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棉花植保员的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 1
一、棉花植保员的岗位职责 1
二、棉花植保员的素质要求 1
(一)思想素质 1
(二)职业技能素质 2
(三)职业道德素质 2
第二章 棉花病虫草害的基础知识 4
一、棉花病害的基础知识 4
(一)棉花病害的概念 4
(二)棉花病害诊断 5
二、棉花害虫基础知识 9
(一)昆虫形态及发育 9
(二)棉花常见害虫重要科目 10
(三)常见棉花害虫天敌 11
三、棉花草害基础知识 12
(一)棉田杂草的危害 12
(二)棉田杂草的种类 12
第三章 棉花病虫草害防治的原理与方法 14
一、植物检疫 14
(一)检疫措施 14
(二)检疫范围 14
(三)检疫对象 15
二、农业防治 15
(一)耕作栽培措施 16
(二)作物抗性的利用 18
(三)农业防治的效果 18
三、化学防治 19
(一)防治原理 19
(二)防治策略 20
(三)农药分类 21
(四)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23
四、物理机械防治 24
(一)光 24
(二)温度 24
(三)生物物理技术 25
(四)人工和器械机具捕杀 25
五、生物防治 25
(一)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 26
(二)天敌的人工繁殖与田间释放 26
(三)引入天敌 27
(四)生物农药的应用 28
第四章 棉花苗期病害 30
一、病害主要症状 30
(一)立枯病 30
(二)炭疽病 30
(三)红腐病 31
(四)疫病 31
(五)猝倒病 32
(六)茎枯病 32
(七)黑斑病 32
(八)角斑病 32
二、病害发生规律 33
(一)立枯病 33
(二)炭疽病 33
(三)红腐病 34
(四)疫病 34
(五)猝倒病 35
(六)茎枯病 35
(七)黑斑病 35
(八)角斑病 35
三、主要防治方法 36
(一)棉田苗期病害发病因素 36
(二)主要防治措施 37
第五章 棉花生长期病害 40
一、病害主要症状 40
(一)枯萎病 40
(二)黄萎病 41
(三)褐斑病 42
二、病害发生规律 43
(一)枯萎病 43
(二)黄萎病 43
(三)褐斑病 45
三、主要防治措施 45
(一)防治策略 45
(二)防治方法 46
第六章 棉花铃期病害 48
一、病害主要症状 48
(一)疫病 48
(二)炭疽病 48
(三)红粉病 49
(四)软腐病 49
(五)红腐病 49
(六)黑果病 49
(七)曲霉病 50
(八)灰霉病 50
二、病害发生规律 50
(一)疫病 50
(二)炭疽病 50
(三)红粉病 50
(四)软腐病 51
(五)红腐病 51
(六)黑果病 51
(七)曲霉病 52
(八)灰霉病 52
三、主要防治措施 52
(一)加强田间管理 53
(二)合理栽培 53
(三)防治虫害 53
(四)药剂防治 53
第七章 棉花生理性病害 55
一、棉花红(黄)叶茎枯病 55
(一)发病症状 55
(二)发生规律 55
(三)防治方法 56
二、棉花缺素症 57
(一)缺硼症 57
(二)缺锌症 57
(三)缺锰症 58
(四)缺钼症 58
(五)缺铜症 58
(六)缺铁症 59
三、棉花药害 59
(一)发病症状 59
(二)防止措施 60
(三)补救措施 60
第八章 棉花害虫 61
一、棉花蚜虫 62
(一)形态特征 62
(二)为害特点 64
(三)发生规律 64
(四)主要防治措施 66
二、棉铃虫 68
(一)形态特征 68
(二)为害特点 69
(三)发生规律 70
(四)主要防治措施 71
三、棉红蜘蛛 75
(一)形态特征 75
(二)为害特点 76
(三)发生规律 76
(四)主要防治措施 77
四、棉蓟马类 78
(一)形态特征 78
(二)为害特点 79
(三)发生规律 80
(四)主要防治措施 81
五、棉盲蝽类 82
(一)形态特征 82
(二)为害特点 83
(三)发生规律 84
(四)主要防治措施 86
六、红铃虫 87
(一)形态特征 87
(二)为害特点 88
(三)发生规律 88
(四)主要防治措施 90
七、地老虎类 91
(一)形态特征 91
(二)为害特点 92
(三)发生规律 92
(四)主要防治措施 93
八、棉小造桥虫 95
(一)形态特征 95
(二)为害特点 95
(三)发生规律 96
(四)主要防治措施 96
九、棉大卷叶螟 97
(一)形态特征 97
(二)为害特点 97
(三)发生规律 98
(四)主要防治措施 98
十、烟粉虱 99
(一)形态特征 99
(二)为害特点 99
(三)发生规律 100
(四)主要防治措施 100
十一、棉叶蝉类 101
(一)形态特征 102
(二)为害特点 103
(三)发生规律 103
(四)主要防治措施 104
第九章 棉田杂草 105
一、我国棉区杂草分布类型 105
(一)黄河流域棉区 105
(二)长江流域棉区 105
(三)西北内陆棉区 106
(四)北部特早熟棉区 106
(五)华南棉区 106
二、棉田杂草的发生规律 106
三、棉田除草剂的种类和特性 107
(一)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 107
(二)取代脲类除草剂 107
(三)酰胺类旱田除草剂 107
(四)醚类除草剂 108
(五)三氮苯类除草剂 108
(六)有机砷除草剂 108
四、棉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 108
(一)生态控制措施 109
(二)农业措施 109
(三)人工防治措施 109
(四)化学防除 109
第十章 棉花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113
一、田间调查的目的 113
二、田间调查与统计方法 113
(一)取样方法 113
(二)害虫田间调查统计 114
(三)病害田间调查统计 115
三、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 116
(一)农业防治 116
(二)诱杀害虫 117
(三)棉田杂草的防除 117
(四)生物防治 118
(五)化学防治 119
四、综合防治的策略与实施 120
(一)综合防治的策略与原则 120
(二)防治技术的运用 121
(三)方案的制订 121
(四)综合防治的实施 122