 97

6.8 棚敞车装运鲜活货物的装载方法 98

6.9 装载活动物 98

6.10 鲜活货物装车后的挂运 98

6.11 鲜活货物运输途中服务 99

6.12 鲜活货物到达作业 99

6.13 冷冻货物运输特点 100

6.14 冻肉类货物运输 100

6.15 禽蛋类货物运输 101

6.16 香蕉的运输 102

6.17 柑桔与苹果的运输 103

6.18 夹冰鱼虾运输 104

6.19 葡萄运输 104

6.20 梨的运输 105

6.21 桃的运输 105

6.22 荔枝的运输 105

6.23 装运蔬菜有关车辆选择及运输 106

6.24 河蟹的运输 106

6.25 活鱼的运输 106

6.26 活猪的运输 107

6.27 蜜蜂的运输 107

6.28 承运蔬菜质量判定 107

6.29 承运夹冰虾质量判定 108

6.30 冷藏车防寒保温方法 108

6.31 快运货物列车 108

第七篇 铁路站、段长与运输组织 110

7.1 铁路运输生产管理办法(制度) 110

7.2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内容任务 110

7.3 技术直达到车编组计划 111

7.4 列车编组计划的执行与监督 112

7.5 列车运行图的内容及分类 112

7.6 列车运行图的组成要素 115

7.7 机车周转与机车周转图 115

7.8 铁路运输能力、区所通过能力 116

7.9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117

7.10 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117

7.11 加强铁路通过能力的技术组织措施 118

7.12 加强铁路通过能力的改建措施 118

7.13 技术计划的作用和任务 119

7.14 技术计划的主要内容 119

7.15 运输方案 120

7.16 铁路运输调度工作的任务和内容 121

7.17 车流预测及车流调整 121

7.18 运输工作日常计划 122

7.19 列车调度工作 123

7.20 车站行车工作组织主要内容 123

7.21 接发列车 124

7.22 货物列车在技术站的技术作业 125

7.23 旅客列车在站技术作业 125

7.24 车站角体调车 126

7.25 车站编组调车 126

7.26 车站作业计划 127

7.27 车站班计划 128

7.28 车站阶段计划 128

7.29 车站调车作业计划 129

第八篇 铁路站、段长与机车车辆运用管理 131

8.1 货车动载重和重车公里 131

8.2 空车公里和空车走行率 132

8.3 货车自重和总重吨公里 132

8.4 列车平均总重 132

8.5 列车平均编成辆数 132

8.6 列车公里 133

8.7 列车对数 133

8.8 列车运行中的车辆小时 133

8.9 货车作业的车辆小时 133

8.10 在技术作业站中转车辆小时 133

8.11 货车周转时间 133

8.12 各种工作车周转时间 134

8.13 现有机车分类 135

8.14 我国机车型号和主型机车技术数据 136

8.15 机务段机车运用工作 137

8.16 机车交路与机车运转制 138

8.17 机车乘务制度和乘务员换班方式 139

8.18 机车周转图 140

8.19 运行机车的运输工作种类 140

8.20 机车走行公里 141

8.21 机车全周转时间 141

8.22 货运机车日车公里 142

8.23 货运机车日产量 142

8.24 技术速度与旅行速度 143

第九篇 铁路站、段长与基本建设项目施工管理 144

9.1 基本建设程序 144

9.2 可行性研究步骤和内容 145

9.3 可行性研究报告 145

9.4 项目规模与选址 146

9.5 项目资金来源 147

9.6 方案比选 147

9.7 项目投资估算 148

9.8 设计和扩初设计 149

9.9 设计概算、预算 150

9.10 项目计划 150

9.11 工程施工 151

9.12 工程进度控制 152

9.13 工程质量控制 152

9.14 工程造价控制 153

9.15 基本建设拨款管理及核算 154

9.16 发包工程核算 154

9.17 自营工程核算 155

9.18 设备投资的管理用核算 156

9.19 工程结算核算 156

9.20 试运转与验收 157

第十篇 铁路站、段长与运输生产设备管理 158

10.1 运输生产管理系统的任务 158

10.2 运输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158

10.3 运输生产控制 159

10.4 车站通过能力 159

10.5 车站改编能力 160

10.6 输送能力 161

10.7 铁路线路 162

10.8 站场设备 162

10.9 线路平面及纵断面 163

10.10 路基 164

10.11 桥隧建筑物 164

10.12 轨道 165

10.13 道口、交叉及线路接轨 166

10.14 安全线及避难线 167

10.15 自动闭塞 167

10.16 半自动闭塞 167

10.17 调度集中、调度监督及遥控 168

10.18 机车信号及自动停车装置 168

10.19 驼峰信号 169

10.20 通信设备 170

10.21 通信信号电线路 170

10.22 机车设备 172

10.23 机车 172

10.24 给水 173

10.25 电力 173

10.26 牵引供电 174

10.27 车辆设备 175

10.28 车辆 175

10.29 房屋建筑设备管理 176

10.30 设备检查与修理 177

10.31 线路修理 178

10.32 机车修理 179

10.33 车辆修理 179

10.34 通信及信号修理 180

10.35 桥梁与隧道修理 181

第十一篇 铁路站、段长与运输生产经营诊断 182

11.1 站段运输生产经营诊断的涵义 182

11.2 站段或企业诊断的性质与特点 182

11.3 站段或企业诊断的基本思路 183

11.4 站段或企业诊断的程序和步聚 184

11.5 站段或企业诊断课题 184

11.6 站段或企业诊断的组织和准备 185

11.7 诊断报告会 186

11.8 站段或企业诊断报告书 186

11.9 诊断后指导 187

11.10 站段或企业经营结构诊断 188

11.11 站段或企业经营方针诊断 189

11.12 站段或企业实力诊断 189

11.13 站段或企业经营管理现状诊断 190

第十二篇 铁路站、段长与运营管理信息 191

12.1 站段长要通晓管理信息 191

12.2 管理信息分类 191

12.3 运营管理信息处理特点 192

12.4 运营管理信息处理内容 192

