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实践美学引论 美与自由的技术操作》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应龙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0142449
  • 页数:1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价值实践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遵循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基本方法,从经验实践发生学的历史视野出发,提出建立经验实践美学。它把认识论美学的美、美的本质和美感等三大命题历史的理解为审美实践、审美实践的在场性质及其在场产生的审美价值效应,阐释了审美源于人与对象自由的技术经验的操作联系,美“在场”为人与对象、心与物、内与外经验情感的和谐共生、生生不息,并从历时性的维度在场为“自由的感性显现”——身心从物质压抑、从概念束缚中历史的解放出来,获得自由愉悦的全面发展。美感恰恰是审美实践产生的价值效应。审美实践的在场特征在于意象化、经验情感化和艺术化。文艺创作的基本特征则在于通过可操作的技术经验显现不可操作的经验历史情感及其生命意蕴。

第一章 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 1

一、美学的学科性质 1

(一)“本体论”阶段 1

(二)“认识论”阶段 2

(三)“语言学”阶段 3

二、美学研究的方法论 4

(一)逻辑与历史具体统一的方法与哲学基础的关系 5

(二)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元综合问题 7

三、美学的研究对象 8

第二章 美学研究方法的历史走向 12

一、美学研究中认识论方法的历史走向 12

(一)鲍姆嘉通的美学观点 13

(二)康德美学 13

(三)黑格尔美学 15

(四)蔡仪的《新美学》 16

二、西方美学研究中存在性方法的历史走向 17

(一)西方美学研究的经验论研究方法 18

(二)现当代西方美学研究的存在性取向 20

三、中国美学研究中存在性方法的历史走向 24

(一)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存在性方法的特征 25

(二)中国现当代美学研究方法的存在性走向 27

四、经验实践美学研究的方法与基本思路 32

(一)经验实践美学研究的方法 32

(二)经验实践美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33

第三章 审美实践的历史基础 34

一、何谓价值实践的符号化 34

(一)价值实践符号化的历史根源 35

(二)价值实践符号化的在场现状 37

(三)价值实践符号化的历史形态 40

二、价值实践的符号化功能 43

(一)价值实践符号化的原生性功能 44

(二)价值实践符号化的继生性功能 47

三、价值实践的符号化意义 55

(一)价值实践符号化意义的经验性 55

(二)价值实践符号化意义的在场性质 58

(三)价值实践符号化意义的分类 62

四、价值实践的符号化形式 67

(一)行为实践的符号化形式 68

(二)认知实践的符号化形式 73

(三)感性实践的符号化形式 78

第四章 审美实践的历史阐释 84

一、审美实践的历史分期 85

二、原始时期审美实践的发生学形态 89

(一)原始时期感性实践联系的生成 89

(二)原始时期感性实践联系的核心价值 94

(三)原始时期审美实践的发生学趋向 98

三、文明时期审美实践的成熟形态 104

(一)审美实践的相对独立 105

(二)审美实践的核心价值 108

(三)审美实践的在场特征 112

(四)审美实践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115

第五章 审美实践的在场性质 120

一、审美实践“在场性质”的提出 120

二、审美实践的在场性质 124

(一)经验转移的审美发生学意义 125

(二)自由的感性显现 128

三、审美实践的价值效应 134

(一)审美实践的微观价值效应 135

(二)审美实践的经验历史效应 136

第六章 审美实践的在场特征 138

一、审美实践的意象化特征 139

(一)审美实践意象化的历史前提 139

(二)审美实践意象化的在场生成 141

(三)审美实践的意象化内涵 143

(四)关于审美意象的一点思考 146

二、审美实践的经验情感特征 147

(一)审美经验情感的历时性生成 148

(二)审美经验情感的共时性生成 154

第七章 审美实践的艺术化特征 159

一、审美实践艺术化的价值活动特性 160

(一)审美“创生”与审美“体验”的关系 160

(二)审美实践艺术化的体验性 161

(三)审美实践艺术化的创生性 164

二、审美实践艺术化的操作特征 167

(一)“以形写神”的形、神关系 167

(二)“以形写神”中“写”的自由意义 171

结语 审美实践“在场”的本体性 178

参考文献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