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上读书记 563
淞上读书记(一) 民国十二年三月廿三日始记 563
〈洪范〉无大家庭观念 563
〈周书〉中古史资料 564
三苗故事之三时期 569
大家族之起源 570
称人为「帝」 572
〈吕刑〉之「皇帝」是神非人 572
〈禹贡〉作于战国 573
四岳与群后、群牧 574
〈尧典〉作于五行说盛行后 574
〈尧典〉之「闰」 575
〈皋陶谟〉中之五行思想 575
洚水与洪水 575
〈汤誓〉自云「称乱」 576
《尚书》中之尧、舜 576
〈洪范〉中之数目字 576
〈洪范〉中之「王」与「皇」 577
周人自称「夏」 578
鬼治、天治、人治 578
周人目光中之商人 578
《尚书》中之「君」 579
大邦与小邦 579
人王与上帝 579
称「汝」与称「帝」 580
「天邑」为「大邑」误文 580
帝乙或称或不称 580
〈立政〉与〈尧典〉、〈皋陶谟〉之异 581
〈立政〉口气大 581
〈书序〉之前身 582
〈吕刑〉与〈尧典〉 582
刑官之伯夷与皋陶 583
「绝地天通」由于「家为巫史」 583
苗民绝世由于上帝降罚 584
〈吕刑〉中之五数 584
人王、天帝名称 585
商重先王,周重上帝 594
〈长发〉之「帝」是上帝而非契 595
帝庭与王庭 595
自然力与人事 596
寿之长短与人之善恶 596
替天行道 597
《尚书》可分三组 597
「皇极」为「王极」之误 600
段玉裁说〈吕刑〉无「皇」字 601
〈尧典〉、〈皋陶谟〉辨伪 601
三数与九数 603
九有与四海 604
〈周颂〉中之「皇」 605
〈禹贡〉作于〈尧典〉之前 606
祖己与祖伊 606
明杂剧 606
称汉为「秦」 607
神与鬼之别 607
元和县城隍 608
郡望 608
《四竹堂纪异》 609
《牧羊卷》 609
淞上读书记(二) 民国十二年五月卅一日 611
徐林与杨惠之、郑樵 611
〈尧典〉与《大学》 612
九有、九围与九丘 612
「四国」与「四海」 612
尧、舜与治水 614
禹、夔、鲧 614
〈尧典〉、〈皋谟〉之数目字 615
〈尧典〉、〈皋谟〉之取材 618
〈尧典〉、〈皋谟〉之代名词 618
「共工」是官名抑人名 618
终南 619
地名单、复字 619
狩猎与巡守 619
中国之黄土 620
徐 620
燕 621
皋陶与伯夷之更迭 621
巡守与封禅 621
九州 635
〈吕刑〉之「简」 637
男女别涂 638
蛮、夷、戎、狄与其方位 638
九原与九毕 639
小东与大东 639
淞上读书记(三) 民国十二年六月十四日始记 641
秦德公始居雍 641
追王 641
珠 642
三个三、五 642
后稷与神农 643
币与粟兼用 643
孟子之种族观念 644
「洚水」异字 644
〈尧典〉与《孟子》 644
州与邑 645
神话与人事 646
古书言四至 646
九州与九野 647
《楚辞》与〈禹贡〉、〈尧典〉 647
古书记古名人 649
文王与殷之关系 651
后稷与契俱非舜臣 652
孔子时尚无尧、舜禅让说 652
尧、舜、禹之关系 652
舜命官非实事 654
帝与王、后 655
古书中之帝 655
陟降 657
下土、下国、下民 657
〈尧典〉有古本、今本之异 658
放勋与重华 659
战国时四大事 659
燕哙让国 661
东、西帝分立 663
徐州 666
《左传》著作年代 668
淞上读书记(四) 民国十二年六月廿六日始记十一月六日记毕 671
柱与后土出禹、稷后 671
周宣王黩武 672
唐、虞 672
楚 673
称人王为「天」 673
公亶父非太王 674
齐太公 674
辟雍、泮宫与学校 675
〈颂〉、〈雅〉、〈骚〉与音乐 675
《吕览》、《淮南》、〈汉志〉之分野与分州 676
《吕览》、〈汉志〉说四海道里 680
五代国名表 680
李伯元事实 682
纪昀说戴震坚持成见 684
杨荫杭论立后 685