12.5 运营管理信息处理要求 193

12.6 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策略和原则 193

12.7 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分类 193

12.8 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结构 194

12.9 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197

12.10 运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197

12.11 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实施 198

12.12 运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 199

12.13 订货服务信息系统 200

12.14 库存管理信息系统 200

12.15 计算机在运营管理中的应用 201

12.16 运营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的特点 202

12.17 应用计算机管理的条件 203

12.18 计算机硬件系统 203

12.19 计算机软件系统 204

12.20 铁路运营管理自动化的概念及其技术 205

12.21 办公自动化的作用 205

12.22 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 205

第十三篇 铁路站、段长与公共关系 207

13.1 站估长要善于人际交往 207

13.2 铁路运输企业公共关系的任务 207

13.3 站段和要有公共关系意识 208

13.4 站段长与旅客的公共关系 208

13.5 铁路客运部门开展公共关系的重要性 209

13.6 客运部门公共关系的主要任务 210

13.7 铁路客运部门的公众 210

13.8 货运部门开展公共关系的重要性 211

13.9 货运部门要树立全员化公共关系意识 211

13.10 货运部门公共关系的重要任务 212

13.11 铁路货运部门的公从 212

13.12 站段长与政府部门的公共关系 213

13.13 站段长与新闻单位伟播媒介的公共关系企业的公共关系 214

13.14 站段长与铁路分局、局的公共关系 214

13.15 站段之间的公共关系 215

13.16 站段长与职工的公共关系 216

13.17 铁路运输企业公共关系原则 216

13.18 铁路运输企业公共关系的一般过程 217

13.19 站段长要做好服务性公共关系 218

13.20 要搞好征询性公共关系 218

13.21 要搞好建设性公共关系 219

13.22 站段长要掌握公共关系应用技术 219

第十四篇 铁路站、段长的调查研究 221

14.1 铁路站段长调查研究的目的 221

14.2 调查研究的原则 221

14.3 调查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222

14.4 调查研究课题确定 223

14.5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224

14.6 站段长听取基层情况介绍 225

14.7 站段长调研的态度与技巧 225

14.8 调查研究的手段与方式 226

14.9 调查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228

14.10 做好调查记录 230

14.11 调查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30

14.12 调查资料的分析与储存 231

14.13 调研报告的类型及注意的问题 232

14.14 站段长在调查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232

第十五篇 铁路站、段长工作方法 234

15.1 要“抓紧” 234

15.2 “弹钢琴” 234

15.3 一支笔 235

15.4 “冷处理” 236

15.5 系统法 237

15.6 “满负荷” 238

15.7 实事求是 238

15.8 “解剖麻雀” 239

15.9 “牵牛鼻子” 239

15.10 典型示范 240

15.11 综合治理 240

15.12 竞赛评比 241

15.13 因势利导 241

15.14 开展公关 242

15.15 自我超越 243

15.16 扬长避短 244

15.17 胸中有数 244

15.18 多谋善新 245

15.19 抓住时机 246

15.20 培养“秀才” 246

15.21 留有余地 247

15.22 抓两头带中间 247

15.23 摸着石头过河 248

15.24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248

15.25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249

15.26 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250

15.27 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250

15.26 扬表与批评相结合 251

15.29 一般与介别相结合 252

15.30 提高思想认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252

15.31 向党负责和向人民负责的一致性 253

第十六篇 铁路站、段长与现代企业管理 255

16.1 站段长的权力 255

16.2 站段长的义务 255

16.3 以站段长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 256

16.4 现代管理的目的 256

16.5 管理的“人本”观念 257

16.6 企业管理的原则 257

16.7 企业管理的职能 258

16.8 管理的行政方法 259

16.9 管理的经济方法 259

16.10 管理的法律方法 260

16.11 管理的系统观念 260

16.12 管理的择优观念 261

16.13 管理的权变观念 262

16.14 企业经营指导方针 262

16.15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263

16.16 企业经营方式 263

