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份幼儿教育与专业成长 1
第一章 幼儿教育与你—幼教专业人员的意义 1
第一节 何谓专业 2
第二节 幼教专业人员的四个面向 2
一.个体特征 3
二.教育资历 4
三.专业实务 11
四.公共推广 15
第三节 成为专业幼教工作者 16
第四节 为何有「多元差异」专栏? 16
第五节 今日幼教专业人员的角色 20
第六节 幼教专业人员的未来 21
第二章 今日幼儿教育—公共政策与当前议题 25
第一节 公共政:策和当前议题 26
第二节 家庭议题 26
一.家庭单位的改变 28
第三节 社会议题 33
一.贫穷 33
二.居住 34
三.健康的生活 35
第四节 政策和规划趋势 40
一.脑部研究和幼儿教育 40
二.政府在幼儿教育计画中的参与 41
三.联邦支持改革 42
四.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支持 42
五.幼儿教育的热门议题 43
第三章 幼儿观察与评量—透过适性评量达成有效的教学 47
第一节 什么是评量? 48
一.适性评量 48
二.真实评量 49
第二节 入学预备度测验 50
一.筛选历程 50
二.筛选量表与观察纪录表 54
第三节 什么是观察? 56
一.观察的目的 56
二.系统化观察的优点 57
三.观察的步骤 59
四.向家长报告与沟通 62
第四节 重大的评量议题有哪些? 67
一.评量与绩效责任 67
二.高风险测验 68
三.测验偏颇 70
四.年龄限制 70
五.结论 70
第二部份 幼儿基础:历史与理论 73
第四章 过去和现在—未来的序曲 75
第一节 为何过去是重要的? 76
一.理念的重新诞生 76
二.再次建构梦想 76
三.执行当今措施 76
四.赋予专业力量 76
五.提振专业 76
第二节 在幼儿教育历史上的人物以及其影响 77
一.马丁·路德 77
二.约翰·阿莫司·康米纽斯 77
三.约翰·洛克 78
四.卢梭 79
五.裴斯塔洛齐 80
六.欧文 81
七.福禄贝尔 81
第三节 美国幼稚园的源起 84
一.玛格利氏·舒兹 84
二.依莉莎白·皮巴蒂 84
三.米尔顿·布莱德利 84
四.苏珊·布劳 85
五.派蒂·史密斯·希尔 85
第四节 二十世纪幼儿教育家 86
一.玛利亚·蒙特梭利 86
二.约翰·杜威 86
三.皮亚杰 87
四.里维·维高斯基 89
五.亚伯拉罕·马斯洛 89
六.艾瑞克·艾瑞克森 89
七.霍华德·迦纳 89
第五节 从路德到现在:优质教育实务的必要条件 89
一.学习上的要点 91
二.教学的要点 91
三.家庭的要点 92
第六节 不同时代之儿童观点 92
一.小大人观点 92
二.原罪论观点 92
三.白纸论观点 93
四.成长中的植物观点 93
五.财产观点 93
六.未来的投资观点 94
七.人权观点 94
第七节 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96
第五章 运用到教学与学习之理论—教学实务之基础 101
第一节 学习与发展理论 102
一.学习 102
二.理论 102
三.建构主义 103
第二节 皮亚杰的学习理论 103
一.主动学习 104
二.适应 104
三.认知发展阶段 105
第三节 维高斯基与社会文化理论 109
一.最近发展区 110
二.交互主观性 110
三.搭鹰架 111
第四节 马斯洛及自我实现的理论 114
一.生理基本需求 115
二.安全与安全感 115
三.爱与归属感 115
四.自尊 115
五.美感 115
第五节 艾瑞克森 115
第六节 迦纳 117
第七节 布朗菲布列纳与生态系统理论 117
第八节 理论统整 121
一.皮亚杰理论的优缺点 121
二.维高斯基 122
三.其它的观点 124
第九节 认知发展的新方向 124
第三部份 针对儿童与家庭的机构与服务 127
第六章 幼教机构—将理论运用到实务 129
第一节 对于高品质幼教机构的需求愈来愈高 130
第二节 蒙特梭利方法的原则 130
一.尊重儿童 132
二.吸收性心智 132
三.敏感期 132
四.预备好的环境 133
五.自动教育 133
六.教师的角色 133
第三节 蒙特梭利方法的实施 133
一.日常生活 133
二.感官教材 134
三.学科教材 134
四.蒙特梭利与现代的教学方法 136
五.满足多元性与身心障碍的需求 136
六.更深入的想法 138
第四节 高瞻·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 138
一.高瞻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140