淞上读书记(五) 民国十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始记 689
〈禹贡〉与〈禹誓〉 689
鬼指山魈 689
匕、土、祖、士皆象生殖器 690
说经与说子 690
殷牧、周耕 692
《国语》多谏书 692
舜之地点 692
歌谣之变化 693
禹在夏初之故 695
孟子中不通句 695
玄王与玄鸟 695
扬、越、粤与幽、燕 695
判别真伪有种种条件 696
「敷治」 696
《广雅》本汉人经说 697
禹、稷连称 697
夏都不在山西 697
作品被人嫉恨 698
致语与滩头 699
南词即弹词 699
南曲与北曲 699
白帝与黄帝 700
秋胡妻作雕虫篆 700
〈秋水〉篇想像天地之大 701
许由与许行 701
丘与陵 702
天王 702
伪作之破绽及其所以作伪之故 703
《论语》中之矛盾记载 703
齐、鲁之地理与文化 704
尧、舜、禹之关系 704
道士之想像力 705
奚侗《庄子补注》 706
王国维《曲录》订补 707
孔子无周游列国事 709
辨〈禹贡〉 710
早婚 711
彝器用途 711
彝器图案 716
梆子班之艺名与唱腔 718
说书人之权力 719
面貌、衣服、武器之同一色彩 720
说书人编造配角 720
春台班 721
泣吁循轨室笔记 725
泣吁循轨室笔记(一) 民国十三年二月廿日始记 725
战国情况与古代故事 725
战国时人对于秦欲为帝之想像 726
齐威王朝周 726
愿有帝与不愿有帝 726
玁狁亦可称「蛮方」 726
社 727
地方基层组织 727
采薇 729
专名用成类名 729
弹琴退敌 729
子路与孙悟空 730
书社 730
孝子故事 730
以德报怨 731
平民主国事 731
古史与地质 732
琼瑰 732
春秋时美人标准 733
汉人《诗》学 733
姚际恒评朱熹 734
专名与公名之互变 734
金、锡 735
邶、鄘、卫 736
清苑所出商勾兵 737
孔子主质不主文 739
州、里 740
德化 741
圣人 741
《论语》中鬼神、祭祀语 742
韩愈论汉初学术 745
《颜氏家训》论伪书 745
《孔丛·诘墨》 746
乡遂与都鄙 746
夷、裔与华、夏 747
战国交通之发达 748
《春秋》恶叛人 748
子路与张飞、李逵 749
孔子遇难 749
幽州与幽都 750
〈尧典〉、〈皋陶谟〉之第一身代词 750
《论语》与〈尧典〉、〈皋谟〉之比较 751
黎民 756
〈为欲〉中之四至 756
圣人受诟 757
战国时人之边徼知识 757
《吕览》说舜德衰 758
齐、鲁兴衰之故 759
江中蛟龙 759
邹人夏后启 760
尧、舜、禹之战 760
三大万乘 760
鲧以欲为乱而被殛 760
时行花衫剧 761
宋康王 762
民不可使知 763
义和团之历史观 763
齐之都鄙 764
观音故事 764
薛平贵故事 765
宋育仁《虞初小说》 766
宋人赠妓词 771
泣吁循轨室笔记(二) 民国十三年四月十八日始记 773
王霸 773
三代异制 774
战国学者态度 774
帝号 775
〈檀弓〉记三代异制 775
唐、虞 776
《正义》圆谎 777
德化与大道 778
州里 778
礼意 778
〈甘誓〉 779
贵族称号施于平民 779
天、地、稷之祀 779
古帝王出处 780
祝融与后土 781
古史人物之等次 782
黄帝子分十二姓 783
信古与疑古 783
共工 784
古帝与造物主 784
古帝子孙 785
夏、殷、周地仅得九州之一 785
天吏与大匠 786
传与志 786
禹域与域外 787
天下、国、家 787
辟草莱、任土地 788
古人名 788
乡遂与都鄙 788
夏时 789
一贯 789
〈禹贡〉与《孟子》 789
命定论与人定胜天论 790
春秋时历法各国互异 790
《论语》与孔子 791
孔子年表 792
古字不限一音 802
《左传》记春秋初期事多不可信 803
桓公时《春秋》阙文 804
周庄王卒不见《春秋》 805
《春秋》记小事 805
社 805
掩耳盗铃之礼 806
万章疑古史 806
