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理论研究与习得研究的“分”与“合” 1
上篇 3
第一章 语言观的建立——评叶斯柏森的语言观 3
第一节 描写主义倾向 4
第二节 历史主义倾向 5
第三节 交际主义倾向 8
第四节 认知主义倾向 10
第二章 句法规则的思考——SC理论中的空谓语“Φ”问题 13
第一节 前言 13
第二节 SC理论 14
第三节 空谓语Φ(there/有) 15
一 Sybesma有关“Φ”的分析 15
二 赵欣有关“Φ”的分析 16
三 彭国珍有关“Φ”的分析 18
四 小结 19
第四节 处所义双宾结构的SC分析 20
第三章 情态的语用分析——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情态动词 26
第一节 英语情态动词研究的现状 26
第二节 言语行为理论基本内涵 27
一 语用分析法 27
二 言语行为理论 28
第三节 情态动词的语用视角 30
第四节 新的佐证 37
第四章 语言多层面的课题——负极项的允准语境 38
第一节 负极项研究的意义 38
第二节 负极项在句法学中的解释 39
一 以“同结构”或“成分——控制”为基础的研究 39
二 以约束理论为基础的研究 43
三 以“线性顺序”为基础的研究 45
四 小结 46
第三节 负极项在语义学中的解释 46
一 以“层级”和“蕴含”为基础的研究 46
二 以“单调性”为基础的研究 49
第四节 汉语研究的现状 53
第五节 未来研究的展望 53
第五章 语言功能的研究——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 55
第一节 功能语言学的发展背景 55
第二节 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体系 56
一 语言三大功能 57
二 语域三要素 61
第三节 功能语言学的应用及在中国的发展 63
一 功能语言学与儿童语言发育 63
二 功能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64
三 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及文体学 66
四 功能语言学与汉语研究 70
五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72
第四节 结语 74
第六章 语言研究的突破——S.Pinker的生物语言学思想评析 75
第一节 引言 75
第二节 语言和生物本能 77
第三节 语言和进化论 79
第四节 语言的生物遗传性 80
第五节 语言模块和神经网络 82
第六节 结语 84
下篇 87
第七章 习得研究的语言理论角度——基于普遍语法的二语习得研究 87
第一节 引言 87
第二节 Chomsky的语言观与语言设计思想 88
一 Chomsky的语言观 88
二 Chomsky的语言设计思想 89
第三节 Chomsky语言学思想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90
一 二语习得的逻辑问题 91
二 中介语初始状态与普遍语法可及性 92
三 普遍语法理论指导下的二语习得实证研究 95
四 生成语法理论的新进展——特征理论与二语习得研究 97
五 对生成语法视角二语习得研究的思考 99
第四节 结语 102
第八章 语言输入的作用——认知派和社会文化派关于语言输入的争论 103
第一节 引言 103
第二节 语言输入假说概述 104
第三节 二语习得主要理论对语言输入研究的争议 106
一 社会文化派的语言输入观 106
二 认知派的语言输入观 109
三 认知派和社会文化派的争议 114
四 认知派内部语言输入观的争议 115
第四节 结语 117
第九章 一语研究的发现与启示——普通话情态的早期儿童习得 118
第一节 已有研究 118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20
一 跟踪取样 120
二 语言测试 123
第三节 动词前情态词的习得 127
第四节 情态层级的习得 131
一 肯定式的情态层级 131
二 双重否定式的情态层级 137
第五节 动词后情态的早期获得 144
第六节 动词前后情态获得的对比研究 154
第七节 情态与否定辖域的获得 156
第八节 结语 161
第十章 习得研究与语言教学的接轨——语用习得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63
第一节 引言 163
第二节 影响二语语用能力发展的因素 164
一 语法因素 164
二 语用迁移 165
三 社会交往 166
第三节 语用能力的可教性 166
第四节 社会语境与语用发展 167
一 语用输入 169
二 重视个体发展 170
三 重视文化培养 171
第五节 结语 171
参考文献 172
附录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