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修变酿成惨祸 9
一、慈禧倒行逆施 9
二、康有为不改初衷 13
第二章 立宪思潮兴起 18
一、“新政”不新 18
二、根本变革在于立宪 22
第三章 立宪运动高涨 29
一、普遍激昂的呼声 29
二、立宪派的多方策动 33
第四章 确立基本国策 41
一、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 41
二、宣布仿行宪政 47
三、改革政治体制 55
四、加紧筹备 69
第五章 立宪团体应时而生 77
一、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77
二、上海宪政研究会和预备立宪公会 84
三、吉林自治会 88
四、宪政公会 91
五、帝国宪政会 94
六、政闻社 96
七、广东地方自治研究社和粤商自治会 99
八、贵州自治学社和宪政预备会 106
九、君主立宪与民主立宪的论争 114
第六章 要求确定召集国会年限 127
一、杨度首创和平请愿 127
二、各地纷起响应 131
三、决定九年立宪 146
第七章 推行地方代议制 154
一、摄政王的姿态 154
二、省咨议局成立 161
三、开展地方自治 179
四、新的立宪团体 187
第八章 国会请愿热潮 190
一、第一次请愿 190
二、第二次请愿 197
三、咨议局联合会召开 207
四、第三次大请愿 211
五、第四次请愿 225
六、运动的意义 235
七、又一批政治团体出现 240
第九章 资政院内风波迭起 243
一、咨议局坚决反对督抚侵权违法 243
二、资政院开议 247
第十章 分道扬镳 269
一、皇族内阁粉墨登场 269
二、拟订法律 282
三、决心推翻皇族内阁 292
四、组建合法政党 302
五、点燃革命的导火索 316
六、由立宪转向革命 325
第十一章 失人心者亡 340
一、面对革命的抉择 340
二、资政院于四面楚歌中消逝 380
三、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 391
四、立宪运动的进步作用 399
结束语 415
征引文献 415
附录 论著目录 426
后记 429
再版后记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