《论语》中之重复记载 808
音律之数 809
〈晨门〉与〈接舆〉诸章 809
墨子与孟子 809
驺衍说九州 810
「禹欲帝而不成」 812
《吕览》引〈商书〉 812
三皇 813
〈勿躬〉二十官 813
身、家、国、天下 813
禅让 814
「行德三年而三苗服」 814
武乙、纣、宋康王相同之故事 815
燕境与燕人 817
帝制运动 817
欧阳修辟感生说 818
《军志》 818
商代都邑 819
三代盟会地 821
〈汤诰〉与〈吕刑〉 821
屏翳与冯夷 822
夸大笔法 822
〈王风·扬之水〉 823
刁钻故事 823
「不知其仁,焉用佞」 823
禹余粮,禹步、禹穴 824
甚难而实非与甚易而实是 825
何仙姑籍贯 825
岝崿山为禹所陈 825
山阴山水 826
吾、我 826
卢师与螺蛳 827
读《孝经》灭贼 827
孔子七言诗 827
泣吁循轨室笔记(三) 民国十三年八月二日始记 829
黔敖故事疑由孟子说来 829
太社、太稷 830
崔述圣人成见 831
《诗三百》皆政 831
季札评诗乐 831
《诗比》 832
汉人整齐故事手腕 832
古器物分类 833
孟子承认之传说与不承认之传说 835
〈求人〉说禹迹穷乎域外 835
理智解释神话 836
亡国之社 837
〈过理〉举纣罪 837
战国人已疑禹不称帝 838
战国时来自远地之食物 838
〈慎人〉记舜诗由《孟子》来 842
阿衡与保衡 843
故事中之数 843
扬、荆之南界 844
夔与龙 844
商人以十干为名 848
陶唐氏与尧 849
《论语》、《孟子》与〈尧典〉、〈皋谟〉 849
《左传》说夏事 850
崔述对故事之取舍态度 851
旅 852
春秋时渐重才具 852
舜与文王之德化 852
殷与旧人 853
《老子》 853
义和团〈请神咒〉 854
〈召诰〉之社 855
齐桓公之足迹 855
《九擒文天祥》剧 856
《孝经》与《高王经》 857
善恶观念与时代观念 857
《金锁记》故事 858
《淮南子》揭发托古面貌 859
禹平水土在舜即位前 859
《孟子》记孔子韵语 860
《史记》记孔子语 860
垂 861
〈尧典〉九官 861
广州回教圣墓 862
《道园学古录》 862
杨惠之图 863
〈阴隲文〉时代 863
从《秋水轩尺牍》中所见之幕客生活 863
幎 864
王通家世 864
泣吁循轨室笔记(四) 民国十三年十月始记 867
〈尧典〉点句 867
一事异说 868
神话人物 868
崔述为古人卸责 869
郊不必祭天 869
以己子代人死 869
礼陟配天 870
禹之昌言 870
耶律与萧 871
金、锡 871
〈禹贡〉金属 872
胡渭释〈禹贡〉金属 873
上古冶金学 886
陶瓷器 890
神道设教 891
「王道缺而《诗》作」 892
画鬼易 893
《淮南》引〈周书〉 893
圣人得谤 893
秦伐南越 894
厢 895
上古化学原料 895
泣吁循轨室笔记(五) 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五日始记,十四年七月六日记毕 897
誓师词中夸大敌方罪状 897
《说苑》中九州、五岳 898
巡狩 898
信古无是处 899
礼法与师训 899
骊山姥 899
西周疆域 900
《尚书》学中断 900
文王之政 901
崔述笑谯周等 901
帝非爵称 902
《史记》、《汉书》取舍之异 902
匈奴四方马 902
禹之勤、俭 903
一统思想 903
后稷在夏 904
太王与亶父 904
汤、武为桀、纣臣 904
敷 905
楚辟南疆 905
邓林 905
彭祖 906
不许疑经 906
倒乱千秋 907
《禹本纪》 908
以神位称人 908
夏之郡县 909
杜佑疑《山海经》 909
姚虚 909
山川神主 910
刘向书 910
舜与尧 910
战国士风与故事 911
战国学术与故事 911
禹之勤劳 912
鲧、禹俱湮洪水 912
帝子与舜妃 913
古迹 914
汉学与宋学 915
崔述之发展观点 916
十有二土 917
解经目的 918
