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学生的课堂不当行为及其成因 7
第二章 课堂纪律问题的常规处理方法及其缺陷 13
方法1:训斥 15
方法2:威胁 15
方法3:奖赏 16
方法4:惩罚 16
方法5:比较 17
方法6:发火 18
方法7:批评或心理倒置 19
方法8:体罚 20
方法9:拧掐 20
方法10:命令 21
方法11:家长留言条 23
方法12:送往校长办公室 23
第三章 课堂纪律问题预防与应对策略背后的普遍原则 25
原则1:变化有快有慢 26
原则2:方法的效果因人而异 26
原则3:关键要有周密的个人课堂纪律方案 27
原则4:避免对“好学生”积极反馈,对“差学生”消极反馈 27
原则5:反复产生相同结果,改变结果需改变方法 28
原则6:学生行为越糟,越能从积极周密的行动方案中获益 28
原则7:以积极的方法应对学生的消极行为 29
原则8:招人注意的行为受到强化 29
原则9:将心比心 30
原则10:有些学生会激怒教师 30
原则11:生气会影响学习 31
原则12:教学不是比拼人气 31
原则13:课堂问题放到课后理智解决 32
原则14:学生会喊“狼来了” 34
原则15:尽量避免出现师生对峙 34
原则16:语言的力量非常强大 35
原则17:学生依照信念行事 35
原则18:鼓励造就成功 36
原则19:“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本·富兰克林) 37
原则20:教师可以对他人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 38
第四章 课堂纪律问题的有效预防策略 41
策略1:对学生表示欢迎 43
策略2:赞赏 43
策略3:写字条 45
策略4:给家长写信 46
策略5:给家长打电话 48
策略6:聊个人话题 48
策略7:变更批评方式 49
策略8:指明特长 50
策略9:预言成功 51
策略10:约见 53
策略11:第三方的鼓励 55
策略12:列出“错置行为” 56
第五章 课堂纪律教育系统 59
课堂纪律教育系统的基本内容 60
第六章 学生课堂不当行为的一般应对策略(方案A) 71
策略1:友好而警示的眼神交流 72
策略2:走到学生身边 72
策略3:拍拍学生的肩膀 73
策略4:低声耳语 73
策略5:微笑着询问 74
策略6:留出思考时间 74
策略7:换座位 75
策略8:无声的讯号 76
策略9:提出要求 76
策略10:陈述事实 77
策略11:烘托品质,提出希望 77
策略12:提供选项 78
策略13:体谅难处 79
策略14:反问 80
策略15:调查 81
第七章 学生课堂不当行为的特殊应对策略(方案B) 83
策略1:写留言条 84
策略2:表示强烈的不满 85
策略3:私人恳谈 87
策略4:共谋合作方法 88
策略5:使用图表记录学生的违规行为及相应处罚措施 89
策略6:暂时隔离 89
策略7:改变语调、语速 90
策略8:鼓动其他学生加入 91
策略9:构建关系 93
策略10:以活动为杠杆 93
策略11:分析筹划 94
策略12:通知家长 95
策略13:赋予责任 95
策略14:鼓励参与 96
策略15:制订改正行为的方案 96
策略16:传达“我”的信息 97
策略17:写问题说明书 98
策略18:组建课堂纪律支持小组 99
策略19:咨询校长和学校教导处相关负责老师 100
策略20:召开由校长、学校教导处相关负责老师、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参加的讨论会 100
第八章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学生纪律问题的应对策略 105
策略1:就近排座 108
策略2:设定期望行为 108
策略3:使用“纪律图表” 109
策略4:间接提醒 110
策略5: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 112
策略6:使用四步隔离法 112
策略7:以打趣的方式回答学生的问题 113
策略8:聚焦优点 114
策略9:咨询前任教师 115
策略10:分析成就 116
策略11:身体接触 117
策略12:放缓语速 117
策略13:给学生布置任务 118
策略14:内省 118
策略15:开会 119
第九章 家长支持和参与的达成策略 121
策略1:制定课堂规则、奖惩措施 123
策略2:与家长交流 124
策略3:向家长汇报学生的良好表现 126
策略4:记录问题行为 127
策略5:约见家长面谈 128
第十章 个人课堂纪律方案 133
附录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