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DNA序列、物种树和保护单元——ESU 1
1.1 同源DNA序列的排序 1
1.2 “联合”和“一致” 2
1.3 DNA序列的加权 4
1.4 构建分子系统树的主要方法 4
1.5 基因树与物种树 5
1.6 生物保护中的基本单元——ESU 6
第2章 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 7
2.1 概述 7
2.2 同工酶与蛋白质多态性 8
2.3 线粒体DNA序列变异 10
2.4 微卫星DNA与亲子鉴定 14
2.5 遗传多样性与保护 17
第3章 麂属动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 19
3.1 贡山麂的新核型 19
3.2 麂属动物核型的染色体涂染比较 20
3.3 线粒体DNA多态性和麂属的遗传分化 24
第4章 熊超科的分子进化与遗传多样性 27
4.1 概述 27
4.2 科上水平的线粒体DNA序列进化 28
4.3 熊科的分子进化 32
4.4 黑熊的同工酶与蛋白质多态性 37
4.5 熊科线粒体DNA序列与系统发育 39
第5章 金丝猴的分子进化与遗传多样性 46
5.1 概述 46
5.2 滇金丝猴和川金丝猴的比较细胞遗传学 48
5.3 同工酶与蛋白质多态性 49
5.4 线粒体DNA序列进化 51
5.5 核糖体DNA的RFLP 54
5.6 随机扩增多态DNA 56
第6章 懒猴的分子进化和遗传多样性 60
6.1 概述 60
6.2 懒猴属的染色体多态性 60
6.3 懒猴的线粒体DNA的多态性及遗传分化 62
6.4 懒猴的蛋白质多态性及其遗传分化 63
第7章 中国猕猴类的分子进化与遗传多样性 66
7.1 概述 66
7.2 四种猕猴属动物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的比较 67
7.3 中国猕猴类的蛋白多态性及其遗传分化关系 69
7.4 猕猴属的线粒体DNA多态性及其系统发育关系 73
7.5 猕猴属的核糖体DNA变异及其系统进化关系 76
7.6 恒河猴群体的线粒体DNA多样性及其亚种分化 80
7.7 猕猴属的遗传变异模式和基因流 84
第8章 中国穿山甲的遗传多样性 88
8.1 概述 88
8.2 中国穿山甲的染色体多态性 88
8.3 线粒体DNA RFLP 89
8.4 同工酶和蛋白质多态性 90
第9章 长臂猿的分子进化 93
9.1 概述 93
9.2 长臂猿的DNA序列进化及其系统发育研究 94
9.3 黑冠长臂猿的分子系统 97
9.4 两种长臂猿染色体的C带和Ag-NORs的比较 100
第10章 银额果蝇的遗传多样性 104
10.1 概述 104
10.2 银额果蝇的细胞遗传多样性 104
10.3 银额果蝇自然群体中的丰富mtDNA多态性 106
第11章 牛的遗传多样性 111
11.1 概述 111
11.2 牛的染色体多态 112
11.3 同工酶和蛋白质多态性 113
11.4 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118
11.5 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 123
第12章 马的遗传多样性 124
12.1 概述 124
12.2 马的染色体多态性 126
12.3 同工酶和蛋白质多态性 127
12.4 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131
12.5 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 133
第13章 猪的遗传多样性 135
13.1 概述 135
13.2 同工酶与蛋白质多态性 137
13.3 西南地区家猪和野猪mtDNA RFLP遗传多样性 144
第14章 鸡的遗传多样性 148
14.1 概述 148
14.2 原鸡和家鸡的mtDNA多态性比较 149
14.3 云南盐津乌鸡血液蛋白(酶)遗传多样性 151
第15章 辽东栎的遗传多样性 155
15.1 概述 155
15.2 分类和分布 156
15.3 同工酶 157
15.4 DNA扩增多态性 157
15.5 生态意义 159
第16章 柠条的生态遗传学 160
16.1 概述 160
16.2 分类和分布 160
16.3 柠条的形态变异 161
16.4 种子蛋白变异 162
16.5 同工酶 162
16.6 生态学问题 163
第17章 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164
17.1 概述 164
17.2 栽培大豆的野生近缘种 164
17.3 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多样性 165
17.4 同工酶和种子储存蛋白 166
17.5 DNA序列 167
17.6 自然群体遗传变异的性质和基因资源保存策略 169
第18章 野生偃麦草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保护和利用 170
18.1 概述 170
18.2 偃麦草的分类 172
18.3 偃麦草的遗传多样性 173
18.4 偃麦草资源的保护 176
参考文献 178
本书作者通讯地址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