16.17 企业生产能力及类型 264

16.18 增强企业活力 265

16.19 企业经济责任制 265

16.20 承包经营责任制 266

16.21 资产经营责任制 266

16.22 租凭经营 267

16.23 股份经营制 267

16.24 投入产出法 268

16.25 成果考核评议法 268

16.26 企业经济评价法 269

16.27 现代企业制度 269

第十七篇 铁路站、段长执行铁路技术政策 271

17.1 铁路建设技术政策 271

17.2 列车重量、密度与速度政策 271

17.3 铁路运输组织技术政策 272

17.4 铁路旅客运输技术政策 273

17.5 铁路牵引动力技术政策 273

17.6 铁路机车车辆轴重技术政策 274

17.7 铁路客货车辆技术政策 274

17.8 铁路编组站技术政策 275

17.9 铁路通信技术政策 276

17.10 铁路信号技术政策 276

17.11 电子计算机在铁路上应用的技术政策 277

17.12 铁路基本建设技术政策 278

17.13 铁路限界规定 278

17.14 铁路救援技术要求 283

17.15 铁路防洪、防寒、防暑、防火技术要求 284

17.16 铁路轨道技术政策 285

17.17 铁路桥梁技术政策 286

17.18 铁路隧道技术政策 286

17.19 铁路线路技术政策 287

17.20 铁路给水技术规定 288

17.21 铁路供电技术规定 288

17.22 铁路房屋建筑设备技术政策 289

17.23 车站技术管理细则 290

第十八篇 铁路站,段长执行基本经济政策 292

18.1 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292

18.2 计划经济 293

18.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94

18.4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95

18.5 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96

18.6 党的十二大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297

18.7 尽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297

18.8 加快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地培育 298

18.9 我国经济过几年要上一个新台阶 299

18.1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00

18.11 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301

18.12 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兴起 302

18.13 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 303

18.14 坚持量力而行,积极奋斗,循序渐进的原则 304

18.15 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建设 305

18.16 搞好技术改造 305

18.17 以国营经济为主导地位发展多种经济形式 306

18.18 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307

18.19 振兴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308

18.20 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贯彻十条方针 308

18.21 “八五”经济建设的基本任务 309

18.22 厂长(经理)负责制 310

18.23 物资利益原则 310

18.24 社会主义企业竞争 311

18.25 企业破产 312

18.26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联合、兼并、合理组建企业集团 313

18.27 国有小型企业,有些可以出租或出售给集体或个人经营 314

18.28 适度规模经营 315

18.29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 316

18.30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 316

18.31 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 317

18.32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317

第十九篇 铁路站、段长执行基本政治政策 319

19.1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 319

19.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20

19.3 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320

19.4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321

19.5 加强廉政制度建设 322

19.6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322

19.7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人共同富裕 323

19.8 党的十三大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决策 324

19.9 党的十四大提出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格局 324

19.10 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 324

19.11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出路 325

19.1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26

19.13 坚持民主集中制 327

