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建等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8082112
  • 页数:34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结合实际,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法律制度,让学员在已有的法律实践经验基础上,通过提升法律理论水平来加强法务工作能力,全面地加强法律职业所需要的职业思维、职业语言、法律知识、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

第一编 中国传统法律总论 3

【体系导读】历史理性的重建——为什么法律史可以不断重写 3

一、法律与历史 3

二、历史理性的重建——为什么法律史可以不断重写 6

三、法的概念与中国法制史 9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专题 15

第一节 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存在 15

第二节 法源的取向与法律体系的关系 16

第三节 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结构和形式 18

一、礼法结构 18

二、中国传统法律体系中制定法的表现形式 20

三、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内容——“天理国法人情”并行不悖 21

【资料文献】 23

第二章 历代的法制指导思想专题 24

第一节 夏商周三代——中国“青铜时代”的法制指导思想 25

一、“从何说起”的问题 25

二、夏商周——中国“青铜时代” 26

三、从“祀”到“礼” 28

四、从“戎”到“灋”——《吕刑》篇中的法律思想 31

第二节 春秋战国——中国“轴心时代”的法律思想一瞥 38

一、春秋战国——中国的“轴心时代” 38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法律思想 40

第三节 秦统一后法制指导思想的大体演变 56

一、秦统一后中国社会的性质 56

二、秦汉以后法制指导思想的大体演变 57

【资料文献】 60

第三章 中国传统法制的特点专题 64

第一节 民国时期有关中国传统法制特点的探讨 64

一、吴经熊的看法 64

二、陈顾远的看法 65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以刑为主说”的笼罩及其原因 66

第三节 “风起于青萍之末”——对中国传统法制特点的再认识 70

一、法律文本角度的质疑 70

二、行动中法角度的质疑 71

三、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 74

【资料文献】 75

第二编 中国传统法律分论 81

【体系导读】中国传统法律的基本体系与基本原则 81

一、官僚贵族的特权 81

二、尊卑长幼制 86

三、良贱差别 87

第四章 刑事法律制度专题 89

第一节 刑法的效力范围 89

一、法律对于“化外人”的效力 89

二、刑法的溯及力 92

第二节 犯罪论举要 94

一、犯罪的成立 94

二、紧急行为 107

三、共同犯罪 109

第三节 刑罚制度专题 112

一、早期的刑罚 112

二、刑罚制度的改革和刑罚体系化 122

三、五刑体制的确立 124

四、对五刑体系的补充 126

第四节 刑法中的主要罪名 132

一、违反纲常的重罪——“十恶” 132

二、侵害人命的犯罪——“七杀”及其他 137

三、计赃定罪的罪名——“六赃”及其他 139

【资料文献】 144

第五章 财产法专题 150

第一节 所有权 150

一、早期的所有权形态 150

二、历代法律对于私有土地的规范 152

三、无主土地、遗失物、埋藏物的处理 156

第二节 契约 159

一、契约的形式及其成立要件 159

二、买卖契约 163

三、借贷契约 168

四、寄存契约 173

第三节 其他财产权 173

一、质押 174

二、指抵 175

三、不动产的典权 176

四、“一田二主”式的“永佃权” 178

第四节 损害赔偿 179

一、汉唐时期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 179

二、唐律对于侵损人身行为的规定 180

三、元明清时期对于人身伤害行为的赔偿原则 181

第五节 继承制度专题 182

一、嫡长子继承制——身份继承的原则 182

二、继承开始的时间 183

三、财产继承人的范围及其顺序 185

四、财产继承的份额 189

五、遗嘱继承 191

【资料文献】 193

第六章 中国古代的司法体系 198

第一节 司法机构 198

一、中央司法机构 198

二、地方司法机构 202

第二节 诉讼制度 206

一、诉讼的限制 206

二、管辖 210

三、诉讼时效 211

四、代诉 212

五、起诉与传唤 213

六、证据 216

第三节 审判制度 219

一、和息 219

二、“辨告”和“三审” 220

三、“五听”纠问与刑讯制度 220

四、逐级复审制度 222

五、裁判的形式 223

六、会审制度 224

七、申诉与直诉 226

八、法官个人责任制 227

【资料文献】 229

第三编 20世纪中国法律的转型 233

【体系导读】近代中国法律转型的背景 233

一、沉重的遗产与艰巨的任务 233

二、法律移植中的观念因素——以中国近代以来的变法改制为例 239

三、回到沈家本 超越沈家本——中国法制现代化道路反思 245

第七章 清末变法:中国法律发展的新纪元 257

第一节 清末修律的主要内容 257

一、刑律的修订 257

二、《大清民律草案》 260

三、商事立法 261

四、“官制改革”与行政法规 262

五、诉讼法和法院组织法 262

六、清末修律简评 263

第二节 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 264

一、《钦定宪法大纲》及《逐年筹备事宜清单》的颁行 264

二、各省咨议局的筹设及国会请愿运动 266

三、资政院的组建与《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268

【资料文献】 270

第八章 民国法学家的理想与梦想 273

第一节 法学家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 273

第二节 法治理想的树立 276

一、尝试制定良法,构建近代法律体系 276

二、创制根本法,追求宪政精神 277

三、收回司法主权,捍卫国家主权 278

四、争取司法独立,倡导司法公正 281

五、强调依法而治,注重保障人权 283

六、享誉国际法庭 284

第三节 理想与梦想的交织 285

第四节 两难处境及人生归宿 290

第九章 民国时期立法专题 294

第一节 北京政府时期的立法活动 294

一、刑法的修订 294

二、创制民法典的努力 296

三、判例法的盛行 298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立法 299

一、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 299

二、刑法典的创制施行 300

三、民法典的创制施行 302

四、中西民法原则的融合 303

第三节 民国立法与中国社会近代化 306

一、社会近代化决定法制近代化走向 306

二、民国时期法制近代化的“非常态” 307

三、民国法制效力的脆弱 309

第四节 民国立法得失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启示 310

一、无独立主权便无独立法权 310

二、法律移植必须具备相应的土壤条件 312

【资料文献】 313

第十章 民国司法体制改革专题 315

第一节 司法体制的创制与改革 315

一、近代司法体制的肇兴 315

二、近代司法体制的初步构建 316

三、县级司法体制改革 318

四、近代司法体系发展的转折 321

第二节 司法体系独立的障碍 323

一、司法党化对司法体系独立的羁绊 323

二、司法体系完整性被破坏 324

三、行政权对司法权的干预 325

第三节 司法主体地位、待遇及品行操守 328

一、司法官的地位 329

二、司法官的实际待遇 333

三、司法官的品行操守 335

第四节 借鉴与反思 338

一、无司法权的独立,便无法建成法治国家 338

二、现代司法制度依存于现代政治民主环境 338

三、要全面提高司法主体的地位和素质 339

【资料文献】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