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类固定短语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昌来,李传军等著
  • 出 版 社:上海:学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48602705
  • 页数:2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当前国内研究类固定短语的最新成果集。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课题。作者尝试对现代汉语类固定短语进行深入探讨,既有对类固定短语进行总体上宏观理论思考的,也有对具体短语进行个案式的多角度的研究。

上篇 现代汉语类固定短语探索 3

第一章 绪论 3

一、现代汉语类固定短语研究概述 3

1.1类固定短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3

1.2类固定短语研究的意义 5

1.3类固定短语研究的动机、范围与方法 6

二、类固定短语的界定 7

2.1什么是类固定短语 7

2.2类固定短语名称的说明 9

2.3类固定短语与固定短语、自由短语 10

第二章 类固定短语三级体系建构 12

一、三级体系的内涵 12

二、类固定短语型式 12

2.1类固定短语的基本型式和复合型式 12

2.2型式的能产性 14

三、类固定短语格式 15

3.1型式和格式 15

3.2类固定短语格式的选取原则 16

3.3格式的能产性 17

3.4类固定短语300格式 18

四、类固定短语语例 20

4.1类固定短语语例和类固定短语格式 20

4.2类固定短语语例的丰富性 21

第三章 类固定短语的内部构成考察 23

一、格式成素 23

1.1同素格式和异素格式 23

1.2格式构成成分的词性 24

1.3格式构成成分的语义关系 27

二、内嵌成分 32

2.1同素内嵌和异素内嵌 32

2.2内嵌成分的性质与类固定短语的词汇地位 34

2.3内嵌成分与单义格式和多义格式 35

2.4内嵌成分的位序特点 36

第四章 类固定短语结构的对称性分析 39

一、类固定短语结构的认知解释 39

二、类固定短语结构的不对称性与次序象似动因 39

2.1时间顺序 40

2.2“重要—次要”顺序 41

2.3“整体—部分”顺序 42

2.4“美—恶”顺序 42

2.5“静—动”顺序 42

2.6“小—大”顺序 42

2.7“习得”顺序 43

三、类固定短语结构的对称性和标记分析 44

3.1对称象似动因 44

3.2类固定短语与对称关系概念的标记性表达式 45

第五章 类固定短语的句法结构和外部功能考察 47

一、类固定短语的句法结构关系 47

1.1常见的类固定短语结构类型 47

1.2结构关系的单一性和多样性 48

1.3型式与类固定短语结构类型的关系 50

二、类固定短语的谓词性倾向 51

2.1类固定短语的句法功能 51

2.2类固定短语的谓词性倾向 52

三、类固定短语的夸张用法及其语义基础 54

3.1无数类固定短语 54

3.2有数类固定短语 55

第六章 类固定短语的生成与转化 58

一、类固定短语的来源 58

二、类固定短语生成的主要方式 59

2.1词汇化、语法化和类固定短语的生成 59

2.2类推、扩展和类固定短语的生成 62

三、类固定短语生成的认知机制 65

第七章 类固定短语与《现代汉语词典》收条 66

一、《词典》对类固定短语的处理 66

1.1《词典》收条情况说明 66

1.2《词典》收条的原因及其意义 67

二、《词典》收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7

2.1《词典》收条存在的问题 67

2.2几点建议 70

结语 71

下篇 现代汉语类固定短语考察 77

第一章“X来X去”的多角度考察 77

0引言 77

0.1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77

0.2研究现状 77

一、“V来V去”的构成及句法语义特点 78

1.1“V来V去”格式的内部构成 78

1.2“V来V去”格式的语法意义 83

1.3 “V来V去”格式的句法功能 87

1.4小结 89

二、“A来A去”的构成及句法语义特点 89

2.1 “A来A去”格式的内部构成 90

2.2 “A来A去”格式的语法意义 91

2.3 “A来A去”格式的句法功能 93

2.4小结 94

三、“N来N去”的构成及句法语义特点 95

3.1 “N来N去”格式的内部构成 95

3.2 “N来N去”格式的语法意义 96

3.3 “N来N去”格式的句法功能 97

3.4小结 98

四、“X来X去”的共性和差异 99

4.1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总结 99

4.2篇章功能和语体色彩 100

4.3 X为数词、代词的“X来X去” 102

五、“X来X去”的认知机制及特征 103

5.1 “X来X去”的无界性 103

5.2 “X来X去”的层级性 105

5.3 “X来X去”的主观性 108

5.4小结 110

六、“X来X去”的形成和语法化历程 110

6.1 “X来X去”格式的产生 111

6.2 “X来X去”的初步发展 112

6.3 “X来X去”格式义的正式形成 113

6.4 “X来X去”的发展成熟 114

6.5演进关系和动因 117

第二章“连A带B”的多角度考察 119

0引言 119

一、“连A带B”格式的构成和句法功能 119

1.1“连A带B”格式的构成和性质 119

1.2“连A带B”格式的句法功能 125

1.3关于“连A带B”格式中“连”和“带”的词性讨论 129

二、“连A带B”格式的语义分析 130

2.1“连A带B”格式的内部语义关系 130

2.2“连A带B”格式中A、B两项顺序的制约因素 135

2.3“连A带B”格式的外部语义关系 137

三、“连A带B”格式的语用特征和表述功能 139

3.1“连A带B”格式的语用特征 139

3.2“连A带B”格式的表述功能 142

四、“连A带B”格式的历时考察 144

4.1“连A带B”格式的产生 144

