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反思(代自序)窦桂梅 7
第一辑 回到素养·好教师从哪里来 12
凭良心教书——我看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12
在阅读中经营生活 18
小人书,叩开阅读之门 18
报纸杂志,开启视野之窗 19
名著,致力于根部滋养 20
在写作中沉淀生命 23
为什么要写 23
写什么 24
为什么而写 27
言语智慧从哪里来——听《成吉思汗和鹰》一课有感 29
文本结构的体现 30
体裁特点的隐现 31
文本主题的呈现 32
经验从哪里来——参加西苑学区专题研究的思考 37
学生的经验 37
教师的经验 40
教学引领者的经验 43
成长,需要回到“学习的常识” 45
阅读,回到经典 45
备课,必须付出艰苦努力 46
生活,融入“共同体”中 48
“专业”与“职业”的思考——由一节音乐课想到的 50
教学目标是否心中有数 51
教学细节是否有“教育”意识 52
教学的专业是否等同音乐的专业 54
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语文教师 57
专业自信 57
专业技能 58
专业自我 60
附推荐书目 62
第二辑 回到课堂·好教师到哪里去 66
课例:《师恩难忘》——欲“说”则不达 66
一堂语文课如何有效 66
主题单元的语文课怎么备 70
课例:《三打白骨精》——备课的漫漫取经路 75
课堂的“应变”与“调控” 75
主题教学怎样深度备课 79
附教师反馈 88
识字课怎么上 92
我教一年级识字课《早操》 92
我听二年级识字课《祖国在我心中》 99
附教师反馈 104
课例:《我爱爸爸》——作文课怎么上 106
课例:《枫叶如丹》——教学韵味,不仅仅是感觉 110
附教师反馈 115
一堂好课好在哪——从一节科学课看教学 117
经意与不经意之间 117
轻松与不轻松之间 119
圆满与不圆满之间 121
“秀”中方能“眉目清”——从一节数学课看教学 125
第三辑 回到制度·教学管理者该怎么做 134
努力走向有效的听课、评课——有感于“有效课堂‘同题异构’课堂研讨” 134
什么是“有效课堂” 134
对教材的解读 135
如何“同题异构” 138
听课、评课、写课——教学引领者必需的生活 144
听课,听得出门道 145
评课,评得出名堂 148
写课,写得出水平 150
共读、共教、共写,共同成长——校本教研《三打白骨精》的实践与体会 157
意想 157
意图 158
意义 164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副校长的修炼之道 169
定位、到位,不越位 169
听从、跟从,不盲从 171
建功、立功,不居功 172
教学三问 175
教学是一门特别的专业 176
教学是一种格外的良心 179
教学是一份集体的智慧 182
管理耶?质量耶? 185
教学质量究竟是什么 185
教学管理者是干吗的 187
有效的质量从哪里来 189
说课这门功 191
什么是说课 191
为什么要说课 191
如何说课 192
说课的形象 198
第四辑 回到教育·我们能做什么 202
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 202
超越教材 202
超越课堂 204
超越教师 206
朝向“伟大的事物”出发——“主题教学”新思考 209
教学主张:回到母语 210
课程建设:回到儿童 215
团队引领:回到教师 217
从《丑小鸭》一课谈教学中的“三个走向” 221
走向母语家园的深处 221
走向儿童心灵的深处 227
走向专业自我的深处 232
语文教育要给孩子一座田园,一座花园——《中国教师报》专访 235
我看“人文性与工具性”——从主题单元教材谈起 242
写好方块字,教育要做什么 248
主要问题在哪儿 248
语文教师该怎么做 249
赢在课堂 254
教师博物馆 258
第五辑 玫瑰小语·致你我他 264
回首生命的来处——写给自己 264
阅读:“精”神的底色 264
声影:“气”魄的张扬 267
基本功:“神”韵的历练 269
难忘,难忘——记霍懋征先生 272
“我喜欢小生命” 272
“数量要多,速度要快,质量要高,负担要轻” 273
“语文课的人文性要适度” 275
多么青翠挺拔,多么阳光灿烂——写给女儿何松阳 277
善良,一个人的慧根 277
热爱,一缕头上的阳光 279
独立,一种坚强的性格 280
不管怎样——写给2009届毕业生 284
最近要读的几本书——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结业式上的发言 287
记忆中那些可以珍藏的——2007—2008年度第一学期结业式上的发言 291
三分钟,永远铭记——2007—2008年度第二学期结业式上的发言 295
2008,特别的入队仪式——一年级学生入队仪式上的讲话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