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1
1.1 HSPA+协议演进 1
1.2 UMTS频谱使用 3
1.3 HSPA+网络运营 5
1.4 HSPA+技术竞争力 8
1.5 HSPA+性能概述 10
1.6本书导读 11
1.7参考文献 13
第2章HSPA+关键技术 14
2.1 HSPA技术 15
2.1.1 HSDPA简介 15
2.1.2 HSUPA简介 18
2.2高阶调制技术 20
2.2.1下行64QAM 20
2.2.2上行16QAM 21
2.3 MIMO技术 22
2.4双载波技术 25
2.4.1 DC-HSDPA 25
2.4.2 DC-HSUPA 26
2.4.3 DB-DC-HSDPA 27
2.5层2增强技术 27
2.5.1下行层2增强 27
2.5.2上行层2增强 29
2.6 CELL FACH增强技术 29
2.6.1下行增强CELL_FACH 30
2.6.2上行增强CELL_FACH 31
2.7 F-DPCH增强技术 32
2.8 CPC技术 33
2.8.1上行DTX 33
2.8.2下行DRX 35
2.8.3HS-SCCH-less操作 35
2.9CS over HSPA技术 36
2.10IMB技术 38
2.11先进接收机技术 40
2.11.1 Rake接收机 40
2.11.2 LMMS E接收机 41
2.11.3干扰消除接收机 42
2.12小结 43
2.13参考文献 44
第3章HSPA+系统算法 45
3.1 HSPA/HSPA+MAC协议架构演进 45
3.1.1 HSPA下行MAC层协议演进 45
3.1.2 HSPA上行MAC层协议演进 49
3.2 HSPA/HSPA+下行调度算法 50
3.2.1 HSPA/HSPA+下行分组调度的特点和功能 50
3.2.2 HSPA/HSPA+下行调度算法工作流程和模块结构 51
3.2.3调度优先级算法 53
3.2.4 CQI调整算法 55
3.2.5 TFRC选择算法 56
3.2.6 HS-SCCH功率控制 57
3.2.7流量控制算法 59
3.3 HSPA+下行演进对MAC分组调度算法的影响 60
3.3.1层2增强 61
3.3.2 MIMO/E-VAM 62
3.3.3 DC-HSDPA 66
3.3.4动态功率共享 67
3.3.5 CS over HSDPA 67
3.3.6 HS-SCCH-less操作 68
3.3.7增强CELL FACH 68
3.4 HSPA/HSPA+上行调度算法 70
3.4.1 HSPA/HSPA+上行分组调度的特点与功能 70
3.4.2 HSPA/HSPA+上行调度算法工作流程和模块结构 72
3.4.3 HSUPA的速率控制原理和E-TFC的选择 73
3.4.4业务和调度优先级 74
3.4.5负载估计 76
3.4.6资源分配算法 78
3.4.7多小区联合调度 78
3.5 HSPA+上行演进对MAC分组调度算法的影响 79
3.5.1 16QAM 79
3.5.2 CPC 80
3.5.3 CS over HSUPA 82
3.5.4增强CELL FACH 82
3.5.5 DC-HSUPA 83
3.5.6上行干扰抵消对调度器影响分析 84
3.6 HSPA+RRM策略和算法 85
3.6.1 HSPA+RRM策略简介 85
3.6.2 HSPA+对均衡算法的影响 87
3.6.3 HSPA+对接纳算法的影响 88
3.7小结 90
3.8参考文献 90
第4章HSPA+高阶调制技术无线性能 91
4.1终端能力级与理论峰值速率 91
4.2链路仿真性能 91
4.2.1 HSDPA与64QAM 92
4.2.2 HSUPA与16QAM 93
4.3系统仿真性能 94
4.3.1 HSDPA与64QAM 94
4.3.2 HSUPA与16QAM 99
4.4实测性能 101
4.4.1覆盖性能测试 101
4.4.2容量性能测试 104
4.5小结 108
4.6参考文献 109
第5章HSPA+MIMO技术无线性能 110
5.1终端能力级与理论峰值速率 110
5.2 MIMO链路级仿真性能 111
5.3 MIMO系统仿真性能 112
5.3.1覆盖性能仿真 112
5.3.2容量性能仿真 114
5.4 MIMO实测性能 116
5.4.1覆盖性能测试 116
5.4.2容量性能测试 120
5.5小结 124