二.高瞻教学模式的五个元素 141
三.可以支持主动学习的每天日常作息 143
四.满足多元性与身心障碍的需求 145
五.更深入的想法 145
第五节 瑞吉欧·艾米莉亚 146
一.对于儿童与儿童学习的理念 146
二.成人的角色 147
三.环境 147
四.机构里的教学 149
五.满足多元性与身心障碍的需求 150
六.更深入的想法 150
第六节 华德福教育:头、手、心 152
一.基本原则 153
二.课程特色 154
三.满足多元性与身心障碍的需求 154
四.更深入的想法 154
第七章 托育—满足儿童、父母与家庭的需求 161
第一节 托育面面观 162
第二节 何谓托育 162
一.托育的普遍性 163
二.托育服务方式的选择 164
第三节 托育服务类型 164
一.由亲戚朋友照顾 164
二.家庭式托育 164
三.代間托育 168
四.中心式托育 168
五.雇主赞助的托育方式 170
六.支援性托育服务 171
七.军方托育服务 171
八.课前与课后安亲班 172
九.营利性托育 172
第四节 形成良好托育服务的因素 173
一.合适与安全的环境 173
二.教保人员与孩子的比率 174
三.符合发展的课程与教学实施 174
四.个别需求 174
五.符合文化的课程与教学实施 174
六.家庭教育与支援 175
七.教保人员的在职进修与专业成 长 175
八.托育评鉴 175
第五节 儿童托育的影响 177
第八章 联邦政府—支持孩子的成功 181
第一节 联邦立法与幼儿期 182
一.2001年的「有教无类」法案 182
二.认字和阅读优先 182
三.联邦计画与早期教育 183
第二节 启蒙计画 183
一.选择性的计画模式 185
二.启蒙计画服务对象的资格 186
三.好的开始、聪明长大 189
第三节 早期启蒙计画 189
第四节 其他启蒙计画 189
一.迁徙居民启蒙计画 189
二.美国印第安—阿拉斯加原住民启蒙计画 191
三.齐平家庭扫盲计画 191
第五节 其他行动计画 192
一.Title I 计画 192
二.父职行动计画 192
三.夥伴关系与合作 193
第六节有关启蒙计画的研究 195
一.联邦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担忧 196
二.启蒙计画的影响 198
第四部份 幼教新世界 207
第九章 婴儿与学步儿—为学习奠基的年代 209
第一节 婴儿与学步儿的样貌 210
一.瞭解儿童发展 210
二.文化与儿童发展 210
第二节 年轻的头脑:一张王牌 215
一.神经修剪 216
二.突触创造 216
三.适合年龄的经验 217
四.自然和养育 217
第三节 动作发展如何发生? 218
一.动作发展的基本原则 218
二.大小便训练 220
第四节 智力发展如何发生? 221
一.同化、调适、与适应的作用 221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感觉动作智力 221
第五节 语言发展 227
一.语言习得的理论 227
二.语言发展的顺序 229
三.对专业人员的启示 231
第六节 心理社会和情感发展 232
一.社会行为 233
二.依恋和关系 233
三.气质与人格发展 235
第七节 婴儿与学步儿心理健康 236
一.婴儿心理健康运动的成长 237
二.社会环境与婴儿心理健康 238
第八节 高品质的婴儿与学步儿机构 239
一适合发展的机构 239
二.婴儿与学步儿课程 242
第九节 幼儿的健康计画 242
一.社区合作 242
第十章 托儿所时期—为学校及生活做准备 249
第一节 托儿所为何如此受欢迎? 250
第二节 托儿所学童的样貌 251
一.身体和动作发展 251
二.认知发展 253
三.语言发展 254
第三节 入学预备度 255
一.成熟度和预备度 255
二.重要的预备度技能 256
三.托儿所学童进入幼稚园的学习档案 259
四.预备度的重要性 260
第四节 游戏和托儿所课程 260
一.游戏理论的历史 260
二.游戏是孩子的工作 261
三.游戏的目的 261
四.游戏的种类 261
五.教师在促进游戏时的角色 265
第五节 新式托儿所课程:标准与目标 266
一.学前儿童阅读计画 266
二.适切的托儿所目标 268
三.托儿所日程安排 272
四.托儿所品质指标 274
第六节 协助托儿所学童度过过渡期 277
第七节 托儿所的相关议题 278
一.学童压力 278
二.优质托儿所 278
三.学前教育计画 278
四.托儿所补助计画 278
五.托儿所的未来 278
第十一章 幼稚园教育—学习须知 281
第一节 幼稚园入学年纪 282
一.幼稚园学童的特质 282
第二节 幼稚园学童的预备度与安置 285
一.课程提升 285
