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 阿美族及其社会文化变迁 1
1.2 田野地点简介 5
1.3 研究方法与分析架构 15
2 文献与宜湾阿美族眼中的国家 23
2.1 日本统治以前的东台湾 23
2.2 日治初期的行政体系与相关政策 32
2.3 军事上的平定与社会治安的确立 36
2.4 日治时期的派出所与学校 40
3 Kalitang Payo与村落的创建过程 45
3.1 创社祖Kalitang Payo的传说 45
3.2 宜湾阿美族的亲属组织 48
3.3 宜湾阿美族的男子年龄组织 55
3.4 日治以前的村落领袖 63
4 日治初期的社会状况与村落领袖 69
4.1 日治初期的村落领袖 69
4.2 小米种植时期的社会及宇宙秩序 75
4.3 社会性质与村落领袖 91
4.4 国家与「传统文化」的形塑 98
5 青年会、Lofong与水稻种植时期 105
5.1 青年会与Lofong 105
5.2 水田化的过程 111
5.3 水稻种植时期的岁时生活 117
5.4 Lofong其人其事 122
5.5 Lofong与水稻时期的新社会秩序 128
6 Cupay、皇民化运动与社会文化变迁 135
6.1 Cupay其人其事 135
6.2 大滨神社、青年会与Cupay 140
6.3 婚礼与丰年祭的变迁 147
6.4 皇民化运动与Cupay 153
6.5 Cupay与台湾光复之后的宜湾 160
7 结论 163
7.1 研究村落领袖之意义 164
7.2 异族观、作物与社会及宇宙秩序 168
附录一 宜湾阿美族传统的kawas观念 175
附录二 宜湾阿美族小米种植时期的个人生命仪礼 193
附录三 宜湾阿美族小米种植时期的岁时活动 199
附录四 宜湾阿美族传统的adada观念 207
附录五 宜湾阿美族传统的消灾祈福仪式 223
附录六 宜湾阿美族传统的paysin观念 241
参考书目 255
索引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