鲧殛而禹兴 918
道教 919
文人与武人 919
上帝传种 920
周初事 920
华人早至菲岛 920
乡遂与都鄙 921
崔述涂饰周公 922
标点古书 922
朝山进香 922
狂矞等故事 923
象敖 923
古音 924
金圣叹 924
超辰 924
家族 926
《诗》语 926
唐灭之时代 927
玄镠 927
国与野 927
〈大诰〉 928
冢土 928
李白咏齐庶女 929
圣人 929
《二十四孝》三种 930
三世不谐 935
大禹山、大禹寺 936
泰山与太岁 936
获麟兴作《春秋》 936
郊为报功 937
《胡笳十八拍》 937
相和歌与大鼓书目 938
杨惠之塑像 938
〈子夜歌〉 939
女子名 939
《琵琶记》中蔡伯喈 940
蕲闲室杂记 943
蕲闲室杂记(一)民国十四年七月六日始记 943
〈周语〉之县 943
周之祖先 943
〈皋谟〉本《论语》 944
庄子思想 944
春秋前不用珠 945
以丘敛 949
〈九辨〉、〈九歌〉 949
郑樵、郑厚 950
团社 951
畬人 951
《淮南子》谈古事 952
禹、稷与社、稷 952
上虞 953
「敷」之意义 953
皇帝 954
故事与实事 954
楚用珠 955
姚、妫同为舜姓 955
禹通轘辕 956
禹趋时 956
古代女神 957
《列子》中误入曹丕语 958
郑、卫女乐 959
华人发现美洲 959
婚丧礼之重床叠屋 960
张天师莅汉 961
三林塘双新娘谣言 962
《博物志》中之昆仑与西王母 963
少室仙姝 965
苗人还愿 965
秦腔 966
傅说、东方朔生时无其星 967
箕子为鲜国师 967
昆曲行至山、陕 967
焰口 968
八仙 969
三苗之征窜 969
郭熙影壁 970
君山与包山潜通 970
刘道醇记杨惠之 971
杨惠之塑玉皇像 972
汉人之陋 973
小州变大州 973
《二进宫》与《三进宫》 974
大书、演义、小书 974
东岳祠塑酆都狱 975
望文生义 976
富媪 976
郑、卫之倡 977
惟 977
四库存目书 977
以轮行船 978
蕲闲室杂记(二) 民国十五年六月廿二日始记 979
韶之时代 979
丹朱殄世 979
四岳 980
九州疏密 980
〈禹贡〉、〈尧典〉广狭 980
治水先后之次 981
织文 981
云梦作乂 981
《老子》与〈皋谟〉 982
王时润著述 982
〈华夷〉、〈禹迹〉两图 983
三宥 984
《尚书》百篇之次 984
自近及远 986
〈王制〉与〈禹贡〉 987
〈王制〉自认周后人作 987
岳神与海神姓名 988
六师 991
主百神 991
文武 992
史不可信 992
枚卜与穆卜 992
《论语》中之德化主义 993
舜选皋陶 993
〈小旻〉与〈洪范〉 993
孟子言自相矛盾 994
《论语》、《孟子》中之「君子」 994
圣人 995
「亟」读音 995
《中庸》德化说 995
「赏于祖,戮于社」 996
郑民弗堪 1000
「念兹在兹」四语 1000
《左传》中之「圣人」 1001
解放奴隶 1003
领地 1003
德化说 1004
禅与继 1004
商鞅说秦孝公 1004
不战屈人 1005
宋濂〈燕书〉 1006
帝位 1007
禘 1007
《周易》著作时代 1008
蛮、触之争 1008
战国人所引《尚书》不可信 1008
《逸周书》记古之亡国 1009
纬书说河与泰山 1010
太公遇文王年 1010
《庄子》中士之类别 1010
〈楚茨〉记祭事 1012
靳闲室杂记(三) 民国十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1015
扬州为齐地 1015
「楚子」与「楚王」 1015
与冯沅君讨论古书用韵 1016
「尧不举元、凯,不去四凶」 1016
五帝之用 1017
宋代之改注运动 1017
《逸书》语入《周易注》 1019
东山笔乘 1023
东山笔乘(一) 民国十六年十月二十一日 1023
〈无逸〉与〈君奭〉 1023
禅与墠 1024
〈尧典〉所本 1024
