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特点 10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启示 19
第一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 26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 2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6
第二节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31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 34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基础 38
第三章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4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44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49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53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58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63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63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探索 69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73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77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81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8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8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9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97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道路的初步探索 101
第一节 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0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06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111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15
第二编马克思主义中国的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22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 122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22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131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点 136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 141
第八章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45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45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149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153
第四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58
第九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64
第一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 164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168
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建理论的新发展 172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75
第十章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83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83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189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194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199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 201
第一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
第二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05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9
第四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12
第五节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215
第六节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217
第三编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22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机制、途径、方式 22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机制 22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 22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式 234
第十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242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242
第二节 把握实事求是的原则 245
第三节 富有改革创新的勇气 248
第四节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52
第五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56
第十四章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6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源泉 26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问题 26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前景 273
参考文献 281
后记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