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知识教与学的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巩子坤著;张奠宙总主编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43557314
  • 页数:3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稿的研究角度新颖、研究方法创新,为数学有关内容的课改,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证和理论依据,受到了数学教育界的重视。对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一些建议,并对研究的不足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出思考。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1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 8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9

第四节 论文的结构 10

第二章 文献述评与研究思想框架的形成 12

第一节 运算知识的特征 12

第二节 理解 17

一、理解的网络联系说 17

二、理解的表征转化说 20

三、理解的类型层次说 25

四、三种理解说之间的关系 30

第三节 有理数运算的理解 31

一、有理数运算理解的维度 31

二、什么是有理数运算的理解,怎样界定这种理解 33

三、有理数运算研究概述 37

第四节 有理数运算的教与学 38

一、迁移 38

二、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程序 43

三、先做后说,积极前进:GX教学理论 44

四、教与学的策略 46

第五节 研究的思想框架 49

第三章 研究的设计与过程 52

第一节 样本 52

一、城市 52

二、学校 53

三、学生 54

四、教师 55

第二节 研究工具 55

一、问卷调查 56

二、访谈 58

三、课堂观察 59

四、工具的试验 60

第三节 微型实验 60

第四节 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 61

一、数据收集 61

二、数据编码 61

三、数据处理和分析 62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一):小数乘法的理解 64

第一节 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65

一、正确的理解 65

二、错误的理解及原因分析 70

三、理解的水平 79

四、从理解的网络联系说看学生的理解 83

第二节 小数乘法运算的理解 85

一、正确的理解 85

二、错误的理解及原因分析 89

三、理解的水平 92

第三节 达到该理解水平的原因分析 96

一、教师的理解 96

二、教材的安排 99

三、知识的呈现方式 102

四、案例:学生对小数的理解 103

五、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比较差,为什么学习可以进行下去 106

六、小结 108

第四节 纵向比较:六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平显著性提高 108

一、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108

二、小数乘法运算的理解 110

三、小结 112

第五节 教与学的策略 113

一、教师所选择的教与学的策略 113

二、分析与反思 117

三、小结 125

第六节 结论 125

一、理解的层次性和有限性 125

二、原因 126

三、六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平显著性提高 127

四、教与学的策略 127

五、建议 127

第五章 研究结果(二):分数除法的理解 129

第一节 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130

一、六年级学生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130

二、七年级学生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水平不升反降 132

三、小结 133

第二节 分数除法运算的理解 134

一、正确的理解 135

二、错误的理解及原因分析 142

三、理解的水平 147

第三节 达到该理解水平的原因分析 153

一、教师的理解 153

二、教材的安排 157

三、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推导分数除法运算法则的模型 163

四、案例: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164

五、教师、学生解决问题的倾向性研究 167

六、小结 171

第四节 纵向比较:七年级学生对分数除法运算的理解水平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 171

一、分数除法运算的理解概述 171

二、与六年级学生相比,七年级学生对运算的理解水平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 173

三、与六年级学生相比,七年级学生做文字题的正确率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 174

四、小结 175

第五节 教与学的策略 176

一、教师所选择的教与学的策略 176

二、教师的实际教学策略 180

三、对教师的访谈 187

四、小结 188

第六节 结论 188

一、理解的层次性和有限性 188

二、原因 189

三、七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平没有提高 189

四、教与学的策略 190

五、建议 190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三):有理数(负数)乘法的理解 192

第一节 有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193

一、正确的理解 193

二、错误的理解及原因分析 196

三、教师对有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197

四、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199

第二节 有理数乘法运算的理解 201

一、正确的理解 201

二、错误的理解及原因分析 204

三、理解的水平 208

四、小结 213

第三节 纵向比较:对有理数乘法运算的理解不升反降 213

第四节 “负负得正”难以理解的原因分析 215

一、案例:为什么“负负得正” 215

二、“负负得正”难以理解的原因分析 220

三、小结 224

第五节 “负负得正”能够被接受的原因分析 225

一、教师的角度:模型说明不是证明,“负负得正”无须证明,模型说明即可 225

二、学生的角度:保持运算的持续性,学习的迁移性和归纳性 230

三、小结 233

第六节 模型说明 234

一、不同的模型对学生的理解没有显著性影响 234

二、师生对模型的倾向性 236

三、对模型的分析 241

四、小结 242

第七节 教与学的策略 243

一、教师实际的教与学的策略 243

二、教师所选择的教与学的策略 251

三、小结 253

第八节 结论 254

一、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理解非常有限 254

二、难以理解的原因:超越经验,难以证明 255

三、接受的原因:学习的迁移性,例规教学的合理性 255

四、对“负负得正”的教学:模型说明的方法 256

五、教与学的策略 256

六、建议 257

第七章 建议与反思 259

第一节 运算意义的理解 259

一、描述性的层次 259

二、纵向看理解的变化 261

第二节 运算(算理、法则)的理解 262

一、量化的层次 262

二、描述性的层次 263

三、纵向看理解的变化 265

四、怎一个“计算”了得 266

第三节 理解有限性、层次性的原因 266

第四节 教与学的策略 268

第五节 建议 271

一、对课程标准制定者的建议 271

二、对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272

三、对教师的建议 274

四、教与学不能游离文化境脉 276

参考文献 277

附录 286

附录A1:小数乘法学生问卷 286

附录A2:小数乘法教师问卷 289

附录B1:分数除法学生问卷 294

附录B2:分数除法教师问卷 296

附录C1:有理数乘法学生问卷 300

附录C2:有理数乘法教师问卷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