19.14 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327

19.15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28

19.16 决策程序科学化 328

19.17 转变职能,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提高效率 329

19.18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29

19.19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30

19.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31

19.21 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331

19.22 坚持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 332

19.23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332

19.24 加强环境保护 333

19.25 国家公务员制度 333

19.26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334

19.27 国内侨务基本政策 335

19.28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335

第二十篇 铁路站、段长执行的主要经济法规 337

20.1 铁路法 337

20.2 会计法 337

20.3 劳动法 338

20.4 企业法 339

20.5 统计法 339

20.6 公司法 340

20.7 商标法 341

20.8 税法 341

20.9 经济合同法 342

20.10 审计法 342

20.11 专利法 343

20.12 仲裁法 343

20.13 技术合同法 344

20.14 价格法 345

20.15 银行法 345

20.16 行政诉讼法 346

20.17 货物运输法律制度 347

第二十一篇 铁路站、段长与铁路运输技术经济 348

21.1 货物运输量 348

21.2 装车数与货物静载重 348

21.3 货物周转量与货物运输密度 349

21.4 货物平均运程及其影响因素 350

21.5 铁路货运经济调查 350

21.6 组织合理运输的基本措施 351

21.7 规划产运销联系的原则与方法 352

21.8 机车车辆运用效果评价方法与步骤 352

21.9 改善货车运用的经济效果评价 353

21.10 我国铁路技术类型及发展方向 353

21.11 铁路建设的经济评价 354

21.12 各种牵引动力的经济比较 355

21.13 车辆改造的经济评价 355

21.14 铁路运输劳动生产率 356

21.15 铁路运价及其制定原则 356

21.16 按货种别及按距离别的差别运价 357

21.17 货物运价规则的规定及运杂费的核算 358

21.18 铁路运输收入的特点及其分配办法 358

21.19 铁路运输经济核算的特点 359

21.20 铁路运输经济核算的内容 360

21.21 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360

21.22 技术经济分析原理 361

21.23 技术方案经济评价标准 361

21.24 技术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362

21.25 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363

第二十二篇 铁路站、段长与人才开发 364

22.1 人本观念 364

22.2 人本观念的核心 364

22.3 人本观念的根本 364

22.4 确立以“人”为核心的管理 365

22.5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365

22.6 人才的基本素质 366

22.7 人才的智能结构 366

22.8 企业人才管理体制 367

22.9 企业人才的管理原则 367

22.10 人才选拔原则 368

22.11 人才的选拔方法 369

22.12 选拔人才的准备 369

22.13 选拔人才的推荐 370

22.14 选拔人才的考核 370

22.15 选拔人才的任用 371

22.16 改革任用制度 371

22.17 建立健全人才流动制度 372

22.18 企业人才流动原则 372

22.19 废除干部终身制 373

22.20 企业人才交流的实施 373

22.21 人才引进 374

22.22 加强站段人才管理 374

22.23 站段要加强人才培训 375

第二十三篇 铁路站、段长与转换经营机制 376

23.1 机制与企业经营机制特征和内容 376

23.2 企业经营机制 377

23.3 企业运行机制 377

23.4 企业决策机制 378

23.5 企业领导机制 379

23.6 企业利益机制 380

23.7 运用企业激励机制 380

23.8 企业分配机制 381

23.9 企业竞争机制 382

23.10 企业投入产出机制 383

23.11 企业投资机制 383

23.12 企业技术进步动力机制 385

23.13 企业约束机制 385

23.14 市场约束 385

23.15 责任约束 386

23.16 法律约束 386

23.17 行政干预 387

23.18 预算约束 388

23.19 涉外经营运行、约束机制 388

第二十四篇 铁路站、段长与站段技术管理 390

24.1 站段技术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390

24.2 铁路技术进步 390

24.3 铁路的先进与适用技术 391

24.4 铁路新技术 392

24.5 铁路新技术开发 392

24.6 铁路技术评价 393

24.7 铁路新技术鉴定 394

24.8 铁路新技术推广 394

24.9 铁路技术改造 394

24.10 铁路技术决窍 395

24.11 铁路技术设备更新 396

24.12 铁路技术设备改造 397

24.13 工艺改革 397

24.14 铁路技术改造规划 398

24.15 铁路技术改造项目的组织实施 398

24.16 铁路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 399

24.17 技术革新与技术革新小组 400