巡守与述职 1026
韶 1027
《五帝德》比较表 1027
京师 1032
《诗经》中起兴句 1033
帝系表和〈帝系〉所无 1044
黄帝四至 1046
〈五帝本纪〉中尧、舜年 1047
《疏》欲破《注》而不得 1049
孟子与尧、舜 1049
道九山、九川 1049
黑水为一水 1051
〈禹贡〉无幽州 1053
「后稷」非「居稷」 1053
「百揆」非官名 1053
颛顼兴高阳 1055
《孟子》记晏子语有韵 1055
万舞 1056
舜与田齐 1056
智者凿 1056
「令色」两解 1057
泮为地名 1057
州与国由小化大 1057
东山笔乘(二) 民国十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1059
〈泰誓〉与〈皋谟〉 1059
天之大数十二 1060
成风言「蛮夷猾夏」 1060
导山 1060
纳言 1060
圣与王合一 1061
〈大诰〉、〈康诰〉、〈酒诰〉之代名词 1062
丹朱与象傲(?) 1072
《仪礼》非全书 1073
天人感应 1074
「乃言曰」与「乃歌曰」 1075
九州与五服 1075
《左传》中之九州 1077
「〈关雎〉之乱」 1077
春秋时继统法不甚固定 1078
传说中之古史的发展时期 1079
今日人民群众心目中之古史 1080
商以龙为图腾 1080
殷世系表 1081
〈殷本纪〉中有张霸书 1082
〈殷本纪〉中屡言「殷复兴」 1082
殷高宗三年不言之三种解说 1083
有莘氏女 1083
〈商颂〉中之两「武王」 1084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之三种解释 1084
〈汤誓〉、〈西伯戡黎〉后出之证 1085
迁社 1085
年寿与道德相结合 1086
商王称帝 1086
商王名统计 1088
五帝史料 1089
夏代史料 1090
殷代史料 1091
夏、商两甲均淫乱 1092
伯夷与柏翳 1092
战国时之圣道 1093
改正朔与易服色 1094
〈商书〉文辞 1094
「极」 1095
地方基层组织 1095
汉代《尚书》学传授系统 1096
汉代《尚书》学著述辑本 1097
古本《尚书》 1098
「亡」与「逸」 1099
〈周语〉五服与〈禹贡〉五服 1100
朱熹论〈禹贡〉 1101
朱熹论《春秋》 1102
夏代都邑 1103
「方伯」 1103
「予惟小子」与「汝惟小子」 1104
〈周本纪〉之缺点及其改作方法 1104
对于官能特别发达者之诋毁 1107
《春秋》三传之次序 1107
孟子井田说由封国说来 1108
俗服与法服 1109
二重人格之启 1109
乱抓古人 1111
《吕览》「周鼎」即九鼎 1111
蜀中信仰 1112
东山笔乘(三) 民国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 1113
《春秋经》信实程度 1113
三传中十二公篇幅比例 1113
《左氏》「郓溃」无传 1114
假定《春秋经》与《左氏传》之经历 1114
三传写定次序 1115
「春王」与「三月」分读 1116
刘知几〈惑经〉提要,并为解答 1116
《尚书》篇数 1119
《尚书》传授图 1120
「祢祖」与「七始」 1121
〈立政〉与〈牧誓〉 1121
「思曰睿」 1122
城濮等地名 1122
三族与九族 1123
兹方与朱方 1123
少皞氏所在 1123
末君谥「康」 1124
「微言」 1124
秦灭楚、齐立郡 1125
〈尧典〉中无五岳 1125
国称「氏」 1125
幽、扬字古音 1126
历史事实反映于古史系统 1126
庄有可辨《尔雅》 1127
庄有可辨《左传》所载之《六经》原本及孔子语 1132
庄有可析老聃与老子为二人 1134
天子妃数 1135
蒋清翊《纬学原流兴废考》 1137
二十四孝 1138
齐国为故事发源地 1138
应付旱灾之三术 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