4.2“连A带B”格式的发展历程 145

第三章“不A不B”的多角度考察 149

0引言 149

一、“不A不B”格式的内部构成 150

1.1 A、B的音节构成 150

1.2 A和B的语法性质 152

1.3 A、 B的位序 157

1.4小结 159

二、“不A不B”格式的语义关系 159

2.1“不A不B”格式的语义分类 159

2.2“不A不B”格式的语义关系 162

2.3小结 166

三、“不A不B”格式的句法功能 166

3.1“不A不B”充当句法成分 166

3.2“不A不B”充当分句 168

3.3小结 170

四、“不A不B”格式的语用价值 170

4.1语体色彩 170

4.2感情色彩 170

4.3表达功能 172

五、“不A不B”与“没A没B”等格式的比较 173

5.1“不A不B”与“没A没B”的语义比较 174

5.2“不A不B”与“A不A、 B不B”的语义比较 176

第四章“有A无B”的多角度考察 178

0引言 178

0.1问题的提出 178

0.2研究现状 178

一、“有A无B”格式的结构特点和句法功能 178

1.1“有A无B”格式的结构特点 178

1.2“有A无B”格式的句法功能 188

1.3小结 191

二、“有A无B”格式的语义关系及语用分析 191

2.1“有A无B”格式的内部语义关系 191

2.2“有A无B”格式的意义类型 196

2.3“有A无B”格式的语义认知模式 198

2.4“有A无B”格式的外部语义关系 199

2.5“有A无B”格式的语用特征 200

2.6小结 201

三、“有A无B”格式作为构式的认知分析 201

3.1“有A无B”格式整合度的等级划分标准 202

3.2“有A无B”格式整合度的等级划分 202

3.3“有A无B”格式的认知心理表征 204

3.4小结 206

四、“有A无B”格式的形成及发展 206

4.1“有A无B”格式的形成时间 206

4.2“有A无B”格式产生及发展动因 207

4.3小结 209

第五章“X前X后”的多角度考察 211

0引言 211

0.1研究内容 211

0.2研究现状 211

一、“N前N后”的构成及句法语义特点 212

1.1 “N前N后”格式的内部构成 212

1.2 “N前N后”的格式义 214

1.3 “N前N后”的句法功能 216

1.4小结 219

二、“V前V后”的构成及句法语义特点 219

2.1 “V前V后”格式的内部构成 219

2.2 “V前V后”的格式义 222

2.3 “V前V后”的句法功能 223

2.4小结 225

三、“N前N后”和“V前V后”的共性、差异与其他类型的“X前X后” 225

3.1共性和差异 225

3.2 X为其他成分的“X前X后” 227

四、“X前X后”的历时考察 228

4.1先秦两汉时期——“X前X后”的萌芽时期 228

4.2三国至唐五代——“X前X后”的发展时期 230

4.3宋元——“X前X后”的正式形成时期 230

4.4明清——“X前X后”的成熟时期 231

4.5小结 233

五、“X前X后”格式整合层级考察 234

5.1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在“X前X后”格式中的应用 234

5.2 “X前X后”的整合层级分类 234

第六章“半A半”的多角度考察 242

0引言 242

一、“半A半B”格式的构成和句法功能 242

1.1 A和B的性质 242

1.2 A和B的音节 242

1.3 A和B的语法功能 243

1.4“半A半”的句法功能 245

二、“半A半B”的语义特征 246

2.1“半A半B”格式中A和B的关系 246

2.2“半A半B”格式的语义特征 248

2.3 A和B的序列性 248

三、“半A半”概念整合的层级性 249

第七章“边V1边V2”的多角度考察 251

0引言 251

一、“边V1边V2”的句法功能 251

1.1“边V1边V2”作谓语 251

1.2“边V1边V2”作定语、状语、补语 251

1.3“边V1边V2”作宾语和主语 252

二、“边V1边V2”的变式 252

2.1变式之一 252

2.2变式之二 252

三、“边…边…”格式对动词语义特点的选择与句法功能的制约 253

3.1“边V1边V2”格式对动词语义特点的选择 253

3.2“边V1边V2”格式对动词句法功能的制约 254

四、“边 V1边V2”中的V1与V2的衍生语义关系 255

4.1 V1与V2的同时性与不平衡性 255

4.2 V1与V2的衍生语义关系 256

第八章“可A可B”的多角度考察 258

0引言 258

一、“可A可B”格式中“可”与“A、B” 258

1.1“可A可B”格式中的“可” 258

1.2“可A可B”格式中的A、B 258

1.3“可A可B”格式中“可”对“A、 B”的影响和制约 259

二、“可A可B”的句法功能和性质 261

2.1“可A可B”格式的句法功能 261

2.2“可A可B”格式的语法性质 264

三、“可A可B”格式的语义关系 264

3.1“可A可B”格式的内部语义关系 264

3.2“可A可B”格式的外部语义关系 265

第九章“七A八B”的多角度考察 267

0引言 267

一、“七A八B”格式的构成 267

1.1“七A八B”的构成 267

1.2“七A八B”的变式 268

二、“七A八B”中A与B之间的语义关系 268

2.1 A与B意义相关 268

2.2 A与B意义相近 269

2.3 A与B意义相反或相对 269

2.4 A与B之间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269

2.5 A与B分别是双音节复合名词的两个语素 270

2.6 A与B是同一个词 270

2.7关于“七老八十” 271

三、“七A八B”的句法功能 271

3.1“七A八B”的句法功能 271

3.2“七A八B”变式的句法功能 272

四、“七A八B”的格式义和语用义 273

4.1“七A八B”的格式义和语用义 273

4.2 “A七B八”的格式义和语用义 274

4.3关于“七七八八” 274

4.4关于“乱七八糟”与“乌七八糟” 274

参考文献 275

后记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