24.18 铁路合理化建议及其管理工作 401

24.19 新技术有偿转让 401

24.20 铁路技术协作 402

24.21 发明奖 402

24.22 专利 403

24.23 铁路技术经济论证 404

24.24 新产品开发程序 404

24.25 新产品开发技术准备 405

24.26 新产品设计 406

24.27 新产品工艺管理 406

第二十五篇 铁路站、段长与站段计划管理 407

25.1 铁路计划的主要内容 407

25.2 编制铁路计划的主要方法 407

25.3 编制铁路计划的程序 408

25.4 铁路计划检查、考核和调整 408

25.5 铁路指令性计划 409

25.6 铁路指导性计划 409

25.7 铁路长期计划 410

25.8 铁路中期计划 410

25.9 铁路年度计划 411

25.10 铁路滚动式计划 411

25.11 铁路旅客运输计划 412

25.12 铁路货物运输计划 413

25.13 铁路运输计划 413

25.14 机车车辆运用计划 414

25.15 铁路基本建设计划 414

25.16 铁路运输设备更新改造计划 415

25.17 铁路运输设备大修理计划 416

25.18 铁路物资供应计划 417

25.19 铁路站段生产财务计划 418

25.20 铁路劳动工资计划 418

第二十六篇 铁路站、段长与站段财务管理 420

26.1 铁路财务管理主要内容 420

26.2 企业财务通则 420

26.3 企业会计准则 421

26.4 费用 422

26.5 成本 422

26.6 成本开支范围 422

26.7 管理费用 423

26.8 财务费用 424

26.9 销售费用 424

26.10 资金筹集 425

26.11 资金市场 425

26.12 资产 426

26.13 流动资产 426

26.14 短期投资 427

26.15 长期投资 428

26.16 固定资产 428

26.17 固定资产计价 429

26.18 固定资产折旧 430

26.19 无形资产 431

26.20 负债 431

26.21 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 432

26.22 所有者权益 433

26.23 资本金与资本金制度 433

26.24 资本公积金与盈余公积金 433

26.25 收入 434

26.26 利润与利润分配 435

26.27 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 436

26.28 退休基金统筹 436

26.29 企业内部结算价格 436

26.30 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度 437

26.31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437

第二十七篇 铁路站、段长与站段劳动管理 438

27.1 铁路劳动组织科学化 438

27.2 铁路劳动分工 438

27.3 劳动的时间组织 439

27.4 劳动的空间组织 440

27.5 工作时间制度 440

27.6 轮乘制与包乘制 441

27.7 劳动力管理制度 441

27.8 劳动力招收和录用 442

27.9 劳动力分配 443

27.10 劳动力调配 443

27.11 职工的技术考核 444

27.12 职工晋级和提职 445

27.13 铁路劳动定额 446

27.14 劳动定额管理 447

27.15 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 447

27.16 定员与定员标准 448

27.17 定员工作原则和基本方法 449

27.18 工资总额 450

27.19 工资基金 450

27.20 平均工资 451

27.21 铁路工资等级制度 452

27.22 结构工资制度 453

27.23 计时工资 453

27.24 计件工资 454

27.25 浮动工资 455

27.26 奖金制度 455

27.27 津贴制度 456

27.28 劳动保护 457

27.29 劳动保护管理 458

27.30 安全技术措施 458

27.31 职工伤亡处理 459

27.32 职工退休、退职 460

27.33 出勤率和出工率 461

27.34 职工人数 461

27.35 工时利用率 462

27.36 劳动效率指标 462

27.37 万换算吨公里工资含量包干 463

27.38 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 464

第二十八篇 铁路站、段长与站段物资管理 466

28.1 铁路物资管理的基本任务 466

28.2 物资的分类 466

28.3 物资消耗定额的分类 466

28.4 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原则 467

28.5 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467

28.6 物资消耗定额的管理 468

28.7 物资储备定额 469

28.8 物资储备定额的分类 469

28.9 物资储备量的确定 470

28.10 物资需要量的确定 471

28.11 物资供应计划 472

28.12 物资平衡表 473

28.13 铁路物资仓库管理 474

28.14 物资验收 475

28.15 物资保管 476

28.16 物资点查 478

28.17 物资发放 478

28.18 物资统计核销与信息管理 478

28.19 物资节约 479

28.20 能源节约 480

第二十九篇 铁路站、段长与站段审计 482

29.1 审计作用 482

29.2 审计程序 482

29.3 内部审计 483

29.4 效率审计 484

29.5 效果审计 484

29.6 站段长离任审计 485

29.7 财经纪律审计 485

29.8 经济效益审计 486

29.9 库存现金审计 486

29.10 银行存款审计 487

29.11 往来账款审计 487

29.12 工资核算审计 488

29.13 材料采购审计 488

29.14 固定资产审计 489

29.15 利润审计 489

29.16 税金审计 490

29.17 铁路运输收入审计 490

29.18 会计基础工作审计 491

29.19 经济合同审计 492

29.20 工程结算审计 493

29.21 审计目标 493

29.22 审计报告 493

第三十篇 铁路站、段长应具备的素质 405

30.1 站段长的政治素质 405

30.2 站段长的使命感与献身精神 495

30.3 站段长的品德素质 496