二.幼稚园课程的替代方案 285
第三节 幼稚园实况 289
一.适性发展原则 289
二.半天或全天课程 292
第四节 读写教育与幼稚园学童 292
一.幼儿读写萌发 294
二.促进幼童读写及阅读能力之策略 294
三.分享阅读 299
第五节 幼稚园学童与过渡期 303
第六节 幼稚园相关议题 303
一.延迟入学 303
二.高风险幼稚园测验 304
三.幼稚园入学年龄 305
第七节 幼稚园的未来 305
第十二章 小学阶段—为一辈子的成功做准备 309
第一节 教导小学一到三年级 310
一.小学阶段与当前的学校教育 310
第二节 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儿童的样貌 312
一.身体发展 316
二.动作发展 316
三.认知发展 317
四.道德发展 317
五.品格教育 318
第三节 今日的小学教育 322
一.州标准 322
二.教学方式 325
三.跨课程领域的思考 328
四.合作学习 328
五.读写与阅读 330
六.指导的阅读 330
第四节 放眼未来 334
第五部份 满足幼儿的特殊需求 337
第十三章 幼儿与科技—科技时代的幼儿教育 339
第一节 电脑的世代 340
一.科技的定义 340
二.科技素养 340
三.幼儿的科技使用 341
第二节 科技的公平性 341
第三节 科技与特殊幼儿教育 346
一.科技与婴儿、学步儿和学前儿童 346
二.辅助科技与特殊儿童 347
三.伦理议题与辅助科技 351
第四节 幼教课程的科技教学 352
一.树立良好的模范:个人接受科技的态度 354
二.决定如何在你的课程中使用科技 354
第五节 父母亲与科技 358
一.科技增加父母的参与 358
第六节 科技的未来发展及与你的关系 360
第十四章 引导儿童—培养儿童成为负责任的人 363
第一节 引导儿童行为的重要性 364
一.课业 364
二.终生的成就 364
三.问题的预防 364
四.谦恭有礼 364
五.何谓行为引导? 364
第二节 以社会建构方式来引导儿童 365
一.在最近发展区里引导儿童的行为 365
二.透过搭鹰架的方式引导儿童行为 365
三.师生对话 366
四.私语言与自我引导的行为 367
五.建构式的引导策略 367
第三节 教师效能训练 367
一.问题的所有权 368
二.主动地倾听 368
三.我的讯息 368
第四节 引导行为的九个要点 369
一.瞭解自己有关引导行为的教育哲学 369
二.瞭解儿童发展与儿童 369
三.满足儿童的需求 369
四.帮助儿童发展新行为 372
五.订定合理的期望 375
六.规划与调整环境 378
七.以身示范适当的行为 379
八.与家长、家庭或其他人建立夥伴关系 381
九.增进利社会行为 381
第五节 培养自动自发的行为 383
第六节 体罚 384
第七节 引导儿童的趋势 384
第十五章 多元文化论—存在多样化社会中的教育 387
第一节 多元文化觉察 388
一.美国孩子的文化 388
第二节 多元文化注入 390
一.培养文化意识 390
二.促进与使用解决冲突的策略 397
三.配合孩子的学习风格与智能进行教学 400
四.欢迎家长与社区的参与 401
第三节 双语教育计画 405
一.双语教育受到关注的原因 405
二.提供给英语不熟练学生的教育方案 406
三.双语教育的议题 407
第四节 多元文化教育的趋势 410
第十六章 有特殊需求的儿童—提供所有儿童适性教育 413
第一节 有身心障碍的儿童 414
一.身心障碍人士教育法案 414
二.转介、评估与安置 418
三.个别化教育方案与家庭服务计画 418
四.回归主流与融合教育 425
五.谘询与团队合作 429
六.注意力缺陷过动症 435
七.教导身心障碍儿童的策略 438
第二节 资优与天才儿童 440
第三节 受虐儿与被忽略的儿童 442
一.通报儿童虐待 443
二.寻求协助 446
三.无家可归的儿童 446
第十七章 父母、家庭及社区的参与—合作与协调 449
第一节 学校教育的转变 450
第二节 家庭的转变 450
一.祖父母当父母(隔代教养) 450
二.连结家庭型态 451
第三节 视教育为家庭事务 452
一.家庭中心计画 452
二.代间及隔代的教学计画 455
第四节 父母及家庭参与的准则 455
一.办理活动鼓励参与 456
二.家庭访问 460
三.家长会谈 461
四.单亲家庭 462
五.语言弱势的家长和家庭 464
六.未成年父母 464
七.父亲 466
八.其他照顾者 466
第五节 社区及其他机构参与 467
一.社区资源 467
二.学校事务参与 467
三.官方组织 467
四.网站连结 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