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本课题的缘由、理论和现实意义 1
(一)本课题的缘由 1
(二)本课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
二 相关文献综述 5
(一)地方法治研究的基本情况 5
(二)近代法治问题的研究 8
(三)清末民初法律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 11
(四)清末民初少数民族法律状况研究及有关直、间接研究成果 13
(五)清末民初云南地方法治史料及直、间接研究成果 15
三 相关概念说明 19
(一)清末民初的时间限定 19
(二)云南地域的具体界定 19
(三)时空、身体的法律文化功能 20
四 本书的特点与创新点、研究方法和力求突破之处 21
(一)本书的特点与创新点 21
(二)研究方法 23
(三)力求突破之处 24
第一章 清末民初云南地方法治运行的条件 26
第一节 社会现实条件——中央倡导的主要因素 27
一 改变领事裁判权对清王朝统治基础的直接威胁 27
二 加强对地方民变活动的控制——以教案的处理为例 31
(一)清末民初云南社会基本情况与民变的关系 31
(二)从教案分析西方传教士与地方治理的关系与变革 41
三 削弱地方新兴官僚资本势力的勃兴与分权 47
四 “置流存土”下,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边地民族上层的微妙格局 52
第二节 社会思想条件——社会文化领域的变迁 59
一 西方近代法治文化的传播:以西方传教士的活动为线索 59
二 清末中央变法修律的影响 66
三 云南地方新知识分子的倡导和呼吁 70
四 云南地方自治思潮的盛兴 76
第三节 社会现实条件与思想文化条件下的云南地方法治 78
一 作为现实目标的云南地方法治 78
(一)中央政权建设和权威渗透的途径 81
(二)地方新兴势力的体制纳入需求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83
(三)预备立宪下,地方力量的自治要求 86
二 体现民间社会秩序需求的云南地方法治 90
三 云南地方法治运行的启示 93
第二章 行政法律制度中的法治运行 99
第一节 近代云南行政法律制度的创生及其与地方政治的关系 100
一 行政法制建设是维护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保障 100
二 清末民初云南地方政治格局的基本状况 103
三 宪政改革中凸显的地方行政法律制度构建 108
第二节 清末官制改革与云南的地方行政法律制度 118
一 清末官制改革在云南的动因、步骤和效果 118
二 云南地方官制改革的具体落实状况和原因——以新学为例 121
三 国家和地方政权结构下的行政法律制度 127
第三节 云南地方的司法机构与行政法律制度 132
一 云南地方各级审判厅的设置及其组织法原则 132
二 云南地方各级检察厅设置及其运行 139
三 省咨议局的设置及其与地方审检监司法机构的关系 144
四 发审局、监狱、司法公署等司法附属机构的工作原则 149
(一)杜文秀京控案件与发审局 149
(二)清末民初监狱改良 153
(三)司法公署与县治的关系 156
第三章 民商事法律制度中的法治运行 161
第一节 地方民族资本结构变化导致的法治要求 163
一 “官督商办”政策下的地方政府与民间资本合作 163
二 “红顶商人”体制纳入要求下的法治贴近 169
三 工商业市场转型中的近代法治要求 177
第二节 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结构变化导致的法治要求 187
一 人口增长压力下以法治为渠道的地方政权建设 187
二 市镇网络结构中的法治和法律“地方性知识”的变迁 198
三 权力—权利话语核心的文化衍生结构 211
第三节 民商事法律制度的现实运行——司法裁判为中心 217
一 是否存在一个民间处断与司法权力交融的“第三领域”? 217
二 民事司法裁判对习惯法的塑造及效果 227
三 女性民事人格权的变化与重塑 236
四 民商事领域的法治变迁:契约与身份并行不悖 245
第四章 刑事法律制度中的法治运行 252
第一节 清末民初云南地方刑事法治及其法哲学意义 254
一 国家主义原则和社会改良背景下的云南地方刑事法治 254
二 地方政权、地方精英与国家政权场域争夺和分权策略下的云南地方刑事法治 256
三 民众阶层改变和政治利益话语工具的云南地方刑事法治 263
第二节 各方力量对比中的云南地方刑事法治 268
一 国家政权力量的下渗:控制刑事司法机构及其官吏为途径 268
二 地方势力的分权和自治要求:以对刑事案件管辖权的争夺和对刑事法律的灵活解释为途径 273
三 弱者的武器:普通民众对刑事法律空间的运用和权利争取 280
(一)刑事司法和司法行政管理的制度缝隙 280
(二)刑事司法公力救济与民间私力救济延续共存 284
(三)流民阶层和边缘群体的压力型生存 288
第三节 清末民初云南刑事法制的现实运作:以对地方政治资源的控制策略为中心 293
一 省级刑事司法资源的分布和运行——国家和地方军政官员的控制 293
二 县市级刑事司法资源的集中和垄断运行 297
第四节 清末民初云南刑事法治运行格局中的社会生态 302
第五章 诉讼法律制度中的法治运行 306
第一节 诉讼法律制度中的近代化法治因素 307
一 保障司法独立的认识初见端倪 307
二 明令限制刑讯逼供 311
三 律师制度中的身体法权化塑造 315
第二节 诉讼法律制度设置的非均衡状态及其原因 318
一 刑事诉讼两端严格化——整饬吏治、强化国家权威、贯彻国家主义 318
二 民事诉讼的收缩和形式化——有利新兴资本的发育,推进社会改良 324
三 行政诉讼的发育不足和低效推行——以陋规的实际运行为例 330
第三节 法治场域内外的力量博弈和协商共识:诉讼法律制度与司法外裁判途径的关系 336
一 法治实践的社会网络 336
二 纠纷解决中的各方法治力量关系 338
第四节 清末民初司法改革在云南边疆地区推行的“反司法”悖论 344
一 “渐进”与“突变”:立法原则和生存规则的背离 345
二 “有限”与“无限”:国家司法控制能力的空间及延伸 350
三 “概念化”与“变通性”:司法官吏运用策略的传统回归 354
四 生成西方摹本下的中国经验 361
结论 367
参考文献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