30.4 站段长的职业道德 496

30.5 廉洁奉公与公道守信 497

30.6 站段长的人格与国格 498

30.7 站段长的理想与信念 498

30.8 站段长的心理素质 499

30.9 站段长的价值观念 499

30.10 站段长的兴趣 500

30.11 站段长的气质 502

30.12 站段长的心境 503

30.13 站段长的应有品质 504

30.14 站段长的坚韧性 505

30.15 站段长的性格类型 506

30.16 站段长的情操 506

30.17 站段长的知识结构 507

30.18 站段长的专业素质结构 508

30.19 站段长是经济管理内行 509

30.20 站段长的市场观念 511

30.21 站段长的用户至上观念 512

30.22 站段长的竞争观念 513

30.23 站段长的人才观念 514

30.24 站段长的创新与进取观念 516

30.25 站段长的时效观念 517

30.26 站段长要善于超越自我 517

30.27 站段长的自我制欲 518

30.28 站段长的自我制偏 519

30.29 站段长的自我制“怒” 520

30.30 站段长的自我制嫉 521

30.31 站段长的自我制疑 522

30.32 站段长的风险精神与危机感 523

30.33 站段长战胜挫折的主要方法 524

30.34 站段长的风度与魄力 524

第三十一篇 铁路站、段长应具备的能力 526

31.1 站段长能力特征与类型 526

31.2 站段长的协调与沟通能力 526

31.3 站段长的上下协调与沟通 527

31.4 站段长的左右协调与沟通 528

31.5 站段长的多边协调与沟通 528

31.6 站段长的协调与沟通方式 529

31.7 协调与沟通障碍的排除 530

31.8 培养协调与沟通能力 530

31.9 站段长信息处理能力 531

31.10 站段长的开拓能力 532

31.11 站段长的决策能力 533

31.12 站段长要把握决策时机 533

31.13 提高站段长决策能力 533

31.14 站段长的经营管理能力 534

31.15 掌握出奇制胜的经营技巧 535

31.16 站段长要重视社会信誉 535

31.17 站段长社会活动能力特征 535

31.18 站段长的社交风度 536

31.19 站段长快速进入角色的技巧 536

31.20 处理与副手关系的能力 537

31.21 站段长的表达能力 537

31.22 站段长的口头表达能力 538

31.23 站段长要掌握演讲程序和要决 538

31.24 锻炼口才的要诀 539

31.25 站段长的书面表达能力 539

31.26 培养和提高站段长能力的要决 539

第三十二篇 铁路站段长的领导艺术 541

32.1 站段长掌握领导艺术的重要意义 541

32.2 提高站段长领导艺术的途径 541

32.3 站段长的执行政策的艺术 542

32.4 站段长运用权力的艺术 542

32.5 站段长用人的艺术 543

32.6 站段长决策的艺术 544

32.7 站段长善于“民主与集中”的艺术 544

32.8 站段长发挥副职作用的艺术 545

32.9 站段长运用信息的艺术 546

32.10 站段长调查研究的艺术 546

32.11 站段长确立目标的艺术 547

32.12 站段长部署工作的艺术 548

32.13 站段长总结的艺术 549

32.14 站段长主持开会的艺术 549

32.15 站段长提高工作效率的艺术 550

32.16 站段长善于控制大局的艺术 551

32.17 站段长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 551

32.18 站段长因势利导的艺术 552

32.19 站段长奖罚分明的艺术 553

32.20 站段长做思想工作的艺术 553

32.21 站段长协商的要诀 554

32.22 站段长调解纠纷的艺术 554

32.23 站段长表扬的艺术 555

32.24 站段长批评的艺术 555

32.25 站段长坦诚待人的艺术 556

32.26 站段长联系群众的艺术 557

32.27 站段长语言表达的艺术 557

第三十三篇 铁路站、段长决策科学化 559

33.1 站段长决策的特点 559

33.2 站段长决策的原则 559

33.3 站段长决策的作用 560

33.4 站段长决策要的要素 561

33.5 站段长决策的程序 561

33.6 站段长决策的知识结构 562

33.7 站段长要了解决策的分类 562

33.8 站段长要掌握追踪决策 563

33.9 站段长要有系统思想 564

33.10 站段长要有系统工程概念 564

33.11 站段长要学会系统分析 565

33.12 站段长要学会系统设计 566

33.13 站段长要了解系统评价内容 566

33.14 站段长要抓系统实施 567

33.15 站段长要掌握系统运行 567

33.16 站段长要了解系统环境 568

33.17 站段长要掌握系统最优化 568

33.18 站段长要了解功能评价 569

33.19 站段长要了解网络技术应用 570

33.20 站段长要了解价值工程及其步骤 571

33.21 站段长要通晓设备更新决策 571

33.22 站段长要通晓确定型决策方法 572

33.23 站段长要了解完全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573

33.24 站段长要掌握风险型决策方法 573

第三十四篇 铁路站、段与思想政治工作 575

34.1 站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575

34.2 站段思想工作的基本特点 575

34.3 站段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576

34.4 站段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地 576

34.5 站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577

34.6 站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 577

34.7 站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 578

34.8 站段思想政治工的基本内容 578

34.9 站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 579

34.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579

34.11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580