5.6参考文献 124
第6章HSPA+双载波技术无线性能 125
6.1终端能力级与理论峰值速率 125
6.2 DC-HSDPA链路级仿真性能 125
6.2.1 DC-HSDPA技术链路性能仿真 126
6.2.2 DC-HSDPA+MIMO技术链路性能仿真 127
6.3 DC-HSDPA与DC-HSUPA系统仿真性能 128
6.3.1 DC-HSDPA系统仿真性能 128
6.3.2 DC-HSUPA系统仿真性能 131
6.4 DC-HSDPA实测性能 133
6.4.1覆盖性能测试 133
6.4.2容量性能测试 140
6.5小结 144
6.6参考文献 144
第7章HSPA+其他技术性能研究 145
7.1 CS over HSPA性能 145
7.2 CPC性能 147
7.2.1 DTX容量 147
7.2.2 HS-SCCH-less容量 149
7.3 IMB性能 149
7.4先进接收机性能 152
7.4.1链路性能 152
7.4.2系统性能 153
7.5小结 156
7.6参考文献 157
第8章HSPA+无线网络规划 158
8.1 HSPA+部署策略 158
8.1.1技术演进路线 158
8.1.2频率组网策略 162
8.1.3区域部署策略 171
8.1.4部署策略小结 173
8.2 HSPA+引入对现网的影响 174
8.2.1 HSPA+引入对系统配置的影响 174
8.2.2 HSPA+引入对现网性能的影响 175
8.3 HSPA+网络规划方法 176
8.3.1 HSPA+链路预算方法 176
8.3.2 HSPA+容量估算方法 188
8.4 HSPA+产品解决方案 192
8.4.1 SDR基站解决方案 192
8.4.2 HSPA向HSPA+演进 194
8.5小结 195
8.6参考文献 196
第9章HSPA+无线网络优化 197
9.1无线网络优化概述 197
9.1.1工程优化 197
9.1.2运维优化 198
9.2研究分析工具介绍 200
9.2.1 ZUE系统仿真平台 200
9.2.2 CNO网规网优软件 203
9.2.3 NETMAX优化工具 204
9.3 HSPA+性能评估方法 205
9.3.1 HSPA+网络关键性能指标 205
9.3.2端到端优化评估体系 206
9.4 HSPA+网络优化专题 208
9.4.1无线环境优化 208
9.4.2移动性优化 213
9.4.3终端侧优化 215
9.4.4资源类监控与优化 217
9.5小结 219
9.6参考文献 219
第10章 互干扰研究 220
10.1 干扰概述 220
10.2干扰基础原理 221
10.2.1干扰原理分析 221
10.2.2干扰研究方法 223
10.2.3干扰相关指标 225
10.3 干扰案例分析 228
10.3.1 CDMA850对UMTS900系统的干扰 228
10.3.2 CDMA1900对UMTS2100系统的干扰 230
10.3.3 PHS1900对UMTS2100系统的干扰 231
10.3.4室内分布系统(含多系统合路平台)干扰 233
10.4 干扰排查和定位方法 234
10.4.1确定干扰源类型 236
10.4.2定位干扰源 236
10.5干扰预防解决方案 237
10.5.1共站址方式下共天馈方案 237
10.5.2共站址方式下共天线不共馈线方案 237
10.5.3共站址方式下共馈线不共天线方案 237
10.5.4加装滤波器方案 238
10.5.5调整天线的工程隔离方案 238
10.5.6方案的综合对比 239
10.6 小结 239
10.7参考文献 239
第11章 无线接入网演进 240
11.1 HSPA+技术演进 240
11.2 LTE技术介绍 242
11.2.1网络架构 243
11.2.2关键技术 244
11.3 HSPA+与LTE性能对比 253
11.3.1峰值速率 253
11.3.2频谱效率 254
11.3.3用户数 255
11.3.4时延 255
11.3.5覆盖 255
11.3.6 HSPA+与LTE性能对比小结 256
11.4小结 257
11.5参考文献 257
附录 259
附录1链路仿真条件 259
附录2系统仿真条件 259
附录3 UE类型 263
附录4 CQI表 265
缩略语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