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的社会性 1
“学而优则仕”辨 1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民族性问题试探 21
思维方式:传统·现代·后现代 31
大同理想与经济全球化 35
张良不是屯留人 41
墨子年里考辨 47
墨子生平考述 61
老墨通义论 71
《庄子》中的墨学 87
孟子对墨子思想的吸取与改造 102
《淮南子》中的墨学(提要) 115
朱熹论墨子之兼爱说 121
新墨家漫议(提要) 131
儒家的精神表现及其现实意义 136
儒道一体——儒学的根本传统 144
《论语·子路》中“南人有言”之“南人”考 148
郭店儒简:早期儒道之融通 153
朱熹与道家 162
老子之谜 174
今本《史记·老子传》质疑 189
汉桓帝遣使至苦县祠老子一事考辨 193
《水经注·阴沟水》有关相之记载质疑 198
今本《老子》的作者是太史儋吗? 203
太史儋与《老子》无关——与郭沂先生商榷 207
也谈郭店竹简《老子》与老子公案——与郭沂先生商榷之一 220
道的解析 259
为学日益与为道日损——老子认识论透视 268
超越与和谐——老子玄同论解读 274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老子研究——2003年福州·长乐老子(道德经)与现代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序 286
回归与超越:老子与他的时代 288
老子与春秋史官的哲学思想 297
老子与《周易》 303
老子与《尚书》 323
老聃与孔丘交往新考——兼论老子思想发展轨迹 334
关尹与《太一生水》 348
范蠡徐人考 352
鹖冠子淮河西楚人考 356
道家文化寻根 362
淮河流域——道家文化的发源地 369
道家漫议 373
附录 孙以楷先生论著目录 381
编后记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