34.12 形势、任务和方针政策的教育 581

34.13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581

34.14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581

34.15 “四职”教育 582

34.16 路风教育 582

34.17 民主与法制教育 583

34.18 艰苦奋斗教育 583

34.19 安全、质量、效益教育 584

34.20 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585

34.21 深化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585

34.22 企业民主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586

34.23 后进转化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586

34.24 班组思想政治工作 587

34.25 站段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和运作机制 587

34.26 站段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和设施建设 588

34.27 站段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589

34.28 站段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评估 589

34.2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90

34.30 企业文化建设 591

第三十五篇 铁路站、段长与领导班子建设 592

35.1 建立以站段长为首的运输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系统 592

35.2 站段长与党委、职工代表大会 592

35.3 站段领导活动的特点 593

35.4 站段领导班子建设的意义和原则 593

35.5 站段领导班子思想建设 594

35.6 站段领导班子的建设 595

35.7 站段领导班子作风建设 595

35.8 站段领导班子业务建设 596

35.9 站段领导班子制度建设 597

35.10 站段领导班子是高智能的群体 599

35.11 站段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 600

35.12 站段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 600

35.13 站段领导班子的专业结构 601

35.14 站段领导班子的气质结构 601

35.15 站段领导班子的工作结构 602

35.16 站段领导班子结构科学化 602

35.17 站段领导班子结构科学化分析 602

35.18 站段领导班子结构科学化途径 603

35.19 站段领导班子的整体效应 604

35.20 站段领导班子和谐的整体环境 606

35.21 站段领导班子团结协作 606

第三十六篇 铁路站、段长要抓好多种经营企业管理 609

36.1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的崛起 609

36.2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609

36.3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的特点 610

36.4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管理的内容 611

36.5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612

36.6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的经营思想 614

36.7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领导者的作用 614

36.8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615

36.9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领导者的领导艺术 616

36.10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领导者的职责与权限 620

36.11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领导者的人才观 620

36.12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经营决策 621

36.13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的经营计划 622

36.14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新产品开发 622

36.15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价格策略 623

36.16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625

36.17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生产技术管理 627

36.18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质量管理 628

36.19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的销售管理 629

36.20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财务管理 633

36.21 铁路多种经营发展外向性经济的优势 634

36.22 铁路多种经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措施 635

后记 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